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槐树坪金矿是近年来在熊耳山地区发现的由缓倾斜断裂控矿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主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的层间滑脱缓倾斜断裂中,深入研究缓倾斜金矿体特征对确定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以及在熊耳山地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对槐树坪缓倾斜金矿体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缓倾斜矿体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的薄脉形态,沿走向、倾向相对稳定;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稳定,矿化蚀变以黄铁矿化、硅化和钾化为主;Au元素与Bi、Ag元素显著相关,金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明显,前缘晕与尾晕元素叠加共存,呈现出"反分带"现象,说明矿体向深部仍有一定的延伸。缓倾斜层间滑脱断裂是槐树坪矿区最重要的含矿容矿构造,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形态、产状及矿化富集区,综合分析认为沿缓倾斜矿体走向及倾向是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华县百花岭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豫西断隆西段金堆城坳陷区,受区内青岗平大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赋矿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官道口群高山河组,局部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明显。文章通过阐述华县百花岭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成岩成矿环境及矿床成因,认为百花岭金银多金属矿床是与金堆城含矿斑岩体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胶莱盆地东北缘辽上式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上式"金矿是在辽上矿区深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以含黄铁矿碳酸盐脉为金矿物载体的新类型金矿,该矿床是目前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内首例特大型金矿。通过对辽上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床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与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受断裂及层间滑动构造控制,主矿体沿控矿断裂由浅部至深部表现为分段富集、尖灭再现规律,构成阶梯式成矿模式;赋矿构造属沿荆山群与中生代花岗岩体之间及变质基底与中生代盖层之间发育的拆离断层系统,为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内同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吉林东部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东部(延边)已探明大、中、小型金矿床(点) 39处, 是我国中生代火山岩热液型金矿床典型成矿区之一。通过对本区金矿地质特征研究及成矿作用分析表明: 区内矿床的形成在时空分布上与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 区内赋矿围岩主要有遭受区域强烈蚀变的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各类火山岩和受区域构造控制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岩(或花岗斑岩);金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 成矿溶液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5.
陕西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处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使得矿体形态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矿区构造剖面与岩(矿)石切片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及构造分级分类专题研究,对区内多种类型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光薄片观察、岩石化学分析、探矿工程深部揭露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划分出四级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区内存在成矿期前剥离断层,主体控矿构造为近EW向展布的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断层(F9)及其NWW向派生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破碎带;主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和NWW向;矿体向北缓倾,在空间上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局部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产状较陡;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脉为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金成矿主体经受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期热液蚀变富集,并在脆性阶段叠加有剪切带引张破裂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该矿床成矿类型为晚三叠世脆—韧性剪切带叠加引张破裂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天子坪金矿地质特征的描述,通过对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天子坪矿床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成矿物质来源为岩浆岩(八卦山)和地层(下古生界泥盆纪舒家坝组),高桥一罗坝断裂及其两侧的张性次级断裂为矿床的导矿、容矿断裂,在总结了天子坪金矿找矿标志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茶洞矿区位于NE向吴川-四会大断裂北端与EW向贵子-挞石弧形断裂带的交会部位,断裂带及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分布,是区域上非常有利的构造成矿部位,成矿条件优越。区内构造较为发育,结合该区地质勘查成果,简述了矿区的地质特征及遥感解译构造与矿脉的关系,通过分析控矿因素,总结矿床的成矿规律和主要控矿因素,认为断裂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断裂是控制矿体规模、产状和形态的主要因素,并为含矿溶液的活动和充填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从找矿方向来看,36号脉向南西延伸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向南加强地表追索;矿区NE-NNE向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应加强NE-NNE向矿脉的调查工作,寻找新的矿脉。区内有望找到大-中型规模的银金多金属矿床,需要加强对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力度,优选找矿靶区开展预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苇子沟地区金铜多金属矿主要受闪长岩体控制,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区域上金、铜、铅、锌、银、钼等元素在地层中的高背景值、矿区内矿体受逆冲断层控制、各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土壤异常值的分带性等,皆为矿区金铜多金属矿体形成的主要因素。利用幔枝构造理论对矿床地质特征及诸多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苇子沟金铜多金属矿属于断裂—矽卡岩型矿床。NE向逆冲断层的形成是建平—阜新幔枝构造所造成,NE向逆冲断层为幔枝构造的主次级拆离带,为苇子沟地区的导矿、容矿构造,而更次级的拆离带为容矿、控矿构造。通过归纳区内成矿与嘀答水闪长岩体、围岩及NE向逆断层的关系,总结了成矿规律,并探讨了该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陆壳板块内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是新疆金矿重要的成矿远景区。石炭纪、二叠纪为火山强烈活动时期,将地壳深部成金矿物质带到地表,区域断裂活动十分强烈,为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提供了热液通道,配置的次级断裂构造又为含矿热液的迁移及充填交代成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马庄山金矿为陆相火山岩型金矿。通过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及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分析,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为该区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综合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陶家湾金矿属加里东-燕山期铅、锌、金、铜、银、锑、钼成矿带的李子园-太阳寺金成矿区,为金铜共生矿床。矿体产出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石英脉为主要的赋矿岩石,石英脉与断裂共生产出,严格控制矿体延伸,通过研究矿区主要控矿断裂和含矿石英脉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分析讨论陶家湾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柏杖子金矿是我国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上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经过多年持续开采,该矿山保有资源量逐渐减少,因此,系统地开展矿区控矿规律研究工作,对于合理布置探矿工程以及增加矿山资源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柏杖子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认为矿区金矿体主要受柏杖子岩体和构造系统的联合控制。其中,岩体内部的原生节理—叠加断裂和岩体外部的断裂共同控制着脉状矿体,NE向含矿构造组与NEE向含矿构造组交会部位金矿化较发育,易形成蚀变岩型厚大矿体。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矿区成矿模式,认为柏杖子金矿的成矿地质体为深部隐伏岩体,推测该矿区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体。矿区西南部苗金沟浅部新发现了石英细脉型矿体,推测深部存在类似柏杖子岩体内的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矿体。  相似文献   

12.
苏吉泉金矿床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卡拉麦里成矿带,区域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呈岩基状分布于矿区北部,产金矿层位中泥盆统平顶山组(D2p)火山碎屑岩系丰度值较高,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断裂带内岩石塑性变形明显,片理化、糜棱岩化发育强烈,反映热液蚀变作用强,主断裂及次级断裂为含金热液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导矿、容矿空间,多因集成苏吉泉金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该金矿床类型属碎裂蚀变岩夹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卢氏县磨湾锰矿位处华北板块南缘卢氏北部多金属成矿区,主要出露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和官道口群碳酸盐岩等。矿区地层为单斜构造,南部发育近东西向陡倾斜断裂F1,其两侧平行排布的次级裂隙为本区含控矿构造。锰矿体赋存在熊耳群鸡蛋坪组流纹斑岩地层中,矿体规模较小,赋存形态受构造及其次生裂隙控制,地表近东西向展布,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控矿构造产状基本一致。民采活动、含矿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现象等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矿床特征及与邻区矿床的对比,论证了构造动力热液成矿作用在银山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提出了矿区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新认识,即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与石英斑岩桨演化阶段关来更密切,矿化与深部大斑岩体有关,形成内带斑岩型Au、Cu矿化到外带脉型Au、Cu、Pb、Zn、Ag矿的成矿系列。根据两种成矿作用之间相互时空关系,认为银山矿床是构造动力热液与火山-岩浆热液双重机合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槐树坪金矿床严格受控于断裂破碎带控制,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优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矿区内马超营断裂破碎带派生的北东向和缓倾斜断裂是矿区内主要的找矿标志,而中元古界熊耳群层间滑脱破碎带是另一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矿区处于广西泗城岭-西大明山铅锌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北西部,上寒武统边溪组为主要赋矿层位,近EW向断裂、NE向断裂及旁侧次级断裂为导矿容矿构造,深部有热液环流,成矿条件优越。经综合研究,其找矿方向应重点放在上寒武统边溪组和下泥盆统莲花山组地层中,并且围绕近EW向、NE向断裂及旁侧次级断裂,结合物化探异常带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湖南浏阳斗华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跃初  杨长健 《甘肃冶金》2010,32(4):101-103
斗华岭金矿位于醴陵-浏阳成矿带上,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的浅变质岩系,为矿区主要的矿源层。矿区主要的构造方向为NE向,矿体赋存在NE向的断层中。区内岩浆活动为成矿流体提供了热能,并驱动含矿流体的循环。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雨水,混有岩浆水的加入,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显示矿床形成的温度在149~224℃,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和县冉湾地区金矿位于秦岭-大别成矿省西秦岭Pb-Zn-Cu(Fe)-Au-Hg-Sb成矿带,胡麻地(稍峪东)-花崖沟金、铁成矿带内。含矿地层为泥盆系中上统西汉水群黄家沟组(D_(2-3)h)、双狼沟组(D_(2-3)sl)。北西-南东向逆冲断层断裂发育,南北向次级断裂内见(南沟)闪长岩脉出露,石英脉含量较多。区内已发现矿(床)点主要为金,且金矿(床)点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成矿作用和成矿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区域上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那郎金矿属燕山期成矿,近南北向及北东向的断层为本区金矿床的控矿构造,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旁侧发育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本论文从矿区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控矿规律入手,解析构造成矿动力模型,联合元素地球化学与分布规律,对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摩洛哥拉希迪耶地区铅锌矿床在位于中新生代浅陆盆地边缘构造环境,受近北东东向区域断层破碎带及其次级断层破碎带控制,赋矿岩石均为下侏罗统台地相碳酸盐岩。矿体具缓倾斜的层状和陡倾脉状两种产状。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白铅矿和菱锌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等。矿床成因为MVT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