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铸造纯铜渣口小套是高炉生产中的重要易损件。其工况条件十分恶劣,使用温度在1500℃以上,承受炉渣的冲蚀和铁水的粘蚀,损坏率极高,我公司的渣口铜小套平均寿命仅为5.6天。针对这一情况,国内许多单位做了较多的工作,刘渣口小套表面采取了强化措施,如表面喷涂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渣口小套寿命延长了一些。为了进一步提高渣口小套的寿命,我们认为使小套表面形成一个冶金结合的耐高温耐磨损保护层比较合适。经试验研究,对渣口小套表面进行了多元共渗处理,并将共渗后的渣口小套在1250m~3高炉上试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提高渣口小套寿命探索了一种新工  相似文献   

2.
李志民 《炼铁》1989,8(6):59-60
提高高炉渣口的使用寿命,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渣口上喷涂一层高温耐磨涂层。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所于1987年进行了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高炉渣口易损面上喷涂耐高温陶瓷层的试验研究。喷涂渣口在湘钢、涟钢、冷水江铁厂高炉上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等离子喷涂技术及设备等离子喷涂是利用转移型弧喷枪把喷涂  相似文献   

3.
武钢4号高炉不放上渣操作是众1987年1月开始的,在国内有渣口的高炉尚属首创。文中论述了不放上渣操作的条件(两个铁口、渣量500公斤/吨铁、日出铁15次)和经济效益(节焦13公斤/吨铁、增产38吨/日,一年节约渣口小套费用118608元)及降低铁水Si和S含量,提高生铁质等方面效果。不放上渣的高炉操作可在国内所有两个铁口的高炉推广。  相似文献   

4.
梅山高炉自采用贯流式风口后,休风率大大降低,目前渣口损坏率已上升为主要矛盾,本文的双腔式渣口小套的设计将大大减少因渣口损坏造成的休风率。使用结果能提高渣口寿命1.5 ̄2.0倍,双腔式渣口再进行共渗处理,不仅适用于高炉渣口上,更能适用于水压较氏的中小型高炉风口上,其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低压等离子喷涂设备及工艺是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海军4801厂、中国科学院化冶所研制成功的低压等离子喷涂设备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大型、带有机械手持枪操作的低压等离子喷涂设备。喷涂机械手可准确地按预定参数控制喷距、速度和角度,保证了良好的涂层性能;强有力的真空系统,保证了工作  相似文献   

6.
汪建春  刘旺 《炼钢》2007,23(3):54-56
氧枪结渣粘钢严重时,刮渣器刮渣很困难.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转炉氧枪保护涂料喷涂系统的设计.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在氧枪上,且工作可靠、操作简单,故障率低;经喷涂保护涂料后,氧枪的使用寿命提高了1.35倍.  相似文献   

7.
我厂高炉冶炼本地矿时,容易在渣口带铁。这种不良的现象加剧了渣口小套的烧损,也容易引起渣口爆炸。在最不好的情况下,一天就烧坏2个渣口小套,严重地影响了高炉正常生产。后来在冶金部工作组张乃鹏同志的协助下,制成了用紫铜棒锻制小套头部,再和鑄铜小套后部焊接而成的渣口小套。经长期使用其效果非常好,渣口小套  相似文献   

8.
北京航天振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即开始从事热喷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国内最早从事该项技术的单位之一。五十余年来,振邦公司开发研制出多种功能性涂层,并成功应用于我国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上,为我国航天事业和热喷涂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从事涂层研究和应用的同时,振邦公司还致力于热喷涂设备的研制开发,从1961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等离子喷涂设备开始,至今所研制的等离子喷涂设备和高速火焰喷涂设备均已形成系列化产品。  相似文献   

9.
在铝行业中,因铝熔体强烈的腐蚀性以及铸造过程中存在的热交换和高机械负荷,降低了铸造模具的寿命。使用烧结镶嵌的高钨伪合金可将铸造模具寿命延长1000倍。而由涂层代替烧结镶嵌可大量节约成本,等离子转移弧焊(PTA)可制备出致密的涂层,但会对基材造成高热量输入。因此,为降低基材的热量输入,本文采用电弧喷涂和等离子喷涂两种工艺制备涂层,并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面,通过改变喷涂参数,可制备出显微结构和致密度满足要求的涂层。  相似文献   

10.
新型沟泥     
《炼铁》1985,(6)
武钢自1983年开始进行铝硅质沟泥的试验研究工作,已取得明显效果。其寿命是原沟泥的三倍左右,且有不用焦粉、不粘渣铁、无裂缝、易于拆除等优点。每年在铁沟部分可节约25万元左右,目前已结束工业性试验,普遍用于武钢高炉生产。  相似文献   

11.
超低压等离子喷涂沉积技术是近几年来正在发展的一项崭新技术.该技术特点是在原低压等离子喷涂基础上(通常喷涂工作压力为5000-8000Pa),采用大流量真空泵,使容器内动态工作压力达到100 Pa以下,配置150kw大功率等离子喷枪,使从喷枪喷出的高温粉体在加热过程中达到一定比率的气化.该技术结合了传统等离子喷涂或者低压等离子喷涂以凝固为主形成喷涂涂层和物理气相沉积以气/固方式形成沉积薄膜的特征.利用该技术可以制备不同与传统等离子喷涂和物理气相沉积能够获得的涂层组织结构,为材料表面改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将介绍这一技术的特点、发展动态和最近大连海事大学自行研制的超低压等离子喷涂与沉积设备.  相似文献   

12.
高炉风口、渣口是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工作,要受铁水和炉渣的浸蚀以及炉料和热风的冲刷,因而寿命短,更换频繁。这不但影响炉况的顺行,而且对生铁的产量、质量和热能消耗都有很大影响,同时更换风口的操作也是很艰苦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78年10月份起,我们就在本溪钢铁公司开始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向风口渣口的易损面上喷涂陶瓷层(Al_2O_3和ZrO_2)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高能等离子喷涂和大气等离子喷涂两种工艺中粉末束流的特点,并采用两种喷涂工艺制备YSZ涂层,通过观察涂层在热循环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变化,探讨了高能等离子喷涂YSZ涂层的热循环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时,粉末粒子的速度可达430m/s,而采用常规大气等离子喷涂时,其速度仅为275m/s;采用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YSZ涂层的结合强度可大于60MPa,而大气等离子喷涂的YSZ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5MPa;与大气等离子喷涂相比,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YSZ涂层的热循环寿命可提高20%;在热循环过程中涂层内可形成垂直裂纹,但两种涂层的热循环失效方式相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等离子喷涂高炉渣口时,喷涂涂层材料的设计,喷涂涂层的性能检测,以及喷涂的工艺过程和喷涂工艺参数的选择。并叙述了该喷涂渣口在高炉上的良好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脱硫扒渣效率及消除底吹扒渣存在的漏铁风险,武钢炼钢总厂二分厂开发了KR顶吹扒渣设备,并用于铁水脱硫。起初生产中存在喷枪寿命低及喷吹效果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喷枪顶吹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对喷吹工艺进行了优化,喷枪寿命由最初30次提高到了62次,扒渣时间缩短了2min。  相似文献   

16.
董太禄 《炼铁》1995,14(2):59-60
1 风渣口增设高压水难点 为延长风渣口寿命,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厂就开始酝酿高炉风渣口系统增设高压水的问题。由于存在以下困难,一直未能实施。一是在高炉泵站增设高压水系统,需要新铺设从供水厂泵站到高炉的给排水管路系统。供水厂需增设高压水泵设备,投资多、  相似文献   

17.
赵志军 《钒钛》1996,(3):56-61
叙述了如何提高钛渣电炉的寿命问题,以锦州铁合金厂钛白粉厂,遵义钛厂,原苏联等国内外钛渣电炉的生产实践为例,提出影响钛渣电炉炉体寿命的因素,以及正确选择参数,设计合理的炉体结构是提高炉体寿命,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相比大气等离子喷涂(APS),超低压等离子喷涂(VLPPS)在喷嘴出口处的自由区域对粉末的加热能力较低。目前,大多数超低压等离子喷涂设备采用大功率等离子喷枪,电弧电流高达2500A,以补偿加热能力较低的缺点,然而这样对等离子喷枪及其辅助设备要求较高。根据低压环境下的等离子体特性,设计了内送粉变径阳极等离子喷枪。本研究使...  相似文献   

19.
目前转炉炼钢成渣速度慢,初渣碱度低,熔炼时间长,炉衬寿命低。为了提高转炉炉龄,公司安排我厂试验室进行合成渣试验研究,为工业试验提供条件和依据。随后公司又决定在我厂一烧1~#、2~#烧结机上进行工业试验,在车间和公司有关处及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于77年8月2日连续进行了11个小时的工业试验,共生产了转炉合成渣29车,计1194吨,获得了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锆盐和钇盐水溶液为原料,采用常规等离子喷涂工艺和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出了均有垂直裂纹结构的SPPS热障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和实验电阻炉,研究了SPPS涂层的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及其高温热循环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具有更高的能量和粒子飞行速度,在相同送料速率下,喷涂距离为50mm时SPPS涂层沉积速率为前者在喷涂距离为30mm时的2.3倍,SPPS涂层沉积致密度和显微硬度也高于前者,喷涂距离对SPPS涂层微观结构影响也相对较小,采用超声速等离子喷涂可在更大工艺范围内制备出性能较好的SPPS涂层。采用常规等离子喷涂工艺和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SPPS涂层分别在1100℃下热循环1270h和970h后涂层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