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接还原生产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清岑  肖奇 《烧结球团》1997,22(2):31-3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直接还原生产的发展状况,以及直接还原工艺的最新进展,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技术开发上看,加快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积极发展和推广“一步法”工艺,同时辅以开发低品位铁矿直接还原新工艺来生产直接还原铁,是推动短流程优质钢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侯拥和 《烧结球团》1996,21(5):33-34
介绍一种新的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侯拥和(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关键词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介绍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废钢,尤其是优质废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之国内废钢短缺,因此发展替代优质废钢的海绵铁生产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世界上生产海绵铁的方法有气基...  相似文献   

3.
梁文阁 《特殊钢》1999,20(3):30-34
1997年世界直接还原铁产量达到3620万t;预计2000年达5000万t,2010年可达7000万t。世界上直接还原法按使用还原剂种类可分为气基直接还原法(生产能力占92%)和煤基直接还原法(生产能力占8%)。煤基直接还原法按还原装置类型分为回转窑...  相似文献   

4.
Chat.  A 史占彪 《烧结球团》1989,14(3):57-62
评述了世界和印度直接还原的发展情况。对煤基和气基直接还原的原料作了论述,预测和比较了两种工艺的产品成本。证明在印度直接还原厂必须实施降低成本的措施,方能进一步改善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常规加热煤基直接还原的反应时间长、还原温度高、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基于微波加热特性结合直接还原理论提出了采用微波加热进行氧化球团煤基直接还原的新工艺。通过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显微硬度计等检测手段对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煤基直接还原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氧化球团微波加热煤基直接还原过程微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不仅改变了球团矿的微观结构和能量分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微波加热的“非热效应”,常规加热时,在还原温度1050℃下还原150 min,球团金属化率仅为89.38%;氧化球团煤基直接还原过程采用微波加热,从室温上升到1050℃后再等温14 min,球团金属化率达到92.67%。  相似文献   

6.
赤泥是氧化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随着赤泥的大量堆积,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赤泥又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基于此背景,介绍了赤泥的基本性质,对产品还原铁粉的市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详细的阐述了赤泥煤基直接还原生产铁粉工艺技术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回转窑煤基直接还原技术,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隧道窑煤基直接还原技术和竖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总结了以上技术在赤泥还原生产铁粉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在选择合适的工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期为后续赤泥生产铁粉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肃冶金》2021,43(1):30-34
通过对国内外煤基直接还原铁生产现状研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依据传统经典铁矿石还原理论,在铁矿石碳气化直接还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铁矿石碳循环增氧还原技术,并通过隧道窑和回转窑两种还原设备进行试验验证。铁矿石煤基还原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缩短铁矿石的还原时间,而且可提高还原产品的金属化率、降低生产能耗和碳的排放,对促进我国直接还原铁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ugaz.  L 孙东 《国外钢铁》1997,22(3):12-15
自近十年以来,印度直接还原工业便迅速发展起来。直接还原铁(DRI)产量增加7倍,由61万t增至1995年的428万t,接近世界总产量的14%。在近十年之初,印度是生产DRI的第12大国。5年后的1995年,印度已成为生产DRI的第二大国。印度DRI工业的特点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生产能力的煤基DRI的模型,并且利用了大量的直接还原技术。产量增加了7倍说明,DRI在印度钢铁工业的金属原料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9.
米德雷克斯公司在日本建第一套煤基直接还原设备米德雷克斯公司将在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建一套采用煤基Fastmet直接还原技术的示范性设备,共投资1400万美元,预计1995年下半年投产,每小时可生产3t热压块直接还原。米德雷克斯公司在日本建第一套煤...  相似文献   

10.
天津钢管公司直接还原铁厂引进煤基工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津钢管公司直接还原铁厂引进煤基直接还原工艺的指导思想,并对引进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