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智能电子终端普及与"5G时代"来临,废旧钴酸锂锂离子电池产量已逐年增加。废旧钴酸锂电池中蕴含丰富钴资源,是缓解我国钴供需紧张的重要源头,废旧LiCoO_2电池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介绍近年来废旧钴酸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研究现状,分析废旧钴酸锂电池常用回收利用方法优缺点,主要包括火法回收、湿法回收和材料再生等方案,并评述废旧钴酸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铝钴膜边角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从废料直接回收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三乙醇胺浓度0.5mol/L、固液比0.75/10、超声频率18kHz的条件下,可以剥离81%的钴酸锂正极材料,较其他强酸体系对钴酸锂材料本身的破坏作用要小,可以直接回收钴酸锂。回收后钴酸锂的结构和形貌有一定的变化,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双氧水为还原剂,用乙酸从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浸出钴酸锂,考察了乙酸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钴酸锂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酸浓度3.5 mol/L、固液体积质量比20 g/L、双氧水体积分数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0 min条件下,钴、锂浸出率分别为84.7%和97%,而铝浸出率较低,仅为6.8%;乙酸与黏结剂聚偏氟乙烯发生反应,在聚偏氟乙烯表面引入极性基团,降低了其与钴酸锂表面的黏附性,使得铝箔与活性材料分离。此工艺不仅省去了黏结剂脱除工序,还能使铝片与正极材料分离,铝箔经清洗后回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从铝钴膜废料中直接回收钴酸锂正极材料,考察了酸的种类、反应温度、柠檬酸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H2O2用量对钴酸锂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柠檬酸浓度0.75mol/L,固液质量体积比0.75/10,加入5%H2O2,可以回收84%钴酸锂正极材料。该方法较其他强酸体系对钴酸锂材料的破坏作用小很多,所回收的材料结构和形貌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大量二价钴和铝共存的情况下,通过钴铝分离消除钴对分析铝时的影响。采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法,对钴酸锂废旧电池材料回收试验中铝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XRD、ICP及TOC表征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筛分后得到的电极材料成分,并利用TGA、GC-MS对电极材料的碳热还原反应机理进行探究。在无氧焙烧条件下,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负极材料石墨与正极材料钴酸锂发生反应,得到产物钴与碳酸锂,经湿式磁选分离后,钴以单质形式富集在磁性固体中,钴回收率为95.12%。  相似文献   

7.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钴铝同浸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基础热力学数据计算以及绘制反应体系的E-pH图,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中钴铝同浸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双氧水用量及液固比对钴、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73K,-0.277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能源危机、环境问题、锂资源对锂电池行业发展的约束性,废旧锂电池回收是一项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综述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选择性浸出法、机械化学法、电化学提锂法等有价元素提取技术,以及固相修复再生、水热修复再生、电化学修复再生等修复再生技术,并指出不同回收利用方法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现阶段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为后续开展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研究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吉鸿安 《甘肃冶金》2012,34(4):63-66
开展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旧材料中钴和锂的回收研究。采用"碱浸除铝-硫酸体系还原浸出-P204萃取"的化学浸取、溶剂萃取法,可使钴和锂得到有效回收。铝的总去除率在98%以上,钴和锂的浸出率大于98%,体系钴的总收率在94%以上;控制P204萃取平衡体系水相的pH值在5.7左右,相比3:2,可得到良好的萃取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磷酸亚铁锂锂离子电池市场大幅度增长,大量磷酸亚铁锂电池需要回收。以废旧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湿法回收中的氧化、浸出和磷酸铁沉淀为重点,以锂盐和磷酸铁为目标产物,介绍国内外湿法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综合回收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废旧锂电池芯粉中多种有价金属的回收工艺. 该工艺采用碱溶解铝-旋流分离铜-低液固比硫酸+双氧水浸出-水解净化-P507萃取-草酸沉钴-碳酸沉锂的流程, 优化了各单元步骤的操作参数, 钴、铜、铝、锂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4%, 92%, 96%, 69.8%. 这种方法在浸出过程中使用酸量少, 溶剂可循环使用, 实现了多种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将为实现工业化综合回收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湿法回收是目前回收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方法,浸出是该方法的一个关键流程,而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槽式浸出,该体系不是封闭的,在反应过程中由于物料中残余的一些杂质在酸性体系下会产生气体,严重恶化生产环境,同时反应会消耗大量的酸碱试剂及氧化剂,并产生大量废水、废酸。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采用管式反应器浸出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案,本实验的原料为失效钴酸锂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发现过氧化氢的浸出效果并不理想,并通过采用葡萄糖等固体还原剂,有效地提高浸出率。相同条件下,对比过氧化氢和葡萄糖,钴和锂的浸出率分别从59.18%、92.57%提高到85.95%、99.47%。   相似文献   

13.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经过放电、焙烧、破碎、筛分等预处理方法分离出电池活性物质、集流体与钢壳,再采用H2SO4-Na2SO3对废电池粉料(活性物质)进行浸出,浸出液调节pH至4.5,过滤以除去铁和铝,滤液再调pH至11左右,将锂和镍钴锰分离,得到的锂液经过浓缩后加入Na2CO3得到工业级的LiCO3,在镍钴锰富集物中加入氨水将锰和镍钴分离,最后使用P507分离镍和钴,在相比O/A=1,平衡pH=4.5,有机相组成为25% P507 75%溶剂油,经二级逆流萃取后钴的萃取率为99.3%。使用200 g/L硫酸为反萃剂,相比为5时,钴的回收率达99.21%。反萃液使用草酸铵沉钴,萃余液中的镍采用氢氧化钠沉淀,整个工艺流程中钴的回收率为91.82%,镍的回收率为91.1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超声场下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中钴在H2SO4+H2O2浸出体系中的浸出动力学,并考察了超声场、H2O2加入量和温度对钴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场及H2O2可以显著促进钴的浸出,浸出动力学可以用Avrami方程描述,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2.72kJ/mol。  相似文献   

15.
失效锂离子电池直接空气氧化氨性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含氨和铵盐(硫酸铵、碳酸铵或氯化铵)的水溶液为浸出介质,在常温下通入空气直接浸出失效锂离子电池中的金属元素。在含铵盐的氨性溶液中,锂、钴的浸出率分别为小于22.4%、12.5%,而铜的浸出率可高达98.86%,有利于铜与锂、钴元素的分离。结果表明,含碳酸铵的氨性溶液浸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对湖南省战略性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大力发展并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能的存储是关键。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综合性能好、清洁环保的新型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以高品质钴酸锂为主导;锂离子动力电池,以高品质磷酸铁锂为主导。湖南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生产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组建战略性新能源材料研发中心和大力发展先进电池材料产业。  相似文献   

17.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浸出后,溶液中的镍、钴等有价金属十分容易回收,但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回收锂.实际上,这种浸出液和盐湖卤水都为锂盐溶液,所不同的只是盐湖卤水中锂的浓度往往要低一些,并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伴生,因此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浸出液看做一种特殊的“盐湖卤水”,并进一步调整其Cl-的浓度,进而成功地采用盐湖提锂中常用的萃取法.该方法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在三氯化铁(FeCl3)存在的条件下,实现选择性提取锂. TBP首先与FeCl3-NaCl的酸性溶液接触, 形成了锂的专属萃取剂;并将浸出液中氯化钠的浓度进一步调整到250 g/L,在相比(VO/VA)为3,温度为室温条件下萃取5 min, 锂的单级萃取率可达到75 %左右,而Ni2+、Co2+、Mn2+几乎没有被萃取.根据平衡等温线,通过4级逆流萃取,锂的萃取率可达到99 %.   相似文献   

18.
铜箔作为电子电路行业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基础材料,在印制电路板、覆铜箔层压板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粒子类缺陷是电解铜箔典型的质量问题,本文对电解铜箔的生产工艺过程逐一梳理,阐释粒子类缺陷的表面形貌特征与危害。结合铜箔生产实践,重点对生箔铜瘤、表处镀铜、切屑铜粉、异物等几类典型粒子缺陷的成因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归纳出一套涵盖监控过滤器的效果与寿命、处理生箔机台的绝缘与密封、添加剂配方的优化、处理机导电辊工况的管控、切刀的调整与更换、生产环境的洁净保障等全过程粒子类缺陷管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