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综合分析了赣江中游的防洪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赣江中游洪水的防御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赣江尾闾河网模型,通过封堵北支、整治南支等工程措施,研究河道整治工程条件下赣江尾闾河道水位变化特性,探讨整治工程对赣江尾闾防洪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封堵北支后,赣江尾闾各支流水位都有所抬高,并且流量越大水位壅高越高,水位壅高对赣江洪水期防洪产生较不利影响;南支整治使得南支过流能力加大,赣江尾闾洪水期大多数河段的水位降低,对赣江尾闾河段洪水期防洪有利,但降低的幅度在0. 1m以内,由此产生的影响范围和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3.
赣江下游尾闾河道为冲积性多级分汊型河道,主要分为西河、东河,西河分汊为西支和北支、东河分汊为中支和南支。由于水文情势的改变使得赣江水环境和航行条件恶化,拟封堵赣江入鄱阳湖北支以改善水流条件,而对河道的封堵会改变其它支流的水流条件。所以基于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分析北支封堵后赣江下游尾闾河网水位、流速、分流比等水流特性的变化,探讨入鄱阳湖北支封堵对尾闾河网水流特性的影响,为赣江尾闾河道整治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封堵入鄱阳湖北支后,西河分流比减小,东河分流比增大,西支、中支、南支分流比增大,且水位都有所抬高,此外,由于分流比增大,西支、中支、南支部分断面流速增大。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防洪的重点是保荆江安全。在此背景下分析长江中游当前防洪形势和三峡工程存在的问题,认为相对于长江中游洪水形势和防洪要求,三峡水库防洪库容远小于长江中游超额洪水,动态防洪库容小于设计静态防洪库容,有效防洪库容更小;长期河道演变使城陵矶等地同流量水位显著升高;中游蓄滞洪区建设规模严重偏小,而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已有蓄滞洪区使用困难;当前大规模清水冲刷没有降低洪水位,反而荆江向洞庭湖分洪减小、河道泄洪能力进一步萎缩;三峡水库2008年按正常水位运行以来,连年拦中小洪水和超汛限水位运行,大量占据防洪库容和压低下泄洪水流量,使下游河道长期得不到洪水塑造,行洪能力和堤防得不到检验和考验。考虑到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影响,现在长江中游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建议:切实维护三峡工程规划确定目标和防洪调度方式,严格控制汛限水位,积极采取优化调度增加水库防洪能力;尽快完成三峡工程规划要求的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建设,采取政策措施保证分洪与发展兼顾;改变和优化金沙江下游4大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方式;加强三峡库区岸坡治理、提高水库防洪调度灵活性;采取积极措施维护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稳定。  相似文献   

5.
黄河干支流防洪形势、总体布局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黄河下游洪水威胁依然是国家的心腹之患,中下游干流河段及主要支流防洪工程还不完善,洪水灾害时有发生。黄河下游防洪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黄河防洪减淤的总体布局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干支流水库的基础上,继续兴建中游干流古贤、碛口水库,支流沁河河口村水库;根据水沙条件的变化,长期不懈地进行下游堤防加高加固、河道整治、挖河固堤等下排工程建设,排洪排沙入海,保证设防标准内的防洪安全,重点进行东平湖滞洪区建设,长期开展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黄河下游的主要治理措施是堤防加固,河道整治,东平湖滞洪区加固,滩区安全建设,挖河固堤,河口治理以及古贤,河口村水库建设,上中游干流河段和主要支流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堤防,河道整治或防冲护岸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一、枢纽的位置万安水利枢纽位于赣江中游,在万安县城以上1.5公里处,上距赣州约92公里,下距南昌320公里。赣江自赣州至万安,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形成峡谷,赣江婉蜒其间。枢纽坝址正当峡谷的下峡口,河道顺直,为著名十八滩的最后一滩,  相似文献   

7.
张勇 《成都水利》2004,(4):23-24
岷江干流成都河段俗称金马河,流经都江堰、温江、双流、崇州、新津五个市(区)县,总长70.594公里。金马河位于岷江中游上段,属岷江上游的一级重要支流,是成都平原最大的排洪河道,其沿岸堤防工程主要肩负着保护省会成都市区以及沿江五市(区)县安全度汛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赣江中下游枯水年枯水期因河道径流量较少而引起的赣江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问题,进行了赣江中下游枯水期水量调度研究。在分析河道合理流量和水库可调水量基础上,考虑赣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赣江中下游枯水期水量调度原则与方法,制定了赣江中下游枯水调度方案,为赣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调配提供技术支撑,对于缓解流域用水紧张局面,保障赣江中下游地区用水安全,维持赣江健康生命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1流域及工程概况白水峪水电站位于汉江支流南河的中游,全流域集雨面积6497km2,河道全长255km,主河道总落差470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000km2。该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917.8mm。坝址无实测...  相似文献   

10.
大阪市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城市,寝屋川流域出口处1988年防洪设计流量是1954年的4倍,尽管原有河道排水系统经多次改建扩大,但仍无法满足防洪需要,目前河道两岸高档林立,道路密布,河道已不能再展宽以增加泄量,在这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了上游修建滞洪调节池,中游开挖地下隧洞,下游增设蓄水调节池等措施,这些滞洪削峰防洪排涝工程,耗资巨大,还需增加管理运行费用等,结合北京市的城市防洪问题,作者从日本大阪市寝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峡江水库进行合理的洪水调度运用,配合赣江下游圩堤及分洪区等防洪设施,可使下游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2.
赣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江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实现了赣江流域27个主要预报站点的自动化洪不预报,有效地减少预报查算时间,增长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提高了预报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与赣江流域泥沙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赣江流域代表性站长系列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样本资料,研究人类活动对泥沙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到赣江流域泥沙变化规律及其发展态势,为水土保持、防洪、航运、灌溉、流域规划、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河流泥沙站网的合理布设等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赣江赣东大堤水文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赣江赣东大堤气象、径流、泥沙、暴雨洪水等水文气象特征,分析计算了设计洪水、设计枯水、分期设计水位等,为大堤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江西省天气异常,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特大洪涝灾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鄱阳湖和长江相继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且长江,鄱阳湖水位长期居高不下,洪涝灾害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损失之重,时间之长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本文全面总结了江西省1998年防汛工作,并提出了今后防汛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1998年洪水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98大洪水期间赣江、修河、抚河、信江流域各大中型水库的洪水调度情况,并总结经验,指出防洪工程设施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江驰  邓义祥 《江西水利科技》2003,29(4):207-210,215
利用CSTR模型的方法建立了适应于赣江流域复杂河流系统的水质模型,对可以获得的赣江流域水质模型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水质数学模型能够达到赣江流域预定的规划目标的要求,模似的结果是比较可靠.只是水文数据在空间上比较稀疏,污染源统计数据可信度比较低,但单个水文站点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流量和其它水文参数的时间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赣江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江西省最大流--赣江近3年39个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对其水质现状、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95年是江西省建国以来的大水年,赣江下游、信江、饶河、袁河、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全面超过有记录以来实测最高水位,赣江上游和修河下游分别出现有记录以来第二、第三高水位,发生全省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极大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取得了抗洪斗争的重大胜利.通过对抗洪工作的回顾,着重分析、总结了成功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