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夏连宁 《给水排水》2020,46(4):139-143
用于输配水管道水头损失的经典计算公式有很多,每个公式都有其特定的边界条件。将探讨在不同的设计条件下如何正确选用水力计算公式,并建议在长距离大直径引调水输水管道的水头损失计算中优先选用海曾-威廉公式。工程实践表明,正确地使用水力计算公式,对于节省工程投资和保证管道低耗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农村水电站而言,减小压力管道的水头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整个水电站的发电总量,减小其发电成本。选取小水电压力管道适用的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方法对某农村水电站工程压力管道进行水力计算,分析其在不同流量下的水头损失,可为类似新建或修复小水电工程提高其能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彤  王红艳  高俊发 《给水排水》2004,30(6):112-112
1 GB5 0 0 15 - 2 0 0 3第5 5 4条简介热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应遵守下列规定: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应按本规范3 6 10条确定,但管道的计算内径dj 应考虑结垢和腐蚀引起过水断面缩小的因素。3 6 10条提出的给水(冷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i=10 5C- 1.85h d- 4.87j q1.85g (1)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dj———管道计算内径,m ;qg———给水设计流量,m3/s ;Ch———海曾-威廉系数。利用海曾-威廉系数的调整,可适应不同管材、粗糙系数管道的水力计算,所以更具通用性。2 GBJ15 - 88热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公式简…  相似文献   

4.
王中 《吉林水利》2012,(9):40-46
通过研究可以有效的优化输水管道水力损失的计算,使设计参数更为准确。方法:通过四种常用水力损失计算公式的计算分析,研究如何选取正确的计算公式,不同的管道在计算过程中的优化,沿程水损与局部水损的计算时注意事项。结果:寻找到不同管道计算时采用的不同公式,并提出了由于水锤等原因造成的计算误差。结论:考虑影响水力损失的因素对于水力计算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具有长连接管的阻抗式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基于Gardel三通水头损失系数经验公式、焊接三通水头损失实验资料以及截面突变管道水头损失资料;得出这种调压室不同流态下水头损失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将不同算法得到的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分别与水力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Gardel三通水头损失系数经验公式及截面突变管道水头损失系数计算的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管道的水头损失直接影响水管和水泵尺寸的确定,也就是管网的水力平衡。所有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在估算水管内壁糙率时都有误差。对于一定材料一定管径和流量的管道的阻力系数,不同的方程式可以估算出不同的沿程水头损失。在复杂管道网络系统中,方程式或系数的小误差的累积,使各个管子水头损失或流量的计算值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提出了三个广泛应用于管道摩阻方程摩阻系数有关的解决水头损失计算误差的数学关系式和诺模图。对象聚氯乙烯和铸铁管道来说,用Hazen—Willians(H—W)和Manning(Mn)公式得的水头损失与Darcy—Weisbach(D—W)得的水头损失相同。还介绍了摩阻系数随直径和水流条件而变化的情况,并讨论了运用计算机计算变化的沿程损失系数问题。  相似文献   

7.
阻抗式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苏省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尾水调压室局部模型试验结果,研究具有连接管的阻抗式调压室的水力特性,并用查表计算和经验公式计算进行验证,主要研究了连接管中水流方向、连接管道直径以及流量比对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模型试验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含调压室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需结合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确定阻抗式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  相似文献   

8.
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是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是确定各管段管径、计算管道水头损失,进而确定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主要依据.选择正确的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至关重要.例举建筑给水工程中设计秒流量计算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将Excel计算表格加以完善,形成第二类建筑的通用计算表格.  相似文献   

9.
水电站拦污栅水头损失的计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汉 《西北水电》1998,(3):22-24,47
通过对水电站拦污栅水头损失计算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其计算方法及正确选择水头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滴灌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滴灌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过滤器之一,其水头损失是评价过滤器性能的关键参数。对过滤器的水力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80目滤网清水和浑水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通过清水试验,拟合得到了进水流量与水头损失变化的关系式;通过浑水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流量相同和含沙量相同条件下的水头损失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相应浑水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由此拟合出两种情况下的水头损失计算公式,拟合公式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0。  相似文献   

11.
管网水力计算及其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网规划布置及用水量已知的前提下,根据管网布置形式的不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实现程序化.从而计算树状网和环状网的管道流量、管径、水头损失和节点水头值.以及水泵的扬程和水塔的高度等.为给水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崔璇 《水资源保护》2007,23(6):25-27
簸箕李灌区的干级渠道作为输配两用渠道,其过流时间较长,流量较大,水量损失亦较大。以干渠传统水量损失测定方法为基础,对这种实践中的算法予以评估并提出新的测算办法。即考虑配水口位置及配水量,用平均流量法和积分法所求得的流量来代替经验公式中的净流量。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长距离调水中渠首所需水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全长约1270km,主要由明渠、倒虹吸、隧洞、涵洞和暗渠组成,总计沿线布置各类交叉建筑物1715座,不管是沿程水头损失还是水流经过各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大小,经统计都相当可观。针对该问题,对沿程糙率和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取值大小进行了变更比较。计算表明,各值在一定范围变化时,陶岔渠首的水位受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取值变化影响很小,主要取决丁沿程糙率的大小。此处给出了渠首水位随糙率变化的过程,并得到渠首水位随糙率的变化拟合公式。且表明各建筑物对水位的影响主要集中住所在位置的局部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调压室水头损失的局部模型试验成果,研究了连接管中水流方向、连接管尺寸以及流量比对具有连接管的阻抗式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并不是仅与水流方向、连接管尺寸有关的常数,因此在对调压室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需结合模型试验成果和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确定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  相似文献   

15.
刘德明 《给水排水》2008,34(5):123-126
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为依据,分析了建筑消防水池取水井设置的位置和深度要求。经计算比较提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取水井最小表面积。通过推导得出连通管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满足水头损失≤0.1 m的连通管(钢管)公称管径与水头损失值。  相似文献   

16.
供水管网的节点用水量和水损系数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为研究节点用水量和水损系数的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水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在假定他们的随机变化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对所获的每组节点用水量和水损系数的抽样值,应用稳态的水力模型计算相应的节点测压管水头和管段流量,得出节点测压管水头和管段流量的统计值的计算方法。文中给出了该算法在两管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大量收集与分析国内外PCCP管道摩阻损失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3个常用摩阻损失计算公式的起源;分析了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并以南水北调中线PCCP管道摩阻损失计算为例,给出了采用Hazen-Williams公式和Manning公式计算的误差;解释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推荐了计算大口径管道摩阻损失的公式.最后建议南水北调工程4 m直径PCCP管道制造出来后应立即进行水力学试验确定其绝对粗糙度值.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能量法计算江河水面线中的特殊地形对计算成果的影响、糙率误差对成果精度的影响、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合理选取、水面线推算方向的选择、起算水位的“消噪”处理、计算方法等常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供水利设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新  谢晓勇 《人民长江》2017,48(20):71-75
针对三个泉倒虹吸实际过流能力富余、小洼槽倒虹吸实际过流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工程特点及水力设计习惯,借鉴当量糙度的取值方法,分析了不同流量下三个泉与小洼槽倒虹吸的沿程水头损失,并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三个泉倒虹吸的PCCP管和钢管,用柯尔布鲁克公式计算所得的水头损失与实测值更接近,明显小于水力设计时采用谢才公式所得值;对于小洼槽倒虹吸的玻璃钢管,用柯尔布鲁克公式计算所得的水头损失与实测值也更接近,但明显大于水力设计时采用谢才公式所得值。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获得的沿程水头损失反算得出糙率n值和当量糙度Δ值,发现实际过流能力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水力设计时采用的谢才公式不适用于大口径倒虹吸管道内的流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