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河上游新第三系红层软岩饱水强度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黄河上游直岗拉卡、黄丰、康扬3个水电站红层软岩的试验资料,对黄河上游新第三系红层软岩岩石及岩体的饱水强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第三系红层软岩的抗剪强度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较显著,强度参数取值应以岩体的基本赋存环境条件为依据。新第三系红层弱风化、微风化软岩饱水状态下岩体抗剪断摩擦系数大于0.54,抗剪断内聚力大于0.1 MPa;抗剪摩擦系数为0.48~0.50,抗剪内聚力为0.1 MPa左右。  相似文献   

2.
引洮一期总干渠7#洞布置于白垩系、上第三系红色层中,属软岩、极软岩深埋长隧洞,其中上第三系极软岩洞段长14.7 km,占洞长的85.6%。上第三系围岩工程地质性质差,特别含水的疏松砂岩在地下水作用下,工程地质问题尤为突出。工程隧洞采用TBM施工,TBM施工中在疏松砂岩中多次受困,出现了埋机、栽头等施工事故与问题。通过对引洮总干渠7#洞上第三系围岩工程地质特性的分析与研究,结合TBM在该围岩掘进中出现的问题,浅谈上第三系极软岩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及TBM在该地层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那吉坝址下伏基岩为新第三系红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第三系红层属软岩,软岩作为坝基通常隐含着一系列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为此,必需改变泄水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来满足建坝条件并改善建筑物的运行环境,通过方案比较,最后选择驼峰堰覆盖层方案。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渠段黄河北上第三系软岩主要为泥灰岩,次为粘土岩、粉砂岩,本文针对泥上第三系软膨胀岩在河南渠段黄河北分布段,选代表性地点,取岩样试验,并对其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分析,论述了岩石的强度与风化程度的关系、岩石的膨胀性对工程的危害,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渠段黄河北渠道及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地质依...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渠段黄河北上第三系软岩主要为泥灰岩,次为粘土岩、粉砂岩,本文针对泥上第三系软膨胀岩在河南渠段黄河北分布段,选代表性地点,取岩样试验,并对其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分析,论述了岩石的强度与风化程度的关系、岩石的膨胀性对工程的危害,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渠段黄河北渠道及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那吉水利枢纽坝基第三系软岩工程地质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大量的勘探和试验工作,分析那吉水利枢纽坝基第三系软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并参照国内外类似工程的经验,对软岩地基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初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霞院工程电站厂房坝段建基在上第三系及软岩层上.第三系地层成岩作用差、胶结弱、强度极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变大,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是国内专家公认的基础处理难度最高的极软岩.西霞院工程的建设者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先进配套的施工设备,克服了工程建设中诸多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期.  相似文献   

8.
针对滇中引水工程浅埋第三系软岩隧洞的变形问题,选取柳家村隧洞进口段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第三系软岩隧洞在开挖和支护后的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影响隧洞变形破坏的主要因数是围岩强度和隧洞埋深。隧洞开挖后,由于隧洞后段的围岩强度比隧洞前段大,在隧洞后段的变形量要大于隧洞前段的位移量,塑性区的分布范围也比前段广。支护后,隧洞的径向变形量和塑性区分布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支护效果明显。在浅埋第三系洞段,开挖后的变形量与隧洞埋深有一定关系,即埋深相对较大洞段,开挖后的变形量也更大,在此洞段,应加强支护。研究成果对引水工程中的浅埋第三系软岩隧洞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现场钻探取样、工程物探等手段,对软岩高边坡的工程地质结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分析了软岩空隙特征及其对软岩力学性质劣化规律的影响。对软岩岩体完整性和岩体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软岩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问题,结合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岩体结构控制下软岩边坡的破坏特征,为软岩边坡的开挖和支护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渠段软岩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渠段在施工过程中揭露出大量第三系软岩硬土,在开挖工程中对岩土界限,尤其是软岩和硬岩界限划分、软岩分类存在分歧。在分析比较现有岩石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将天然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作为主要指标,弹性波速、净钻进速率和天然容重作为补充或次要指标,提出了9级12个亚级的岩石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围岩大变形是软岩隧洞建设中危及隧洞施工及长期安全的重大工程灾害之一。结合第三系泥岩隧洞出现的显著围岩大变形及支护结构破坏等现象的工程现场调查,通过开展围岩监测、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工作,获得了第三系泥岩隧洞围岩大变形的主要成因和发生机理。研究表明:触发该隧洞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因素是低岩石强度条件下隧洞开挖卸荷引起的塑性变形以及地下水对围岩的软化作用,围岩挤压膨胀变形和不同岩层间的非一致变形共同主导了支护结构的破坏;围岩大变形的发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第三系泥岩洞段横穿一条常年流水的冲沟,加之隧洞中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岩层,使得隧洞开挖后围岩含水率显著增加,第三系泥岩遇水泥化、软化,强度显著降低并呈现出一定的膨胀性,最终促使围岩产生显著的大变形。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钢拱架型号、增强钢拱架之间的纵向连接、增设底拱外八字锁脚锚管、施加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聚乙烯缓释消能层等应对措施,实施后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措施有效解决了第三系泥岩洞段开挖过程中的软岩大变形难题。  相似文献   

12.
陈晓东 《西北水电》2003,(3):31-34,51
第三系岩层属中软岩。施工要尽量避免围岩受到水的浸泡;隧洞断面宜采用曲线形状;宜采用控制爆破全断面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以保持岩体自承能力;喷锚支护紧跟掌子面;喷锚支护按照初期与后期2期进行;设置仰拱并及早进行封闭;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13.
苏只水电站主要建筑物地基岩体均为新第三系上新统临夏组(N2I)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少量粘土质粉砂岩和含砾砂岩、细砂岩夹层,均属上新统软岩。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控制爆破、预留保护层、人工清挖、建基面形成后迅速喷(浇)混凝土等一系列措施,满足了厂房坝段和泄水闸坝段红层软岩建基岩体完整、无大的损伤和天然含水状态,保证了控制大坝设计的关键岩体力学参数不致降低,为建筑物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龙江水电站为工程背景,介绍坝基片麻岩钻孔弹模试验,主要内容包括钻孔弹模的测试原理、方法和试验成果。各测点的变形规律比较好,较真实地反映了所研究部位岩体的变形特性,得到坝基弱风化下部、软岩带及断层破碎带岩体的变形特性参数,供工程设计分析使用。现场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简单、迅速、节省,代表性明确,工程上易于分析、应用,是对岩体弹模测试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钻孔过程监测的花岗岩钻进比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钻进参数与岩石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并寻求一个能够定量描述岩体质量的参数,利用安装了DPM系统的SGZ-IIIA型取芯钻机对一块1.25 m×2.00 m×1.00 m的花岗岩进行了6次钻孔试验,对每个孔设置不同的推进压强和转速等参数(压强分为400 kPa、600 kPa、800 kPa三挡,转速分为128 r/min、200 r/min两档),根据钻进位移与钻进时间计算得出钻进速度。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岩石,如果在钻进过程中,转速、扭矩、推进压力等钻进参数不同,那么钻进速度也会相应变化,无法仅利用钻进速度来定量描述岩体质量,无法发挥DPM的优势。通过理论分析与花岗岩试验结果可知,钻进耗能为1.11~1.83 kJ/cm~3,平均值为1.523 kJ/cm~3,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引入钻进比能的概念,发现此参数与岩石物理力学强度参数相关性高,可以用来表征岩石质量,从而实现通过岩石钻进快速确定岩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公伯峡水电站坝区第三系红层下广泛埋藏有古全风化岩,这些古全风化岩在电站的各个工程边坡、洞室及局部基础均有出露。古全风化岩是独特地质环境条件下岩石再次压密、结构再生的一种岩体,与现代全风化岩有着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古全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优化防护措施,对保证各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工程的长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水电工程在大范围全面揭示古全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的事例很少,因此古全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既是工程实际需要,又是一项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汪小刚 《水利学报》2023,54(1):13-23
针对合理确定岩体工程力学参数的难题,在原位试验技术、定量类比方法和数值仿真试验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形成了包含“一设备、一库、一平台”综合确定岩体工程力学参数的方法体系。本文研发了适用于常规地质钻探的岩体质量随钻测试和岩体力学参数原位试验设备,建立了依据随钻实测参数评价岩体质量的方法以及岩体强度、耐磨性指标与随钻参数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通过孔内弹模剪切试验快速获取不同岩层岩体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构建了包含81个工程681组不同类型岩体抗剪强度试验资料数据库,深入研究了不同类型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特性,提出了基于Bayes方法和可靠度理论,利用大样本数据库资料和少量具体工程试验成果来确定岩体参数的定量类比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了软岩料填筑堆石主体的大坳面板坝蓄水后各方面的原型观测资料反映其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9.
苏子义 《水力发电》1996,(1):35-37,23
套钻岩心定向技术是一项在特殊条件下有特殊钻探。它通过有关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在复杂地基勘探中岩心采低的难题,使得长期以来国我睦质勘探界认为在破碎地层以及软弱泥化地层不能进行岩心定向的难题成为现实。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在复杂地基中取出100%的柱状原位岩心,可以通过和测试获取夹泥、破碎软岩、岩体破裂面、节理裂隙面、节理的张开度、充填物及其连续性及所在位置的方位产状要素等岩体内部的大量资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