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常用的洪水遭遇风险分析方法尚局限于简单的统计计算,无法对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等设计洪水的遭遇风险进行定量估算。本文引入混合von Mises分布拟合长江上游与清江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的双峰特征(夏汛和秋汛),应用Copula函数分别构造了两江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及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与其量级之间的联合分布,分析研究了两江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及发生量级遭遇的风险特征,并定量估算了汛期每日遭遇的风险率。  相似文献   

2.
任成均 《人民珠江》2023,(10):149-156
分析西、北江洪水遭遇情况对于流域水库错峰调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Gamma分布和Von Mises分布分别对洪水量级和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进行拟合,利用Copula函数构建西、北江洪水的联合分布,对西、北江洪水遭遇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江同时发生大洪水的概率非常小,当北江石角站分别发生5、10、20、50、100、200年一遇的洪水时,西江高要站发生同频率洪水的概率分别为0.345 0、0.200 3、0.108 5、0.046 6、0.023 7、0.012 0;两江洪水在6月上旬遭遇概率最大,随着两江洪水量级的增大,遭遇风险随之减小,两江洪水6月上旬遭遇5年一遇的概率为1.32×10-3,遭遇200年一遇的概率仅为1.17×10-6。  相似文献   

3.
利用防洪预报调度调整汛限水位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洪水预报误差对调度风险的影响,建立了遭遇不同设计频率洪水时防洪预报调度的调洪结果超过原规划结果的风险率的计算方法,即通过确定超设计与不超设计风险误差域及其发生的概率,将遭遇洪水的发生概率与相应超设计风险误差域的发生概率相结合作为防洪预报调度调整汛限水位的超设计风险率。以白龟山水库为例计算遭遇频率5%、2%、1%和0.05%设计洪水的超设计风险率分别为0、0、0.001 4%和0,其结果介于相应的期望风险率超设计值和最大风险率超设计值之间,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洪涝灾害是松花江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尤其是嫩江、松花江( 以下称为两江) 交汇处时常出现洪水遭遇 而造成的大洪水现象。以两江洪水在三岔河口附近的遭遇现象作为工程背景, 基于两江历史洪水资料分别采用统 计学方法及 Copula 函数 2 种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综合分析两江洪水的洪峰遭遇及洪水过程遭遇情况, 为提高 两江的防洪能力提供有力帮助。通过研究发现: 两江洪水以小量级洪水遭遇居多, 且遭遇发生在 8 月 7 日左右的概率最大; 通过计算还得到两江在同频率洪水下每日的遭遇风险以及遭遇概率最大时两江在不同频率洪水组合下的遭遇概率。采用 2 种方法所得的遭遇规律相同, 结论可信。洪水遭遇可通过上游水量调节等方式予以避免。  相似文献   

5.
对黄河和清水河非一致性洪峰进行遭遇风险分析。采用综合诊断法对洪峰序列进行变异性诊断,引入混合von Mises分布和混合P-Ⅲ分布对洪峰发生时间和洪峰量级进行拟合;选择非对称部分嵌套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构建两河洪峰联合分布并分析两河洪峰发生时间和量级遭遇情况,绘制各种频率组合遭遇概率分布图。结果表明:两河洪峰序列均发生变异,两河洪峰发生时间遭遇概率在7月31日和8月31日达到最大,分别为3.36×10-4和1.15×10-4;不同频率洪峰遭遇概率在7月26日至8月2日和8月31日至9月5日两个时段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汛期芙蓉江与乌江干流年最大洪水的遭遇机率及其洪水遭遇特性 ,定性分析了洪水遭遇的成因 ,着重定量分析了两江年最大洪水遭遇的可能组成范围 ,即当芙蓉江发生某量级的洪水时 ,乌江干流来水可能发生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值。在实际计算中 ,仅仅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为江口水电站施工导流和消能防冲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年最大洪水量级和发生时间对水库安全防洪、综合效益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长洲水利枢纽为例,采用Von Mises函数分布拟合洪水发生的时间概率分布,采用皮尔逊Ⅲ型函数拟合洪峰流量的概率分布,采用Frank Copula函数建立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和洪峰流量两变量的联合分布,分析了长洲水利枢纽年最大洪水事件发生时间分布特征、联合重现期以及条件重现期。结果表明,Frank Copula函数建立的联合分布函数能够较好地拟合长洲水利枢纽年最大洪水两变量分布特征,可有效挖掘入库洪水信息,为水库优化调度和风险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熊莹 《人民长江》2012,43(10):42-45
通过对长江上游洪水组成及遭遇规律的研究,可为长江中游干流控制性枢纽制定调度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各代表站实测资料(包括年最大洪水及发生时间),考虑洪水传播时间,逐年分析金沙江与岷江、长江与嘉陵江、长江与乌江的洪水遭遇可能性,然后分析遭遇概率的高低和遭遇洪水量级。研究成果表明,长江与岷江、嘉陵江洪水遭遇概率较高,除个别年份外,一般遭遇洪水量级较小;长江与乌江洪水遭遇概率较低,且遭遇洪水一般为中小洪水;长江上游干支流同时发生较大洪水遭遇的机率很小。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12日至15日,受高空槽东移和副高加强西伸北跳共同影响,爱河流域降大暴雨,流域平均降雨量175.3 mm,最大点降雨量赛马站314.0 mm。爱河发生了2010年以来最大洪水,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文中针对河流特性、河道行洪能力及"2021·07"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暴雨洪水等级和预报调度进行了科学评估,对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及防洪决策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干流洪水组合与遭遇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花江干流历次大洪水组合、遭遇与洪峰衰减系数初步分析后,提出了洪水恶劣组合与遭遇,即超历史最大洪水发生的量级和可能性,以及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河潼关-三门峡河段,兼有自然河道段和水库区段,受来水来沙和水库运用等因素影响,河岸坍塌沿岸损失比较严重,虽经多年治理,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对存在问题的研究,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相应保障,加快治理速度。  相似文献   

12.
汾河下游临汾段经过连续8年治理,防洪工程体系已具雏形,本文阐述了当前水沙条件变化情况及成灾类型将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今后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与黄河历史洪水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洪灾发生的规律,减少洪灾损失,根据历史记录,分析了长江与黄河洪水和干旱出现的原因,根据长江流域近1 000年来的气候干湿变化规律,探讨洪水和干旱周期;对1840年以来长江与黄河洪灾等级和频率进行对比;对洪水和洪灾发生的特点及减灾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两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的机率较小,而同时干旱的机率较大;长江流域洪水频率大于干旱频率,且中下游发生洪灾的机率大于上游;长江流域水灾频率比黄河大。  相似文献   

14.
对长江流域1954年与1998年两次洪灾作详细的比较,分析了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结合历史及1998年抗洪的经验教训,对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今后的治理方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海河、黄河防洪问题作深入的探讨.文末还对多年来对水利投入和产出的错误理解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门峡水库潼关至大坝河道长113.5km ,其中芮城段67 .2km ,按水库运用情况,黄淤41 ~30 断面长45 .6km ,河道特性明显,称为自然河道段;黄淤30~24 断面,长21 .6km ,呈水库和河道双重特性,称回水变动段。经对两段河道特性和多年流势分析及已建护岸工程的基本评价后,本文对工程设防标准、基本流路、平面布设及结构形式提出了符合整体规划又切合实际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三峡下游长江荆江河段历来防洪形势严峻,特别是三峡建成后其河床演变和泥沙的变化更加复杂,因此以该河段为研究对象,用浑沌理论奇怪吸引子和自相似性原理就河流泥沙输移量、建模问题和河流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上荆江及其上游(来沙)泥沙输移的因素至少要有4个。解决了在建模中难予解决的问题以预测未来;定量地描述了荆江河段的稳定性。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各河段。浑沌理论突破了经典科学范畴,丰富了河流学,在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上的拉西瓦水电站、大柳树水利枢纽、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向家坝和虎跳峡水电站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其重要的意义,是我国水利水电战略性工程,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桑干河河道特征及水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干河是我省的第二大河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的洪水,给沿河两岸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灾害。从建国以来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河道治理规划,目前河道行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本文通过对桑干河逆州段河道特征及水文进行分析研究,为将来进行系统的河道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连云港地区河流分布及洪水特点,合理确定该地区的防洪调度原则,建立了考虑降雨汇流过程与潮汐顶托作用下的洪水演进模型,与实测资料比较证实了本模型的可靠性,可为该地区防洪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淮河治理与河湖江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淮河近千年演变记录、近百年实测的河床演变资料以及治淮的经验教训,论述黄河夺淮使淮河中下游发生本质性变化,加重了洪涝灾害和治理的难度,治淮不仅要研究淮河自身,还应研究和处理淮河与黄河、洪泽湖、长江和大海的关系。认为保留洪泽湖一定的蓄水功能,实施河湖分开,扩大入海通道,消除洪泽湖作为中游侵蚀基准面的负面效应,利用疏浚和溯源冲刷调整淮河中游河床纵剖面等措施,是提高已有治淮工程防洪标准、减轻洪涝灾害的治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