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长江流域陡坡耕地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县域坡耕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15°以上陡坡耕地资源数量与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当前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不宜耕种部分生态退耕和不退耕部分治理改造两个方面对长江流域陡坡耕地资源持续利用进行探讨,确定了近期合理的生态退耕规模与科学退耕方式,并分析比较了未退陡坡耕地治理改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耕作措施的适用性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总耕地面积5440万亩,坡耕地约占50%,在坡耕地中25°以上陡坡地约有1000万亩,其中陕南403万亩;陕北401万亩;关中196万亩。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广大山区农民群众对退耕陡坡有了初步认识,加快了退耕还林步伐。据统计全省目前已退耕212.7万亩,其中大部分是近两年来退耕的,并出现了象陇县、镇安等搞得好的县。但从全省来看,发展不平衡,退耕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已退耕的一些县、乡还存在不少问题,很有必要加强和改善。1.退耕陡坡,势在必行退耕陡坡还林还牧是调整山区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生产向良性循环转化的重要步骤,其好处是:(1)有利于合理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水是完成新疆用水总量控制任务的关键措施,文章通过对乌鲁木齐市、鄯善县、昌吉州和哈密市等地实施退耕还水实践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补偿主体、补偿资金、补偿形式和补偿监管等方面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新疆退耕还水工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段义字 《人民黄河》2005,27(6):40-41,47
退耕宜林地开发利用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措施。以平凉市退耕宜林地栽培甘肃桃(P.Kansuensis)为例,采用收益还原法对不同管理方式下甘肃桃栽培效益及退耕宜林地利用增值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的退耕地桃园通过模式化管理增值量最大,其次为旱地桃园,粗放经营条件下的荒坡地桃园经济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坡地可利用降水资源动态变化剧烈、水土流失严重、牧草种植成活率低等问题,以水平沟、鱼鳞坑等水保坡面整地工程形成微地形集雨工程,提高坡地降水资源利用率,结合牧草种子水处理技术、牧草混播技术及牧草生长关键期补灌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提出丘陵区退耕坡地牧草集雨建植技术,以解决黄土丘陵区退耕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相矛盾等问题,使当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把退耕坡地变成饲草生产基地,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同时,缓解畜牧业饲草供应的季节性矛盾,为全面实施禁牧、发展舍饲养畜提供可行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坡地可利用降水资源动态变化剧烈、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水平沟、鱼鳞坑等水保坡面整地工程形成微地形集雨工程,提高坡地降水资源利用率,以解决黄土丘陵区退耕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使当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把退耕坡地变成能够利用的土地,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同时,缓解土地紧张、可用耕地较少的矛盾,为农牧民增收及生态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泾河流域资源环境数据科学管理、农林景观变化分析和退耕决策支持的需要,采用系统工程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实现方法,构建了泾河流域农林复合景观决策支持系统。系统主要由数据管理、查询统计、景观格局分析、景观趋势预测和退耕决策等模块组成,实现了泾河流域数据资源有机集成和高效管理。在此基础上,可进行不同时期农林复合景观格局综合分析,对景观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通过多因子综合评判模型可提供退耕决策方案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坡耕地退耕改造的可能性,我们对候家寨乡的坡耕地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后认为坡耕地退耕可以进行,并会收到效益,今作如卜简介。一、基本情况该乡地处燕山南麓,位于遵化县北部片麻岩山区,总面积为58.66Km~2,共有19个  相似文献   

9.
在西部地区,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最大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的严重不足,正常降雨不能满足森林植被的最低需水量.集水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将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重建和退耕后保留农田高产高效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自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截至2010年底,工程共覆盖11个设区市的165个县、218万退耕农户、800多万农民,共完成国家投资140亿元,完成国家下达造林任务265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947万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710万亩。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对策 :①提高对退耕还林 (草 )的认识 ;②解决好退耕后的脱贫致富问题 ;③促进东西部合作 ;④保证一定的基本农田 ;⑤实现农林牧业的最佳结合 ;⑥提出合理的退耕措施 ;⑦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⑧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地调研与参与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内蒙古清水河县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但是,还存在苗木管护费太少、苗木存活率低,部分退耕地补助没有兑现,退耕还林经济效益滞后、农牧户积极性受到伤害,国家下达的退耕指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支撑体系、确保退耕还林政策的刚性保护原则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民勤绿洲东湖灌区土壤的水分、全盐含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5个指标作为其空间变异的随机变量,进行实地采样和室内试验,采用统计插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土壤特性。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养分、盐分有明显的影响;退耕还林地中出现了土壤水分的贫乏现象,电导率的最大值出现在荒地中,其次是退耕还林地,氮磷钾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丘陵区退耕坡地可利用降水资源动态变化剧烈、水土流失严重、牧草种植成活率低等问题,以水平沟、鱼鳞坑等水土保持坡面整地工程形成微地形集雨工程,提高坡地降水资源利用率,结合林草带状种植技术、牧草种子萌发和成苗技术及牧草混播等技术的应用研究,结合可利用降雨量、土壤入渗力、径流系数、牧草需水规律等指标,提出丘陵区退耕坡地牧草集雨建植技术,以解决牧草种植的合理时间、方法,使人工牧草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能够提前利用,并有较高的生产力,把退耕坡地变成饲草生产基地,以缓解畜牧业饲草供应的季节性矛盾,为全面实施禁牧、发展舍饲养畜提供可行的物质保障,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是中央的既定政策。在开展这一工作中,作为各级党政领导,不仅要考虑当前农民退耕后除国家补贴以外不减收,更应考虑国家停止补贴之后,农民如何稳定增收的问题。我们略阳县水利局通过深入调研认为:在退耕区大面积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实施牲畜圈舍饲养技术,不失为一条较好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鄯善县为研究区域,以2010年水平年的数据为依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和水均衡计算,评价不同程度退耕方案下规划水平年2020年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出不同区域不同方案下的地下水超采量。结果表明:尽管大幅度地采取退耕还水措施(高方案),鄯善县的水资源也不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要,南盆地地下水仍有超采。为尽快治理南盆地地下水超采现状,最重要的是要实行鄯善县产业发展模式转型,或跨流域调水,以实现鄯善县地下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结合陇县基本农田建设现状,从实现粮食自给、促进退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辽河两岸河滩地过度围垦、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按期实现辽河治理保护工作目标,辽宁省对辽河干流和部分支流实施了河道退耕封育的治理措施,通过采取划定封育范围、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专项资金、开展巡查督导、加强封育管理、加大舆论宣传和进行考核评比等一系列管理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河流逐步成为了水清、草绿、林茂的绿色通道和生态长廊。文章在阐述辽河流域实施河道退耕封育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结合陇县基本农田建设现状,从实现粮食自给、促进退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凉城县近几年来水土保持工作 ,在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草 ,增加植被 ,涵养水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需全面规划 ,发挥群众积极性 ,加大投资力度 ,加强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