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流溪河是广州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河和景观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基建工程的不断兴建,采挖河砂越来越繁忙和普遍,为了控制无计划的滥挖和沿海两岸堤防的防洪安全,河道整治与疏浚工程的研究已刻不容缓。提出如何科学地进行挖砂控制。  相似文献   

2.
用马卡维耶夫和平滩水位法推求的造床流量不一定是相同的,对两者差异的分析,可以预测河流通过自身调整作用引起河床冲淤的趋势,并讨论了切浚疏浚,退堤工程以及行滞洪区,控制工程运用对造床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河床枯萎的临界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陈东  曹文洪  胡春宏 《水利学报》2002,33(2):0022-0029
本文首先从河流地貌临界学说的观点出发, 解释了河床枯萎的概念. 然后, 以黄河下游近期河床演变特性为例, 阐释了河床枯萎的机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小水大灾"效应, 研究了造床流量、河相关系在新的水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枯萎造床流量的概念. 最后, 运用河道水沙数学模型, 初步探求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外部临界阈值.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近年来腹部地区出现异常高洪水位,防洪形势严峻。为降低洪水位,保持主要水道及口门的相对稳定,开展了珠江河口整治近期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该文结合珠江河口整治近期防洪工程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文泥沙资料和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口门河道疏浚设计断面。  相似文献   

5.
根据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库区非汛期蓄水淤积、汛期降低水位冲刷的特点,分析了水库的造床期与造床流量,结果表明:①三门峡水库汛期除滞洪期以外均为造床期,三门峡站多年平均第一造床流量小于潼关站,第二造床流量与潼关站相近,河宽调整与包括当年在内的前4~5年加权平均造床流量的相关性最好;②三门峡库区存在高滩、低滩和主槽河底3个层面的纵剖面,2006年汛后三者的比降分别为1.2、1.9和2.3。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对渭河下游河段平面形态及纵,横断面的影响。按照弯曲型河段的河相关系,提出了渭河下游防护堤规划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挖沙降河试验与黄河口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殿魁 《人民黄河》1998,20(5):23-25
1997年水利部部署在黄河下游实施挖沙降河工程,并选定河口区垦利河段进行挖泥降河试验,为整个挖沙降河工程的实施做好科技准备。要确保试验成功,必须用好“三约束”理论,正确选择试验区段,采取正确的试验方法,做到“五个结合”,并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合理黄河的工程项目。如此,半可开创黄河治理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新局面。为石油开发晚好的基础条件、为黄河治理提供成功经验,将有力地推动沿黄经济的发展,使黄河滩区成  相似文献   

8.
高含沙洪水造床规律及河相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黄河实测资料,并结合黄河花园口至东坝头河道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造床规律,河相关系及高含沙洪水期窄深河槽演变过程,明确指出:高含沙洪水期形成的窄深河槽难以长久维持下去,而且高含沙洪水形成的窄深河槽是以前期河床的严重淤积为代价的,对河道的破坏作用惨重。如何小浪底水库采用高含沙洪水加大排沙入海的运用方式可能会对下游河道的演变和下游防洪带来很多不利利的影响,对此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9.
刘强  张明增  陈萍  聂根华 《人民黄河》2006,28(11):78-78,80
为了适应动水条件下挖河固堤工程河道挖沙的需要,总结1998年和2001年两次挖河固堤工程施工经验,结合简易吸泥船的优点,研制了承压移动式挖沙平台。2004年第三次挖河固堤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平台适用于不同流量下的动水挖沙施工,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挖沙设备,运行安全可靠,产量稳定,效果良好,不仅能在黄河上使用,而且可用于水库清淤、滩涂开发。  相似文献   

10.
目前淮河中游洪涝灾害仍然严重,为了减轻灾害损失,迫切需要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疏浚虽然是一种常用河道治理措施,可以理顺河势,降低洪水位,但是由于担心疏浚后回淤,效果不能维持,一直没有作为主要措施在淮河治理中使用。为此,首先从研究淮河中游河道演变规律出发,量化第二造床流量,揭示第二造床流量与平滩流量关系的机理,探寻淮河治理的新方法,为采用河道大规模疏浚来降低洪水位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采用非均匀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就上段疏浚、下段疏浚以及全河段疏浚对降低淮河干流洪水位的效果以及长期维持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距离河道疏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干流河道的洪水位,而且不会发生明显回淤,疏浚效果可以长期保留,为淮河的洪涝灾害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6,(8):27-30
采砂管理控制性指标是为达到对采砂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目的而设置的,是采砂管理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黄河流域的采砂特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禁采区、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可采区、保留区及堆沙场的设置及弃料处理等控制指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细则。  相似文献   

12.
《人民黄河》2015,(9):42-44
通过分析黄河干支流泥沙沿程补给、历史储量、开采现状和需求,按照科学合理性、地区差异性、分区分段分类定量、以泥沙补给量为主等原则和方法,计算得出黄河干流禹门口以上河段和支流、湖区建筑用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为6 823.9万t,其中干流为2 711.2万t、支流为3 852.7万t、东平湖区为260万t;流域内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分别为438.0万、2 475.8万、42.0万、2 308.9万、221.2万、578.0万、760.0万t;黄河干流禹门口以下河段历史储量砂非常丰富,规划期不限制年度采砂量。  相似文献   

13.
沁河下游采砂与河道治理相结合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沁河下游河道采砂、河势、实测断面等资料为基础,分析采砂对河道的影响,研究与河道治理相结合的采砂方案和基于采砂控制的畸形河势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受采砂影响,现状水平设防水位与1982年实测值相比,五龙口至丹河口河段水位平均偏低约3.12 m,丹河口至徐堡河段水位平均偏低约1.69 m;沁河下游河道治理流量采用600 m3/s较为合适,与之相适应的河道横断面采砂宽度丹河口以上为250 m,丹河口—石荆桥河段为300 m,河道平均采砂深度按3 m控制,五龙口—石荆桥河段可开采砂总量约为850万m3;基于采砂控制的畸形河势治理措施能够逐步改善、消除畸形河势,改变沁河下游洪水期被动抢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江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场地平整砂源区(采砂区)附近河床演变的过程,认为采砂区域的河床除受特殊水文年冲刷外.整个采砂区域基本淤积,泥沙可以得到充足补给.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方法,从防洪安全、河势、水环境方面对采砂可行性进行了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辽宁省实施了河道采砂管理制度改革,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律支撑、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强化河道采砂管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介绍了辽宁省河道采砂的管理办法,供其他省市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根据浈江干流河道采砂评估实践,对山区河道采砂评估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实用方法,应用于评估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6,(7):27-30
黄河是多泥沙河流,但泥沙地区分布不均,各河段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条件不尽相同,能直接用于建筑的砂石比较少,存在非法开采砂石现象,威胁防洪安全。为实现科学、可控、有序管理,研究提出了采砂控制总量、禁采区范围、可采区范围、可采区控制开采高程、禁采期、采砂作业条件、保留区范围、保留区转化条件等采砂管理控制性指标。在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航运安全和供水安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在规划范围贵德至循化、兰州、宁夏至黄河入海口干流河段和湟水、清水河、窟野河等12条支流以及东平湖老湖区内,划定禁止采砂的禁采区81个,允许砂石开采的可采区301个,保留区178个。提出黄河流域干流禹门口以上河段和支流、湖区建筑用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为6 824万t,并提出了采砂保障措施及能力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峻  吴志广 《中国水利》2003,(19):59-62
一、河道概况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上起宜昌,下迄河口,全长1893km,流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6省、直辖市.沿江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水资源丰富,是长江流域的精华地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长江出三峡后,进入中下游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受区域地貌及地质构造控制,属冲积平原河流.宜昌至湖口为长江中游冲积平原,地处新构造沉降带,地势低,地面坡度小,水流平缓,并与众多湖泊相连.湖口以下两岸地貌形态为沿江冲、湖积平原,并有大小湖泊水域分布.……  相似文献   

19.
乱采滥挖河砂的危害及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随着河砂需求量不断增大,要采滥挖河砂问题突出,个别地方屡禁不止。阐述乱采滥挖河砂造成的危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加强管理,实现科学合理有序开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析采砂船采砂能力对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曾因乱采滥挖江砂给长江的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采砂船无论是在船只功率还是在船只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有关要求和实际需求,超大功率的采砂船建造无疑给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在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在管理工作中严格把关,地方政府对采砂船只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使长江采砂管理走上依法、科学、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