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压井淤堵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堤防减压井和其他水利工程中采用排水孔、减压井以及供水井的运行和研究状况。对国内外减压井淤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存在问题 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堤防工程减压井淤堵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以及室内多种模拟试验,揭示了机械、化学淤堵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以及生物淤堵成因及其对机械、化学淤堵的促进作用。在室内、外试验基础上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淤堵应对措施,包括根据淤堵溯源特性发明的过滤器可拆换式减压井,并通过工程应用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指出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使减压井尽可能避免淤堵,已淤堵者也可以通过一定措施恢复其功能,并建议推广应用过滤器可拆换式减压井。  相似文献   

3.
荆江大堤观音寺堤段减压井灌淤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在荆江大堤观音寺堤段进行的现场灌淤试验。通过对地下水动态的分析,阐明减压井中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含量随江水位的变化规律,由于荆江大堤的特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长江水流动态决定了荆江大堤堤基减压井灌淤的发生和发展。由此提出在汛期高水位时流向井的水只来自江水,汛期减压井应全部投入运行。文中列举渗流量的变化,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以及试样各部位铁含量的变化等,论证所提电化学方法是一种防治减压井灌淤的有效方法。文中还提出,为防止减压井失效,应选择适应荆江大堤特定水文地质条件的材料以及尺寸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在荆江大堤观音寺堤段进行的现场灌淤试验。通过对地下水动态的分析,阐明减压井中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含量随江水位的变化规律,由于荆江大堤的特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长江水流动态决定了荆江大堤堤基减压井灌淤的发生和发展。由此提出在汛期高水位时流向井的水只来自江水,汛期减压井应全部投入运行。文中列举渗流量的变化,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以及试样各部位铁含量的变化等,论证所提电化学方法是一种防治减压井灌淤的有效方法。文中还提出,为防止减压井失效,应选择适应荆江大堤特定水文地质条件的材料以及尺寸等。  相似文献   

5.
借鉴在石油工业中得到有效应用的超声波技术,自主研制了适用于砂土地基堤防减压井的超声波解堵系统.在室内大型渗透仪中模拟了减压井倒灌淤堵过程,采用自制超声波设备进行了解堵试验,并通过常水头渗透试验分析了超声波技术作用效果,研究了试验砂样装样密度和驱动水力比降对超声波解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倒灌悬浊液使得试样含水层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大堤丁马段减压井更新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减压井的机械、化学淤堵机理,并提出一种井效恢复的新技术,即活塞式大降深洗井技术,最后通过室内外试验及在丁马段的应用成果论证了这种洗井新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长江干堤减压井淤堵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刚 《泥沙研究》1994,(1):17-23
为了探讨防治减压井淤堵的措施,曾进行过室内现场的试验研究,本文首先论述了长江干堤减压井淤堵的生成原因,进而提出为防止减压井淤堵;(1)应制订正确的减压井运行制度;(2)应选择适应长江干堤这一特定条件的材料,尺寸等;(3)可采用电化学方法控制淤堵的发生,发展,为处理已淤堵的减压井,可采用化学一力学相结构的方法,即用化学分散剂将淤堵物分散,用力滨活塞式洗孔法进行清除。  相似文献   

9.
减压井灌淤机理的物理化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荆江大堤观音寺堤段减压井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化学理论和试验方法,对减压井灌淤的物质来源,潜淤形成机理和防治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文地质环境中,化学灌淤是造成减井效能降低或失效主要原因,铁锰等的还原-络合-氧化-胶凝-沉淀-吸附-老化-堵塞是化学灌淤的物理化学过程。当在减压井两端外加一定电压而改变减压井周围氧化还原环境时,将有利于抑制和改善减压井灌淤的发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江大堤石角堤段减压井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北江大堤石角堤段减压井的实际情况以及试验检测的内容,分析了本次减压井试验所取得的成果.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影响石角堤段减压井减压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成井工艺和反滤方式而不是化学淤堵.因此,只要在成井工艺和反滤方式上加以改进和提高,在北江大堤石角堤段采用减压井进行减压防渗保护堤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