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需要对试验模型进行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手段有位移传感器测量及激光传感器测量两种。应用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控制其与模型表面的接触;而激光传感器只能测一个点或者一条线上各点的位移,测量范围有限。本文介绍了应用三维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变形监测的原理,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具体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监测大坝模型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形。通过三维摄影测量技术所得的结果同激光传感器所得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合理性及准确性。试验结果说明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  相似文献   

2.
进行土工袋柔性挡土墙模型试验,观测了土工袋挡土墙在其后土压力作用下水平方向的位移,分析了土工袋挡土墙后的土压力在竖向和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试验证明柔性土工袋对土压力具有削减效应。  相似文献   

3.
无纺土工织物加固堤坝的离心模型试验中,采用倾斜模型和对模型施加垂直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无纺土工织物的加筋长度能够加强堤坝的稳定.假设圆弧滑动面的稳定分析说明了与离心模型试验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早在30年代美、苏两国已有萌芽,到70年代有了相当的发展,其原因是与大型或新型岩土工程(包括军事工程),如高土石坝、海洋采油平台、大规模港湾工程及地下工程的出现,以及量测技术高度发展,为高速运转的模型(如60m/s)的微小变化(如位移0.1mm)的量测提供了可行技术等有关。目前国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专门人才尚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探索,曾与有关单位协作,采用国内材料器件,因陋就简地设计研制出有关设备,在1982年进行了首次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是将模型置于高重力场中,观测土工结构模型的性态。其用途通常为:(1)了解拟建或已建工程在各种载荷条件作用下的性态。即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的结果通过模型律来预测原型相应的反应;(2)验证土工数学模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是将土体和工程结构模型置于仿真的原体应力场的作用下进行观测,类似于原型观测,故可验证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3)了解工程体系的未知性态或破坏机理。这是某种  相似文献   

6.
土工离心模型的试验原理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简要阐述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原理, 包括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一系列常用的比尺关系、离心力场的特性、模型在离心力场中的运动状态及离心模型试验中若干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7.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年来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加以概括和总结,包括模型材料的选择,离心模型试验误差分析,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动态模型技术,动力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等方面,另外,还就其应用方面的一些进展作卫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模型箱与挂斗是土工离心机中安全运转的关键设备部件。80年代初,国内尚无土工专用离心机。我们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利用现有的光弹模型试验离心机探索进行土工模型试验,首先须研制挂斗与模型箱。实际证明,所研制的挂斗与模型箱的使用效果良好。本文除简述了目前世界各国这方面情况外,着重介绍了南京水科院的挂斗与模型箱设计方法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土工格栅加固地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式,其中土工格栅层间距的合理布置直接影响了土工格栅地基的承载力和建造价格。通过在已有加筋土地基模型试验采用PFC2D软件建立土工袋格栅加筋土地基颗粒流计算模型,研究土工格栅加固地基作用机理以及土工格栅层间距布置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土地基颗粒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土工格栅利用自身抗拉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随着土工格栅布置层数增多和层间距减少,地基承载力不断增大,增大幅度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工格栅加固地基设计及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人工岛基础处理SCP方案,开展了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模型对原型地基条件作了适当简化,块石和回填中粗砂层主要控制其干密度与原型一致,其它土层则控制其原位不排水强度与原型一致。模型试验采用高精密的无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模型结构表面沉降和侧向位移,采用先进的PIV图像测量技术测量模型剖面位移。试验模拟了基坑开挖后和隧道安放后两种工作状况,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基坑开挖至标高-12.5 m后,基坑和围堰体以及整个岛体结构都是稳定的。②人工岛在隧道安放后,格型钢板桩围堰上端稍向基坑外侧位移,而岛堤继续下沉,但其发展速率随时间越来越缓慢。最后,基于幂函数外延插值对工后沉降量进行了粗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