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颜景协  马安堂 《山东水利》1999,(11):36-36,26
一、黄河下游水资源越来越少,黄河断流时间越来越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多年来,沿黄各地大量引用黄河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的重要水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自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平均三年有两年断流,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年年断流,加剧了我国北方,尤其是山东省的水资源紧缺局面,殃及了引黄济青工程。 黄河断流的特点有三:一是断流的时间越来越提前,90年代以前,一般发生在5、6月份。1990年以后,断流时间扩展到冬夏季,早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天然水资源量不足、沿黄用水量激增和缺乏统一管理,因此黄河遭遇频繁断流: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间,有22年发生断流,平均"四年三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时间最长达226天,断流河道长度最长达704 km,占黄河下游河道总长的90%,从入海口一直上延至河南开封。据统计,1972年到1996年,黄河下游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累计经济损失约268亿元,年均损失近14亿元(1995年统计标准)。断流最严重的1997年,山东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5亿元,沿黄河2 500个村庄130万人吃水严重  相似文献   

3.
1 建立节水型灌溉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惠民县是农业大县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2 .6 113亿 m3,亩均占有量 189.4 m3,为全省亩均占有量的6 5 % ,年平均降水量为 5 92 .8mm,年均蒸发量为12 2 2 .5 mm,干旱指数为 2 .3。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黄河水是该县主要客水水源 ,年均引水量为 3.0亿 m3,用于灌溉 14个乡镇的 4 6 82 0 hm2农田。但是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黄河经常断流 ,断流历时、断流河段越来越长 ,利用黄河水的困难日益加剧。该县“十五”末和 2 0 15年农业灌溉需水量分别为 3.6 0亿 m3和 3.75亿 m…  相似文献   

4.
对黄河下游断流的变化特点、成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园口站下泄流量在关键用水月份小于900m3/s时,下游容易造成断流。从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断流形势越来越严重,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人类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是造成下游断流加剧的主要原因,而黄河水资源缺乏、浪费严重、缺乏统一管理和调度也是造成断流的重要原因。文中最后提出了防止断流继续发生的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河断流始于70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1972年至1997年利津水文站实测资料累计断流70次,共计908d,平均每年断流45.4 d,其中1991年至1997年连年断流,累计717d,平均每年断流102d,而且断流时间从70、80年代的4月份提前到90年代的2月份。断流原因主要是黄河流域水资源较为贫乏,用水日益增长。50年代平均耗水为122亿m~3,到90年代增加到300亿m~3,而降水量偏少,1990~1997年兰州以上平均降雨量为355mm,比多年平均减少15%。再加上对水资源的浪费严重,不少灌区管理粗放,渠系水利用系数只能达到30%~50%;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4O%~60%。黄河断流已使河道淤积,洪灾威胁加大;还导致水环境污染及河口地区生态破坏;将制约黄河下游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断流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流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初步探讨了黄河下游断充现状的背影机理,采用双向差分法对今后下游的断流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按目前的趋势发展,至2000年水平,年最长断流天数将达到130左右,至2010年水平,年最长断流和将达到190天左右,到2020年水平将出现河道全年枯竭的局面;到2000年水平,黄河下游将会年年断流,至少出现10年内9年断充或10年内8年断流的局同;而且  相似文献   

7.
黄河断流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黄河断流情况及特点 黄河下游除1960年因三门峡工程截流及凌汛蓄水发生过断流外,经常性断流的出现始于70年代。从1972年至1997年的26年中,黄河下游共有20年发生断流(黄河下游各站历年断流情况见表)。根据利津站的实测资料,20年中累计断流70次,共908天,平均每年断流45.4天(有断流的年份平均,下同),其中1991~1997年连年断流,累计断流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1日零时,黄河水以235m3/s的流量流过黄河下游最后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20世纪的最后一年黄河真正实现了全年不断流。200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第二个严重枯水年份,汛期也未出现洪峰。据黄河最下游的山东省统计,2000年黄河来水量为132亿多m3,全省引水52亿多m3,为沿黄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用水提供了有效保证。另外,由山东省向天津市和河北省送水7亿多m3。黄河全年不断流,促使黄河生态环境有所恢复,近年来绝迹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黄河山东段首次断流发生在1972年。19721999年的28年间,就有22年出现断流,黄河最下…  相似文献   

9.
《理顺管理体制 加速水电建设》在中国水利报发表后,引起各方的关注。这时还赶上黄河连年断流,断流日起迄时越来越早,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断流的距离越来越远(已至河南开封)。因此,引发我们再来议论理顺管理体制,加速水电建设问题。《理》文发表后,引出各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90年代以来 ,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日趋严重 ,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望 2 1世纪 ,黄河水资源将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制约因素。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及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从1972年到1996年,共有19年发生断流,特别进入90年代,断流的历时不断增长,时间不断提前,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997年4月8日至12日,由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共同召开的黄河断流及其对策专家座谈会在黄河河口的东营市举行。来自不同行业和科研领域的70多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张光斗院士、刘东生院士、陈述彭院士参加了座谈,沈国舫院士发来书面意见。座谈会期间,与会专家、代表就黄河断流的成因与发展趋势、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方略和对策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认…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资源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不仅在中下游,在上游也有断流发生,水资源供需日趋紧张。在我国七大江河中,黄河水资源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介绍了黄河水资源近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在21世纪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建立"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3,25(2):1-1,25
黄河水少沙多的特点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流域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黄河连年发生断流。断流导致河道萎缩,水质恶化,河口湿地减少,但近3年来,由于实施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因此在黄河来水偏枯的情况下维持了河口地区的不断流,为了保证黄河不断流,抑制河道淤积,必须建立“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三门峡水库运行模式对黄河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洪莲  倪晋仁  王裕东 《水利学报》2004,35(9):0009-0017
根据黄河下游在三门峡水库20世纪70年代投入运行后的实测资料,考虑水库的不同运行模式以及下游支流的入汇作用,研究了水库对黄河下游的水环境的影响。注意到黄河灌溉用水的主导作用,以河水中离子总量为指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运行对黄河下游水质的影响。考虑到断流是黄河下游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以全年断流总长度为指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运行对断流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各站离子总量与三门峡水库运行模式以及三门峡-花园口间支流入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断流严重程度主要受到水库运行模式的控制,据此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离子总量和减轻断流严重程度,同时又兼顾发电和防洪的三门峡水库推荐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河水资源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不仅在中下游,在上游也有断流发生,水资源供需日趋紧张。在我国七大江河中,黄河水资源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介绍了黄河水资源近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在21世纪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连续发生断流,且有初始时间提前、时段延长、河段向上延伸的趋势。黄河断流给下游及沿黄地区带来不利影响,对黄河下游防洪和生态环境也造成威胁。要避免和缓解断流发生,必须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实现国务院批准的分水方案以法管水;在枯水年、枯水季节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积极兴建干流调蓄工程,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胜利油田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冲积平原上,地下水矿化度高,不能饮用。黄河来水成为该地区唯一淡水资源。随着油田和东营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日用水量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仅黄河以南地区,年平均引水量约6亿m~3,而现有工程的总蓄水能力不足2亿m~3。随着黄河水资源日趋紧张,下游断流次数增多,断流时间加长,高含沙期及冬季引水势在必行。为使这些宝贵的黄河水安全顺利地到达蓄水水库,引水渠道的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99年8月12日至今,黄河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疲态尽显、难堪重负。频繁断流直接影响沿黄城乡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河道萎缩进一步加剧,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失衡,同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黄河的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987年,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  相似文献   

19.
千析  王磊 《中国水利》2001,(5):61-61
黄河自70年代以来出现断流,并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为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下游日趋严重的断流局面,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通过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遏制了下游日趋严重的断流局面,实现了黄河下游90年代以来首次不断流,使黄河河口的生态系统有所改善,保证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了农业用水,同时兼顾了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20.
德州市位于黄河之滨,每年有15亿立方米黄河水滋润着德州市10341平方公里的土地。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黄河开始频频断流,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沿黄地区水的“赤字”也越来越大,一般年份缺水量高达15亿立方米。德州市一方面急于求得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亟待破解水资源贫乏的难题。丁东水库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这座水库自酝酿起就被赋予神圣而又艰巨的使命:调蓄黄河水,改善工农业生产的城市用水状况,发挥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丁东水库库区总面积8.51平方公里,总库容5000万立方米,年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