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水环境正在成为河道生态治理的目标。为了确保两岸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改善两岸人居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凉水河子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采用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可以提高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起到有效遏制沙尘、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的作用。工程建成后,河道以其原生态的景观可促进北票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宣传和弘扬北票城市理念,提高当地居民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凉水河生态水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拓 《北京水务》2011,(6):10-12
凉水河是北京城南重要的排洪河道,兼具景观河道功能,目前河道水质为劣Ⅴ类。为满足城市发展要求,需要进一步对河道水环境加强建设。要提高和改善凉水河生态水环境可从开源、节流、清流三方面着手,通过制定差异化雨洪调度方案和借助"中水西输"工程以及建设支流雨洪利用工程对河道进行开源增水;借助河道工程设施控制水流下泄量和建设滞洪水库以及中水循环管线进行节流蓄水;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措施相结合以及污水截流的方法进行清流以提高水质。将以上各种方法相结合,既能够满足凉水河的排洪安全要求,也能够有效提高凉水河的整体生态水环境。  相似文献   

3.
河道绿化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凉水河洋桥标准段工程为依托,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思考,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凉水河河道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2004年6月恢复建立,主要负责凉水河防汛、水利工程、水环境、绿化及水政管理工作,参与流域的规划、监督和指导流域内河道管理单位的运行管理工作。近年来,凉水河管理处坚持以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河道为目标,多次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和平原造林工程,有效应对了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不断提高河道防洪排水能力,逐步还清河道水质。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集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河道的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都有了新的要求,现代化河道治理,必须集防汛、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北京市凉水河两次综合整治工程是市政府为人民办的实事之一,其采用生态设计的理念治河,恢复了河流自然生命。凉水河的成功治理,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传统河道建设工程在防洪排涝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河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现出来。文章以河北省河道工程为例,对生态河道建设的意义和内容做了简要叙述,总结分析了生态堤岸设计的几点原则,并提出了河北省生态河道设计修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蓄水工程,通过在河道内设置蓄水闸坝,拦蓄洪水,为堤外蓄水湿地提供水源,同时河道内形成蓄水水面,增补地下水,修复周边生态环境。文中从设计、运行的角度进行介绍,呈现了汾河中游生态修复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8.
北票三河口湿地一期工程位于北票市大凌河中游,目前水边环境较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本次规划中将着重进行生态工程的建设以提高河道自我修复能力,主要河道整治内容包括"一湖、一区、两岛"的生态布局。文章对湿地工程设计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湿地湖、生态岛屿生态护岸以及绿化工程。力争创造一个注重生态并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环境,设计融合地区特色,并利用本地现有植物,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风景休闲娱乐胜地。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的城镇河道整治与环境修复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城镇河道存在的行洪能力不足、水体污染严重与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的城镇河道整治与河流环境修复的基本概念、原则.根据我国城镇河道整治的实际要求,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改善水体环境与创造滨水景观为目标,从河道线形、河道断面与护岸、生态系统、景观需求与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对生态河道整治与环境修复方案进行了分析,其中河道线形一般应按照原有天然河道走向进行布置;河道断面一般可设计成复式断面和梯形断面;护岸形式建议首先采用自然生态护岸,其次是人工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特色;生态环境修复的主要措施包括人工增氧、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河段生态修复工程分析发现,目前的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仍存在重水质改善、轻生态管理、工程目标不清、工程实施强度随机性大、缺乏生态监测指标等问题。为提高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运营能力及其对后继工程的支撑性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系统最优控制指导下的河道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十四五"期间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永定河宛平湖修复工程本着"丰水多蓄、水少多绿、回归自然、安全生态"的设计理念,引入宜弯则弯的水岸线设计、两岸堤坡绿线的设计、浅水湾设计、生态护岸技术及陆地景观设施的设计等一系列工程内容,较好地协调了河道防洪、生态环境和滨水景观的关系,使水、绿、陆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依托,通过此次设计力求将宛平湖治理成生态河道的示范区、林水相依的景观带,突出"故河焕生机、绿堤伴水远"的景观主题。  相似文献   

12.
<正>市政府高屋建瓴开创治理凉水;可新思路为改善凉水河生态环境,建设首都南部生态屏障,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环境水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前期调研和考察,2014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凉水河开展综合治理。2014年2月,市政府《关于研究清河凉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市领导《关于研究2014年凉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有  相似文献   

13.
在河道建设规划管理过程中,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河道生态水利设计概念进行了介绍,对生态理念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对生态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滕兆国 《中国水利》2013,(Z1):17-19
结合在北京市朝阳区河道治理工作中的实践,对朝阳区改善河道水质、改变河道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等多个涉及河道生态修复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已经实施的工程,列举了实施工程案例,展现了朝阳区在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中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结合近年的工作,对河道治理、河道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指出了在河道治理、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河道水质的问题、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误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尝试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今后朝阳区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以横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了温州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的效果及问题.通过水体的生物修复及水生态的重建,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和底泥进行治理,从而使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建立稳定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逐步使水体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6.
河道治理主要涉及建筑材料、工程构造、河岸形式等内容,通过分析硬质材料对景观环境、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从生态修复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材料的功能与特点。然后归纳总结了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生态材料特性,并以实例工程验证了生态材料的应用优势,为河道生态修复及其综合治理方案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由于最初设计原因,致使河流的治理大都是以排水、防洪为首要任务,往往忽略生态功能,河道的治理效果不理想。为此,我国加大对河道的生态治理,生态治理理念正逐步受到重视。我国在生态治理上还有很多不足,生态治理还没有形成新模式体系。通过整理国内外河道生态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分析各个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提出一种新的生态治理模式,并将该模式用于凉水河子河干河子段河道。通过生态治理之后,该河道的生态效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有关城镇河道存在的行洪能力不足、水土污染严重与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概述了基于生态的城镇河道整治与河流环境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大凌河为例,为改善水土环境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完善河道整治与环境修复方案,分别探讨了河道线性的布置原则、河道断面与护岸的设计形式、景观需求的修建特色、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的主要措施等,为大凌河河道综合整治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一定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20世纪以来,上游来水减少,沿线用水量增加,流域下游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河流生态严重受损。为复苏河流生态环境,启动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跨行政单元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受损河流生态环境复苏的实践路径:通过流域整体规划和分段设计引导河道治理方案,明确不同区段的治理导则;探索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模拟自然力驱动修复方式,推动河道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及地下水压采等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为河流复苏做好保障;基于治理过程中要素及边界条件的动态变化,提出过程联动的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治理策略的动态优化实现永定河生态环境复苏的最优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欠缺、水质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分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内涵及原则。探索了河道纵向线形、护岸、断面以及生态景观设计的实施思路。提出了实施人工增氧、修复人工湿地、修建生态浮岛、实施生物调控与水量补充等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可为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