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与创新是水生态文明系统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在对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因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从法规体系、决策体系、管理体制、制度体系、考评体系五方面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框架,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出发点。江西省水利厅立足水资源管理保护,抓牢制度建设,创新制度成果,丰富和完善了水法规体系,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了坚实水法规支撑。  相似文献   

3.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是江西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总结江西农村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目标及需求。总结提炼了江西水生态文明村应用技术,并进行了梳理与体系构建。以期为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中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的选择相关工艺提供依据,旨在解决农村基层一线人员参与水生态村建设的技术需求,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规范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江西水文化建设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江西省水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阐述了水文化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探讨了江西省水文化工作实践成效以及未来如何发展水文化并使之更好地与水利工作各方面相结合。利用水文化工作平台,不仅能全面了解江西省丰富的水文化内涵,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聚类分析法评价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指数是由水供用体系因素、水资源与河湖管理水平因素、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因素、水生态体系因素及资源禀赋条件五大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时序变化特征方面,水生态文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差异特征方面,赣南、赣东总体位于灰色区,赣中、赣北部分地区位于浅色区,赣北部分地区位于深色区。最后根据测度结果,提出改善水生态文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生态文明制度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则和根本保证。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既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省盐城市工作实际,探索了加快建立健全政府责任制度体系、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公众参与体制机制等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内容,理清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参与等关系,为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沿海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要以完善和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要抓手,以加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土保持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为具体实践,以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与制度体系,大力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积极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切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是实现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通过梳理水生态文明开展工作,结合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指出现状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开展和推广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水生态文明县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是促进县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途径。基于水生态文明内涵和建设要求,结合江西省相关政策需要,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以及水文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5个指标在内的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加权比较法的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估模型,同时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为例,对其2014年的水生态文明现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都县2014年的水生态文明为不合格,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水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水生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建设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水生态空间功能与管控分类的基础上,以支撑和保障水生态空间管控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下,探索构建以水生态空间管控法律法规、水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水生态空间管控准入制度、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生态空间管控目标责任制度、水生态空间考核奖惩制度等为核心的水生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建立并不断完善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是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从科学规划、创新内容和形式、构建网格化平台、建立制度、公众参与、绩效考核等方面简述了构建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充分参考已有文献、技术资料及有关地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构建了江西省莲花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和水文化共6方面25个指标,以期为江西省莲花县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江西省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创新性提出以自然村落为单元的水生态文明村自主创建,至2021 年底,已创建711 个水生态文明村。通过解析水生态文明村自主创建内涵,指出了水生态文明村自主创建的优势,介绍了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创建类型及特点,总结了提升水生态文明的做法和创建成效。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水生态文明村自主创建仍需改进的短板及其改进对策,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自主创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德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从建设现代水网体系、完善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生态景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德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情况;从建设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供用水体系、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高效有序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论述了进一步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主要对策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江西省实施河长制的必要性和现状,结合其他区域开展河长制工作情况,从完善政府法规、科学规划、完善河湖蓝线管理、构建河长制信息平台、完善生态补偿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和发布河长制实施效果评估报告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江西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先后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江西打造生态文明样版。由此,江西省开启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东江源区因是广东、江西、深圳、大亚湾等地的重要水源与生态屏障,香港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水源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依托国家的利好政策、源区良好的水文监测研究基础、大量的水文水生态研究成果以及强烈的社会需求,结合水生态文明理念,对野外自动监测系统、实验研究系统、应用研究系统、支撑保障系统等4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规划,以期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及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系统布局,建立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并结合熵权法评价了2016~2017年昆山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及其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水制度5个方面的单项水平,从而为该地区未来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评价结果显示,昆山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值由2016年的0.697上升至2017年的0.753,成效显著;在近两年中,昆山市的水安全建设水平较高、但水资源方面的压力依旧很大;水资源与水环境方面的进步幅度较大、但水文化与水制度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经验,江西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建设格局。针对不同行政级别区域,结合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侧重点和相关措施,为江西省不同层级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探索大连市水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为建设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打造生态植被、绿色走廊、蓝色岸线相结合的水生态环境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大连市水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连市水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思路,并提出了水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框架及水生态工程建设,为全面推进大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基于长江流域第1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对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效进行分析;通过资料复核、现场查勘等方法对任务与指标完成情况、建设成效及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宣传推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条件、不同水生态状况下的5条建设模式与7条建设经验。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推行河湖长制、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提供支撑;为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