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承德市双峰寺水库是河北省"十二五"期间建设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施工输电线路改移工程最先开工,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有关输电线路改移施工中出现故障的预防和管理措施。1.输电线路故障的预防措施1.1保证线路设计质量线路设计是输电线路能否正常工作和维护是否方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线路设计质量。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如电杆、钢绞线、绝缘子、防震锤、横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管理输电线路设备,达到其运行状态的在控与可控,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结合实际安全生产所需开展了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研究与应用建设工作,以解决安全风险预控措施落地和线路巡检质量提升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维GIS在电网工程设计运行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GIS技术发展以及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运营管理需求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状况, 并介绍了运营三维GIS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从架空送电线路以及变电站设计和建设的多个角度分析了三维GIS系统在电网设计与运行维护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艺强 《吉林水利》2014,(10):49-50
紧凑型输电技术是我国近十几年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项新技术,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与常规线路相比,提高自然输送功率34%,压缩线路走廊宽度17.0m,线路下超过场强4kV/m的宽度减少了2/3,并具有常规线路相同的绝缘强度和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可带电作业。同时介绍了紧凑型输电技术的研究历程,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近期我国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建设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泵站工程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为单回线路供电,经运行检查发现,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发生故障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泵站停电、机组停机或设备损毁等事故的发生,直接导致调水工作的中止。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供电质量,避免发生因雷击输电线路而导致的损毁和停机事故发生,文章对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率,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实施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是保证线路安全、可靠供电主要措施之一,文章介绍了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法,应用三维GIS技术实现了线路走廊可视化,并且应用模型简化技术、渐进式编码与流传输技术、空间粒子系统技术等实现了监测设备和监测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最后提出了在线监测数据的空间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
徐掀云 《中华建设》2012,(8):236-23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快,企业和居民用电量不断增加,这使得我国高压输电线不仅数量上不断增加,高压输电线的截面也不断增大,这对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有关数据统计,高压输电线基础工程的建设造价约占总工程的1/3,工期约占一半,基础材料运输量更是超过了一半。所以从各方面来说,高压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设在整个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压输电线路基础是输电线路的根本,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压输电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因此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时,对地基基础的合理选择和优化,是保证整个高压输电网络使用安全、缩短工期和优化投资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高压输电线基础类型进行一些比较,针对不同情况选出适合的类型,并就一些高压输电线路基础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形势背景下三维测量技术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输电线路的危险物,而且能够提高输电线路测量的精准度,从而实现三维可视化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选取三维测量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三维测量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工作流程进行粗略阐述的基础上,对三维测量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工作中应用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与介绍,旨在利用三维测量技术有效地对输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测,提升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为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三维测量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从被测物体的x  相似文献   

9.
唐丹  吕健春 《红水河》2011,30(2):79-81
结合500 kV仁和至厂口输电线路工程,介绍了利用GPS结合航测技术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测量工作中的作业流程、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指标.同时通过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得出了架空输电线路航测外业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迪 《云南水力发电》2004,20(5):78-79,82
文章介绍了景洪电站施工用电线路的建设规划,并从工程建设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施工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谢琳 《红水河》2014,(6):34-37
线损作为电网运行的重要经济指标,同时也是节能评估分析的重要科学依据。对于运行中的电力电网,其线损的求取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计算方法。然而,这些计算方法无法用于设计阶段的高压输电线路线损求取。针对这一情况,文章就如何在设计阶段利用线路最大潮流、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以及线路相关参数求取电能损耗的方法予以探讨及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110kV电力系统中,由于输电线路引流线断线故障概率极低(线路其他部分断线一般会造成短路或接地),目前110kV输电网未配备专门的断线保护,当发生电网引流线断线故障时,主要依靠调度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输电线路引流线断线在电站侧很少见,未能引起发电站高度重视,导致值班人员在处置此类事件时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做出判断,错失最佳处理机会,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全站失压的不安全事件。分析觉巴水电站发生过的110kV输电线路引流线断线引起机组反时限负序过负荷保护动作停机的原因,介绍其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设有35kV专用输电线路,它具有负荷点多、线路长、供电保证率高等特点,采用常规线路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线路保护所要求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等要求,现选用新型计算机集中分布式保护监控系统(IDS),该系统在中心变电站配置IDS—DAS完成35kV线路区段集中保护,在各降压变电站配置IDS—F86完成35kV线路各接点的分散监控,并利用沿线通信专网构成独立网络,将保护与监控融为一体,更好地满足了35kV专用输电线路特点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中照 《红水河》2011,(5):90-92
介绍了在输电线路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用DSP和DDS技术,设计开发的输电线路激光测距系统,系统解决了激光连续测距中频率输出不稳定和相位抖动的问题.介绍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和软硬件实现,在实际线路测量中应用及误差分析,最后对系统需要改进之处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牛文娟  张婧  蒋春芳 《红水河》2010,29(2):26-28
针对广西桂林地区级电网实际情况,对负荷融冰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可行性分析,给出了负荷融冰方案制定的思路和流程,以某条220kV联络线为例制定负荷融冰方案,并进行潮流计算和稳定计算的校核,研究了融冰方案中考虑的各种因素,为其他地区级电网制定负荷融冰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蒋春芳  张婧  牛文娟 《红水河》2010,29(3):120-123
介绍了输电线路交流冲击短路融冰方法的原理,给出了交流冲击短路融冰方案编制的流程,并对融冰方案编制时融冰路径的选择方法、方案计算和方案校核及相关继电保护的配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桂林电网的一条110 kV线路进行了交流冲击短路融冰方案设计,为其他地区制定交流冲击短路融冰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无雷害输电线路的实用综合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雷害输电线路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雷电直击线路杆塔、避雷线或绕击导线所造成的输电线路雷害,提出了在全线路需要考虑防雷措施的每一基杆塔顶部安装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式避雷针屏蔽杆塔,防止雷电直击杆塔,使雷电的击杆率降低为零,并配合在线路的易击杆塔、大跨越杆塔、线路附近尤其是线路下方有较高树木、建筑物等的杆塔的雷电绕击侧(一般为靠南侧)边相导线安装线路避雷器,构成无雷害输电线路的实用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汉斌 《红水河》2010,29(3):113-116
文章介绍了架空输电线路上地线损耗产生的机理,及各种降低地线损耗的方法。分析了地线的接地方式对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的影响,通过PSCAD/EMTDC仿真,说明了使用经典理论计算线路的零序参数时应注意区分地线不同的接地方式,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线路参数,最后提出了对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峡电源电站是三峡发电厂的备用电源及厂用电源,其引水压力钢管坝后镇墩基础的开挖是该工程的重点与难点.镇墩基础位于大坝下游侧,上游与大坝相接,下游100 m有水厂,左侧水平22 m、下侧40 m的平台布置有施工变压器、门机,左侧水平30 m是大坝冲砂闸坝段混凝土施工区,右侧水平40 m,下侧40 m是三峡左岸发电厂房,爆破区150 m范围内一级建筑物密布,高压线塔、电缆密集,爆破环境特别复杂.对紧邻三峡工程重点防护部位--投入运行的大坝与左岸发电厂房部位的皮带机基础、混凝土场坪等构筑物拆除过程做了简要介绍,本实例为投入运行的水力发电厂周围复杂环境下的构筑物拆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周举 《红水河》2010,29(6):123-125
送电线路地形地势起伏较大,这给送电线路设计人员杆塔定位带来不少困难,如何减轻设计人员的野外作业劳动强度,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文章介绍了一种架空送电线路终勘定位的一种方法,并与传统人工弧垂模板曲线终勘定位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超小型笔记本电脑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送电线路定位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