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下游大堤植树,有些堤段是堤身的、顶、戗、坡、滩、脚,无处不植,有些堤段是堤身不植,堤外多植。这两种方法究竟那一种正确呢?本文拟就实际工作中掌握的资料,结合个人的认识,谈  相似文献   

2.
2000年引黄济津应急输水期间,南运河沧州市区段左堤光荣桥南有180米堤段,堤外出现“洇水”现象,堤外20多米处房屋内地面潮湿、墙上挂水珠,室外地面泥泞。当时,河道内水位高出堤外地面3.O米左右,堤外坡未发现渗水现象,经分析认定为该段堤身下部与堤基之间密实度不够,从而导致渗水。为彻底消除隐患,2001年5月,我们结合资金不足以及市区施工不便翻建的实际,采用充填式循环压力灌浆方法对200米堤段进行了处理,共完成灌浆孔266个,灌浆236立方米。经2001年沧州市引黄河水和2002年引黄济津的实际检验,证明处理效果良好。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1基本情况出险堤段位于韩江南北堤南堤西溪的东风堤段,距江东大桥下游约7kin,桩号22+gto-23+000。该堤段堤顶高程13.66m,堤顶宽4m,迎水坡度为1:1.82,背水坡度为1:2.o;堤身以砂性土为主,迎水坡有一道三合土防渗墙,墙顶高程12.60m,堤基约1.10m高程处有一层0.55m-1.10m厚的海相淤泥层。1996年8月26日上午9时,该堤段在堤顶轴线位置出现宽约Icm、长度约80m的裂缝,晚上8时裂缝发展加剧,到8时30分出现滑坡,迎水坡80多m滑人江中,堤顶仅余Zm宽(见图1)。该堤段是历史上的险段,1941年曾出现过滑动,1994年10月堤顶又出…  相似文献   

4.
黄河口孤东及新滩海域蚀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口孤东海堤及新滩海域2002~2003年地形测量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冲淤变化特征,结论认为:①孤东海堤近堤根部剧烈刷深的堤段为J11~J18断面,J11~J13断面堤段为侵蚀最剧烈部位;桩号11 100(J12)50m长的堤段为冲蚀最严重的部位,桩号11 100(J12)~10 100(J18)400m长的堤段为冲蚀最严重的堤段,桩号10 600(J13)断面距堤120m处有一个约1km^2的5m等深线闭合区。②拐弯堤段与丁字堤堤段处于小流速浅水淤积区。③孤东新滩海域口门淤积、两侧海域冲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景丰联围丰乐围堤的地质情况,针对双层堤基堤段透水性强,堤脚易渗,在汛期高水位时渗水比较严重,且有些堤段会发生喷砂、管涌、涌水等现象,进行了弱透水层等厚无限长双层地基及弱透水层等厚有限长双层地基的渗流计算,根据承压水头计算得出堤后填沙盖重厚度,再由填沙盖重厚度试算得出填塘压渗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抽沙压渗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堤围内坡脚的渗流稳定问题,确保堤围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窟窿山圩是西淝河流域的一个生产圩,圩内地面高程18.0~12.0米,圩堤高程22.5米。但由于圩堤施工时堤脚取土,圩内堤脚处遗留有宽约2.50米,深1.0米的坑塘,加之堤坡太陡(1;1.5)。去年汛期,当堤外水位21.6米时,一处塌方100米长。塌滑面自迎水面的堤角至背水面堤脚。情况非常危急。当时采取削坡压重加桩的办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确保了防汛安全。首先削坡,以减轻滑动土压力,把这些土用草袋或其他编织袋  相似文献   

7.
无为大堤惠生堤为典型的砂基堤段,本文分析该段在不同时期实施的堤外铺盖、堤内盖重压渗、堤身加培等一系列加固工程措施后地基的渗流稳定现状,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l概述管涌是洞庭湖区乃至长江流域的一种多发性险情,也是一种最危险的险患,现就1998年7月沉水特大高洪期间玩南烷新兴咀大堤发生的特大管涌成因及抢护方法简述如下。沉南烷地处洞庭湖西滨,玩水尾闽南岸,属洞庭湖冲击平原与雪峰山余脉浅丘区的结合部。沉南烷大堤从新兴咀(0+(X)至同心拐(8+qF)skin堤段是洞庭湖区典型的砂卵基础大堤,外江江底砂卵裸露,境内表土层厚度仅(2~4)m,该段历年高洪水位期间曾多次发生管涌。为了根治该堤段险患,近年来逐步对该段实施了大堤外坡护坡固脚,堤身高喷灌浆和内坡挖泥船吹填压浸等综合治…  相似文献   

9.
我站管辖的堤段有三公里长,位于192公里长的赣东大堤尾端,是直接保护南昌市的防洪屏障。堤内有工厂,机关48个,人口约三万人。该段大堤,堤身比较薄弱,险段较多,其南木至江木一段堤基为强透水层,深16米多,堤外没有滩地,临河顶冲,高水位情况下堤内泡泉,软脚极为严重,由于过去管理不严,多年来在堤身和堤脚附近修建了大量违章建筑,严重影响大堤维修和防洪抢险工作的进行。82年洪水期,该堤险情恶化,堤内大部分沼泽化,并出现大量泡泉群,其中比较大的泡泉有七个(见附图)仅抢救江木和南木(见照片1,2)两处大泡泉就用去卵  相似文献   

10.
李保龙  范广俊 《治淮》1997,(3):34-35
一、概况 郭埠口堤身裂缝地段位于周口市东郊,沙河左岸,统一桩号91 160~91 330m之间。该堤段于1995年元月份发现裂缝,现堤身裂缝位于左堤肩下1.0m左右,纵向长80m,宽0.1m~0.4m,深度大于1.5m。另外在背水坡堤脚下也有同样大小的裂缝。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揭露,该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  相似文献   

11.
黄建和  方健  李晓华 《人民长江》2000,31(1):11-12,24
1998年8月7日,九江市和茳干堤4~5号闸口间发生溃口,经2万多军民奋战5个昼夜堵口成功,创造了我国堤防溃口堵口史上的奇迹。九江溃口形成7m冲坑,溃口下段地层中含有淤泥质土,为了确保复堤后的堤防工程安全,必须对堤基进行处理。全面闸述了溃口复堤段地形、地质条件,堤防现状,溃口复堤方案,堤线布置,堤型选择,堤基处理,安全监测等设计原则,分析计算成果。并根据1999年汛期(最高不位22.43m,居经二  相似文献   

12.
某工程管道需穿松花江右岸堤段。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压力管道和各类热力管道需要穿过堤防时,必须在设计洪水位以上通过"的要求,该堤段由于穿管弧度要求和回拖力作用限制,管道从堤外采用定向钻方式直接穿越堤防。由此,须对穿堤管道进行堤防渗漏及堤坡稳定影响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安徽水利科技》2005,(5):22-23
涡河右堤为淮北大堤的一部分,2003年汛期大炮台堤段出现堤顶开裂、堤身下坐险情。文章根据该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对出险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长江干堤防渗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长江干堤一些堤段堤质不良,堤基较差,遇大洪水时渗漏管涌险情严重,1998年汛期发生各类险情上千处,堤身堤基渗控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险情资料、地质条件、渗控计算分析、施工条件等,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武惠堤、汉阳沿河堤、汉口沿河堤等共63km的堤段采用垂直防渗墙(薄墙厚30cm)方案,可有效消除陷患,保证大堤安全,施工方法可行,造价合理。  相似文献   

15.
我县所辖长江大堤分为梁公堤与赤心堤两段,全长11公里,系沿江二县一市(九江县、瑞昌县、九江市)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4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屏障。这条圩堤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在旧社会,堤矮质差,多次溃决成灾。解放后在各级党委的关怀下,先后三次加高培厚,到一九六四年堤顶高程已达24.5米,堤身高5~6米,有效地抵御了长江较大洪水。但其中十里坝堤段有近2000米长的堤段,由于堤身存在蚁患,经常漏水,虽经多次处理和加固,漏水仍逐年严重,多年列为险段,每到汛期,就要组织大批劳力上堤,日夜守护,1973年汛期发现堤身内脚一处漏水,顶起护坡草皮层,漏水孔径达7厘米。幸亏发现得早及时处理,才未扩大成灾。为了确保堤防安全,保证农业大干快上,县委指示要彻底整治该堤段。  相似文献   

16.
武陟沁河堤长67km,堤防多系粘土,自1985年以来,先后在杨庄改道新左右堤,右岸马蓬东小虹等堤段出现裂缝,总长9.8km,占武陟沁河堤长度的七分之一,给防洪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探索裂缝成因,消除裂缝险点,自1986年以来,对武陟沁河杨庄新右堤进行了处理实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城市堤防在防洪安全和景观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经过多种方案的技术论证,决定选用防洪墙结合活动钢闸板型式作为主城区道里堤段的基本堤型。通过试验堤段的施工测试,效果较理想,该种堤型为省内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7月22日,周家嘴堤段出现一起因白蚁洞漏水引起堤面塌陷的重大险情,当时洪水位离堤面仅0.68m,千里命堤时刻都有溃决的危险,这一重大险情立即引志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长姜春云获悉后,立即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确保长江干堤安全。在湖北省及荆州市领导的直接指挥下,经过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突击队的共同努力,终于化险为夷,保住了长江干堤  相似文献   

19.
韩江南北堤是广东省第2大堤围,为提高防洪标准,于1997年底进行达标加固。1998年12月开始对某堤段加高培厚,次年3月底,在填筑将至设计高程--17.01m时,发现在迎水坡约300m长度内,沿堤轴线方向出现纵向或近似纵向的裂缝,缝宽多在1 ̄10mm之间,个别达10 ̄20mm;4月底经检验又发现,位于该堤段的某此韩过水涵闸在1998年12月 ̄1999年4月间其最大沉降量达110mm。分析裂缝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叶林宜 《人民珠江》1991,(2):29-31,48
本文闸述了景丰联围沿革概况及加固。目前正按5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整修,对通过肇庆市区从渡口所至崇禧塔的江滨堤段,将改建成混凝土路面的堤路结合式江堤,还把其中位于市区东北侧直接关系到广州市防洪安全长为0.88km 的水基堤段国定标准整修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