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生态环境需水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强调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研究。从生态系统类型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类方法和各自的特点。对生态环境需水的基本特征值进行了探讨。水量的保证、水质的保证和时间保证是生态环境需水最敏感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评价过程和研究学科两方面评述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方法,前者包括快速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后者包括生态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同时,对生态环境需水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未来的研究和管理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试论生态环境需水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强调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研究。从生态系统类型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类方法和各自的特点。对生态环境需水的基本特征值进行了探讨。水量的保证、水质的保证和时间保证是生态环境需水最敏感的问题。从评价过程和研究学科两方面评述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方法,前者包括快速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后者包括生态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同时,对生态环境需水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未来的研究和管理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应用的主要理论,并考虑到研究生态环境需水涉及多门科学,应该重视其尺度研究问题;然后综观目前的几种分类分区观点,提出了作者的分类方法,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计算方法;最后指出目前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5.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合理量化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维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此,分析总结了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及其内涵、确定原则、量化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目前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展望了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改进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问题,认为尺度转换问题是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的基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了其优缺点;认为将国外和国内计算方法有机结合并进行合理改进,使之适合国内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是今后国内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弥补现有年内展布法不适用于季节性河流和无法避免极端水文条件影响的不足,对现有的年内展布法进行了改进。基于河道天然径流资料,将一年划分为汛期和非汛期,选取多年各月具有90%保证率的各月平均流量和多年各月平均流量,计算汛期和非汛期的同期均值比,根据多年各月平均流量和同期均值比计算各月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博阳河控制站梓坊水文站断面为例,将结果与规范推荐的最小月平均流量法、流量历时曲线法、Qp法、频率曲线法4种水文学法及传统的年内展布法比较,并用Tennant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年内展布法与流量历时曲线法取90%保证率对应流量时, Tennant法评价结果一致,但是改进的年内展布法一般用水期各月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趋势更接近各月多年平均流量,符合水文情势变化,能更好地满足各月生态环境需水,可用于季节性河流,弥补了传统年内展布法不适用于季节性河流的不足,同时避免极端水文情况的影响。这也说明改进的年内展布法评价结果好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大气生态环境需水量、地表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地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的细化;提出了大气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及其在满足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时的计算方法;最后探讨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针对湘江的主要功能目标,利用1956 ̄200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湘江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认为湘江干流各梯级水利枢纽在运行调度时,必须兼顾下游的生态及生产用水,建议以湘潭水文站流量不低于270m3/s为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