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臧烜德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45(3)
红崖山水库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沙漠腹地水库。淤积是水库运行管理中的最大自然灾害,对淤积测量的正确与否,为水库灌溉管理决策、年度灌水计划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正确测量水库淤积和分析淤积来源为水库管理提供可靠正确的淤积量是淤积测量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褚建华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1(4):353-353,355
针对红崖山水库水环境状况,从多角度分析了水环境恶化原因,提出了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质监测力度,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减少水体污染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正环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9):45-47
通过分析水库底泥中重金属(Pb、As、Hg、Cd、Cr、Cu)、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判断水库底泥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评价了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提出库区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为维持红崖山水库生态健康,治理红崖山水库水质污染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态价值法、旅游费用法等对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湿地直接利用价值为3.22×108元,间接利用价值为3.71×108元,非利用价值为2.5×108元,总价值为9.43×108元。同时在众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供水与蓄水、调蓄洪水、降解污染功能较显著。通过计算石佛寺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使人们意识到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丽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7):35-36,55
红崖山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保护和改善民勤生态、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迄今,有近三分之一的库容被泥沙淤积侵占,清淤工作目前正在实施中。经对红崖山水库泥沙淤积状况、特点以及来源的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讨了泥沙淤积物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7.
红崖山水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境内石羊河,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边缘,已运行半个多世纪,属于典型沙漠平原水库,由东西大坝及泄洪输水建筑物构成。水库加高扩建设计总库容1.48亿m3,大坝总长7.29 km,大坝坝基及泄洪闸闸基为深厚中细砂地震液化敏感层,存在液化危险,经过综合考虑,分别采用压(盖)重及高压旋喷桩连续墙体网格围封法方式处理。处理后的大坝和泄洪闸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衡水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衡水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5230.39万元,主要表现在水调节、科考旅游、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物质生产等方面,其中水调节价值为6914万元,占45.40%,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4期遥感反演数据为基础,采用影响生态系统质量状况的生态参数修订当量因子并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估算模型,在GIS空间分析支持下,综合分析了三峡库区2000~2015年ESV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以森林和农田为主,占比分别达到了60%和30%;15 a间,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显著,其中森林和聚落增长明显,分别增长了644.53 km~2和567.24 km~2,反之农田和草地下降了723.58,588.62 km~2。②研究区总ESV波动增长,增长了51.44亿元,增幅为1.38%。各类ESV中森林贡献率最大,其价值占研究区总量的比例各时段均达到了75%以上,且呈持续增长趋势;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主要以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为主,且两者ESV均呈小幅增长。③研究区ESV空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总体呈\"南北高-东西低\"的分布格局,ESV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方斗山等中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以及长江、嘉陵江干流;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中大型城市建成区及周边;空间演变方面,研究区ESV变化呈\"高增-低减\"变化趋势。④驱动力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是影响研究区ESV的首要驱动因素,说明区域城市化进程速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ESV关系密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能有效提升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鄂尔多斯遗鸥国家自然保护区遗鸥繁殖生境——尾闾湖泊湿地,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项\"和\"准整体\"两种角度出发,分别采用现行的价值评估方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结合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以及2005年全国粮食及其他产品的价格水平,评估了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分别为0.93亿元和1.48亿元,约为1.4万元/hm2和2.2万元/hm2。通过对两个结果的分析比较可知,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在(1.0~1.5)亿元之间,其价值量的大小受选用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部分的认识及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三门峡水库过去多年来的三种运行方式,指出了现行运行方式由于汛期拉沙对库区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干旱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区域之一,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干旱区振兴流域经济的重要保证.也是促使生态经济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基本特征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得出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结论,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水利工程作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纽带,其建设和运行管理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系统解析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的内涵及关键要素,构建科学的价值测算体系,并探索生态服务价值的实现与优化途径。本文基于水利工程的分类及其功能特征,以“理论分析-体系构建-方法选取-价值实现”为主线,通过融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系统开展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内涵及要素特征的研究,构建涵盖多维服务类型的生态价值测算体系;进行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异质性研究,构建以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为目标的价值实现可达性判定体系,并完善价值实现途径及优化过程。研究成果揭示了水利工程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异性和综合性特征,传统的评估手段对于准确量化及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大难度。以提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数据分析方法为目标,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基于湿地观测站网和遥感技术的湿地大数据观测体系,阐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大数据的维度分析、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方法,进而提出一种面向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湿地维度—空间—属性大数据耦合分析框架,选取中国滨海湿地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了大数据时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的未来方向。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可获取长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的数据,遥感对地观测可实现空天地一体化观测,二者结合有助于构建湿地生态大数据观测体系;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 010.32×10~8元。研究成果可有效解决地域异质性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旺水库近坝库区的地质情况和岩溶渗漏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接触型岩溶渗漏的特点,为防渗堵漏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