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乐安河流域1954-2012年水文、气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对其降水、气温、暴雨、干旱和径流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近10年来干旱情况日益加剧,尤其是2003、2004年和2007年干旱时间分别达到56、81、57 d;蒸发量总体呈振荡缓慢下降趋势;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近些年来暴雨强度和暴雨频率都有所增加。通过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发现径流在1985和2003年存在两个显著的突变点。以上结果说明,该流域季节性干旱和旱涝灾害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秘鲁、厄瓜多尔沿海一带冷水区域海温反常升高(一般比常年海水温度升高3~6°),导致海洋浮游生物、鱼群和鸟类大量死亡的一种异常现象。冷水区域海温的异常变化,通常会使大气的气压场和风场偏离平均状况,致使全球范围出现异常气候。根据资料统计,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每隔2~7年出现一次。正常年份,南美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国家降水量较少;而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以及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降水量较多。可是,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通常南美赤道太平洋沿岸地区暴雨频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10日,响水县遭遇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最大24h降水量511.2mm,最大6h降水量466.7mm,创江苏省历史最高纪录。通过调查搜集响水县及其周边水文站、气象站大量第一手资料,对"2012.8.10"暴雨的特征、灾害成因等进行分析,为城市排涝设施设计、区域水利规划及抗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50年陕南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等方法研究陕南地区53 a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陕南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匀,整体呈减少趋势;该区域南部及东南部降水呈现增加趋势,其余地区降水呈现减少趋势,特别是西部地区降水减少明显;陕南地区近年的降水量减少主要以春季和秋季的显著减少为主;总降水日数、小雨日数、中雨均呈现减少趋势,大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变化不明显;大雨以上日数与年均降水量存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年均降水量的重要因素。21世纪以来,夏季降水量和大雨以上日数呈增加趋势,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暴雨洪水灾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肃省地处内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80.6 mm,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暴雨洪水灾害年年发生,特别是局地暴雨洪水较多。暴雨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较大,尤其在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区域比重更大。研究暴雨洪水特性对于防灾减灾、干旱半干旱区雨水利用、小流域综合规划治理、黄土丘陵区域的水土保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甘肃省暴雨特点甘肃省暴雨水汽主要来源是南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城市雨洪灾害问题,利用重庆市沙坪坝气象站1892—2010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了119 a来重庆主城不同统计时段的降水量及不同等级的降水频率,探讨了近百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域降水变化的趋势,以期为城市雨洪灾害防治及城市排水规划的决策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19 a来,全年及汛期降水量稍有增加的趋势,年降水量增长向汛期趋于集中;此外,近30 a来,主城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有明显的扩大趋势,较大等级降水的发生频率也明显增加;特别是最近10 a,该变幅更加剧烈,连续时段内灾害性气候的发生频率有增长趋势,加剧了城市汛期排水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口密集,财富集中,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随着气候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城区扩张热岛效应增加,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因暴雨引发的城市渍水内涝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水文防汛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应适时向城市覆盖和转移。介绍了武汉城市水文防汛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理念、目标和功能,论证了激光水位计在城市水文监测中的适应性,简述了监测设备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8.
滁州城区位于安徽东部,为省辖滁州市政治、经济、文教、科技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人类活动加剧,引起降水量增加、暴雨年均次数增大、水环境恶化、河道水位抬高、河流水流特性变化、水文资料系列一致性发生变化等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近55年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贵州省气候变化的特征,运用19个气象站1959—2013年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贵州省近55 a来的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的气候特征、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空间上,贵州省降水量南多北少,降水日数南少北多,二者呈空间负相关;时间上,近55 a贵州省降水大致可以分为1个平水期、2个丰水期和2个枯水期,降水增强区域面积逐渐缩小;季节差异性显著且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加剧;贵州省强降水日数和强度多年平均变化趋势不显著,空间上呈带状分布,最小值分布于威宁—毕节—遵义—三穗一带,但该区域暴雨强度变化率最大;贵州省大雨强度变异系数较小,但暴雨强度变异系数较大,且变异系数最大值分布于暴雨强度最弱的威宁—毕节—遵义—三穗一带。贵州省55 a间降水事件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年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和强度相对较小的区域,其降水日数和强度的变化率最大、稳定性最差。针对这一特征应重点分析地形对贵州省降水的影响,加大对极端降水事件发生概率较大地区的降水动态及地质异动情况的观测。  相似文献   

10.
延安近60年降水量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延安降水及暴雨特征;应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了延安近60年降水趋势。分析表明:延安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有效降水日为85天;主汛期暴雨日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75%,暴雨量占全年暴雨量的76.2%;延安暴雨贡献率约为16.2%;1951年以来,降水量年际变化差异较大,降水量整体呈现在波动中减少的趋势。近年实测数据显示,该区域汛期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防汛预警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清远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2—2012年逐日降雨量资料,统计分析了清远地区暴雨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清远地区年暴雨日数和暴雨量都呈弱的增加趋势,暴雨强度呈弱的减小趋势。汛期洪涝贡献率高,前汛期比后汛期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年暴雨日数、年暴雨量、暴雨强度和暴雨贡献率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都呈自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但北部地区均为增加趋势,南部地区均为减少趋势。年暴雨日数和年暴雨量在1969年有一个呈显著增加趋势的突变,但持续年数短。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71-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的日降雨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40年来的年代际降水、年降水、汛期与非汛期降水的变化和周期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降水的频率特征和典型台风期间的暴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年代际降水、年降水、汛期与非汛期降水均呈增加趋势;年降水和汛期降水的震荡周期吻合,主周期均为8a左右,汛期降水与年降水的变化趋势相似性很大,说明汛期降水量较大程度地决定年降水量;非汛期降水主周期为4a左右;小雨所占比例随年代逐渐减少,而暴雨所占比例随年代逐渐增多,台风期间的暴雨雨量高度集中,强度大。  相似文献   

13.
为划分镇江市降雨场次和分析暴雨特性,基于丹徒站1981—2016年汛期5—10月的逐分钟降雨资料,确定了降雨间隔时间,筛选了暴雨场次,分析了汛期各月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变化特性,解析了不同历时和不同强度暴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镇江市合理的降雨间隔时间为2 h;汛期总暴雨次数呈略微上升的趋势,总暴雨量以每10年43.4 mm的速度增加;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其暴雨次数占汛期总暴雨次数的73.0%,其暴雨量占汛期总暴雨量的73.5%;7月和8月的暴雨量及其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他月份呈减少趋势,暴雨集中度增强;不同历时的暴雨中,一般暴雨占比最大,特短、短暴雨次数增长趋势显著,且特短暴雨的强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强度的暴雨中,弱暴雨占比最大,中、强暴雨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选择北京市16个代表雨量站进行1 h、6 h、24 h不同历时暴雨的系列延长,运用P-Ⅲ型曲线分析得出不同频率下暴雨量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延长系列后的不同降雨历时对应的重现期较原成果增大、频率计算对应的降水量值较原成果减小,可为今后的水文分析计算、防汛指挥决策、城市防洪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下一步北京市水文手册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沿海城市防洪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沿海城市洪涝事件的成因进行了归纳。以深圳市为例,选取大沙河上游西沥水库站和深圳湾赤湾潮位站为代表站,基于Copula函数,对深圳市洪潮组合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降水和高潮位的双阈值组合风险率小于单域值组合风险率,但深圳市同时遭遇暴雨和高潮位时所造成的城市洪涝灾害更为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更为巨大;在城市防洪防潮排涝规划、设计时需更加关注降水和潮位的双阈值组合风险率大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暴雨内涝对城市的压力日趋严峻.广州市已将暴雨内涝应急管理作为防汛部门的重要任务.分析了城市防汛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广州市防汛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市、区、街、社区四级联动的暴雨内涝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辽宁省大雨与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1965—2014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趋势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对研究区大雨与暴雨事件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 辽宁省大雨天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以增大趋势为主,80年代起转为减少趋势。大雨强度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主要呈现增大趋势,中间时段以减少趋势为主。暴雨天数和暴雨强度在1984年以后均呈现稳定的增加趋势。② 大雨与暴雨事件的周期变化具有一致性特征,均存在34年左右的主周期和19年左右的次周期。③ 大雨与暴雨事件的空间分布均呈现出由辽东南(丹东为中心)向辽西北(朝阳为中心)逐渐减少的变化特征。此外,从空间趋势变化来讲,除大雨天数外的其他指标在全省范围内均以增加为主,辽宁省西北部地区洪涝灾害风险较小,防洪减灾工作应重点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是山洪灾害防治体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内容包括沿河村落设计暴雨、设计洪水计算、防洪现状评价与预警指标分析。文中重点介绍了采用暴雨推求洪水的方法,进行山洪灾害评价计算,结合吉林市梨树川村2社计算实例,给出了梨树川村2社不同频率的暴雨、洪峰流量、现状防洪能力与预警指标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珠海市198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及2011—2018年CMADS中国大气同化驱动数据集V1-0及V1-1,利用Manner-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分析不同等级降水分布频率、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根据NASA GPM IMERG 0-5h分辨率的降水数据分析香洲城区51场大暴雨及特大暴雨的时程分配特征,并依据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气溶胶粒子的变化规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8年,香洲城区总降水量呈波动减小趋势,下降率每10a为65-70mm,主要原因是大雨及暴雨量级雨量的减少;年降水日数及总降水量均经历了增多—减少—增多—减少—增多的4次周期振荡变化,主周期均为25a左右;场次暴雨持续时间为4-5~23h,且降水时长有增加趋势,暴雨峰值的出现时间的概率由大到小为夜间、上午、午间、午后;城市化进程引起地面粗糙度增大对移动的降雨系统产生了阻碍效应,对城区降雨时长的增加有一定影响,且暴雨峰值的出现时间与空气中气溶胶粒子的日变化规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