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汾河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大幅调整,由原来的小麦、棉花为主转变为以春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如何选取适宜的灌溉制度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出已成为灌区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对玉米灌溉制度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在当地生产和气候条件下最适宜的灌溉制度,以为灌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业节水是实现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分析了膜下渗灌技术在棉花生产的应用情况,详细讨论了新疆金沟河灌区膜下渗灌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种植成本与灌溉效益。结果表明:膜下渗灌比“小白龙”常压膜下滴灌、加压滴灌和常规小畦沟灌每公顷分别增收6079.5元、4964.5元、8330.4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2.1年。以上指标较常规灌溉具有显著优势,可在干旱灌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阿克苏河灌区为例,为探讨灌区主要作物系数、套种作物生育期内需水量及节水灌溉制度在阿克苏河灌区开展试验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与玉米以及小麦与油葵的立体套种模式能有效起到作物各生育阶段对水量的节约与综合利用作用,在非充分灌溉制度下,小麦、玉米、油葵套种模式的产量、灌溉水利用率均比常规种植模式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灌区渠道防渗的同时,在番茄灌溉上推行了膜下滴灌、地埋式(耕层)滴灌、膜下自压软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推荐这几种节水灌溉形式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汾河灌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灌区推广运用玉米膜灌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节约农业用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从而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区农业产值。介绍了玉米膜灌技术及其技术要点,分析了采用膜滴灌技术所产生的节水效益,并对在灌区广泛推广使用膜灌技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不同生育期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苗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能够在稳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还可显著提高其马铃薯的品质。因此苗期进行轻度水分调亏灌溉为河西绿洲灌区种植马铃薯最佳灌溉策略。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精确灌溉技术相结合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基于山西省2014年膜下滴灌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全省膜下滴灌主要做法,根据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为山西省发展膜下滴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4,(6):104-106
通过微型蒸渗器和土壤烘干称重法测定了不同滴灌定额条件下玉米耗水规律、农田灌溉水消耗、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滴灌技术较常规灌溉的优越性,分析了滴灌玉米耗水规律、棵间蒸发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膜下滴灌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景电高扬程提水灌区,玉米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能有效减少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及棵间土壤蒸发量,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滴灌定额可减少玉米耗水量150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4%,经济效益提高10.4%。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水源、基础设施条件适度开展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膜下滴灌、大型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内蒙古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科技支撑"项目主要围绕种植作物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牧草,开展了膜下滴灌、地埋滴灌和大型喷灌的灌溉制度试验及水肥一体化试验,得出了不同水文年型的优化灌溉制度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方面,围绕渠道衬砌结构型式、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地面灌溉新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取得的多项技术成果已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固扩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补灌区节水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赟  贾小蓉  曹麟  刘志珍 《人民黄河》2015,(2):142-144,148
针对宁夏水资源短缺、远距离高扬程输水灌区供水成本高、沿用传统渠道输水灌溉模式和种植结构难以维持扬黄灌区良性运行和持久发挥效益的问题,以宁夏固海扬黄扩灌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节水补灌区的节灌技术和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先后实施管灌和滴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喷灌、滴灌试验研究了以马铃薯为种植对象的节水灌溉制度和灌水定额。结果表明:1试验区滴灌比喷灌每公顷节水720 m3,增产0~7 500 kg,滴灌优于喷灌,区域可供推广的节水改造技术应为以滴灌为主、喷灌为辅的节水技术;2在加强对扬黄含沙水流技术处理的基础上,管理模式应为推行土地流转后的"公司+农工"集约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谈棉花膜下滴灌精准灌溉管理技术的引进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膜下滴灌棉花面积大且推广速度快,但灌区管理和精准灌溉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使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更好地发挥其节水、节肥效果,就必须从灌溉管理入手,实现灌溉管理的自动化和精确化,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主要论述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开发国际先进滴灌精准灌溉管理技术,将其运用在棉花膜下滴灌精准灌溉管理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以来,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在棉花的灌溉上,应用了新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常规灌溉相比,效益得到提高。本文对棉花膜下滴灌进行了概述,并对棉花膜下滴灌与常规灌溉效益做了分析比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膜下滴灌、膜下微润灌、膜下微喷灌、微润灌、移动微喷带灌溉和低压管灌等6种灌溉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玉米产量和灌水量,筛选出适宜于辽西地区的灌溉方式为膜下微润灌和膜下微喷灌。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灌溉技术,具有高效、节水、增收等诸多优点,引发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整合运动。文章论述了膜下滴灌与农村土地整合后灌区生产的关系,并分析了农村土地整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山西十年九旱,灌溉对于全省的农业生产十分重要。去年,我省围绕"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总目标,加快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膜下滴灌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全省农业灌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悉,今年我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型泵站更新建设,大力发展以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16.
刘庆贺  康小兵 《人民长江》2020,51(2):138-141
膜下滴灌种植方式大面积在西北干旱地区推广应用,使得该区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给,地下水位出现大幅下降。水位下降使地下水对土壤水的顶托作用和潜水的蒸发作用减弱,对作物需水量产生一定影响。利用2008~2018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不同地下水位进行滴灌实验的有利条件,研究地下水位下降对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棉花滴灌水量的影响,并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地下水埋深7~8 m时膜下滴灌棉花的需水量。研究表明: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干旱地区的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的需水量上升;滴灌水的入渗能力具有随矿化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且适宜的含盐量对棉花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当地下水埋深大于6 m时,水位的进一步下降将不再促使膜下棉花的需水量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山西水利》2013,(9):F0003-F0003
膜下滴灌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最成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但可以大幅度节约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而且通过水利、农业、机械、信息化管理等技术集成,显著提高粮食、水果、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山西省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5年内在气候寒冷、地温较低的太原以北地区,以井灌区和清水灌区为主,建设20万hm^2膜下滴灌工程。2013年初,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安排膜下滴灌省级资金1亿元,新增膜下滴灌0.67万hm^2,涉及10市19县。  相似文献   

18.
玉米膜下滴灌在大庆市的发展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技术的相结合,初步实现了浇水、施肥一体化和可控化,由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向了浸润式灌溉.膜下滴灌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较,节水、节肥、省工、节地、增产、提质、增效.大庆市在气候特点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很适合发展玉米膜下滴灌.该文在分析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的基础上,从大庆市的气候条件,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期膜下滴灌棉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分析了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随种植年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实施膜下滴灌的最初1~5年,土壤盐分整体呈现随种植年限的推后而降低的趋势,表层5 cm及深层100 cm始终处于积盐趋势;实施膜下滴灌技术6年以上的地块,其盐分值基本保持在0.2%左右,处于完全脱盐状态,土壤盐分恢复新的平衡。该试验结果可以为试验区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对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期膜下滴灌棉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随种植年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实施膜下滴灌的最初1―5年,土壤盐分整体呈现随种植年限的推后而降低的趋势,表层5cm及深层100cm始终处于积盐趋势;实施膜下滴灌技术6年以上的地块,其盐分值基本保持在0.2%左右,处于完全脱盐状态,土壤盐分恢复新的平衡。本研究可以为试验区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对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