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MIKE FLOOD平台,将MIKE URBAN和MIKE 21模型耦合,建立城市内涝模型,对湖南省新化县典型区域的排涝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管理.评价结果表明,新化县目前建成的城市管网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的管段,水量难以立即排入资江或花山渔场,使老城区的整体排水能力受限,部分区域达不到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影响排水条件的因素如管径、管道坡度、下垫面性质、检查点埋深等,对不同情景下研究区域排水情况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了影响管网溢流的主要原因。依据模拟结果,针对引起节点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应地制定了多种方案对研究区域管网进行优化改造,并对优化后的管网再次进行模拟以检验优化效果,根据模拟结果从多种方案中选取最佳改造方案。研究结果可以对城市雨洪管网的设计和改建提供技术支持,以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程根伟 《水利学报》1990,(10):62-67
本文研究了传统的洪水水位计算方法,推导出描述流量水位关系的新方程,并提出一种模拟水位过程的算法,可以作为独立的水位变换器用于河道沿程水位计算,并可构成全耦合的河道洪水演算模型,用于河道非线性水位流量计算和回水河段水文模拟。  相似文献   

4.
因城市排水系统地下管网缺陷而导致的城市内涝、地面塌陷、黑臭水体、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频发。为减少事故、保护环境,保证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通过对城市排水管网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排水管道周期性检测评估和养护修复对策,阐述了排水管网排查内容及常用检测方法,分析总结了多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以河南“7·20”暴雨地面塌陷事故调查分析和赣州市中心城区管网普查检测项目为例,介绍了多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为其他城市开展类似排水系统管网排查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平原河网地区降雨过程中地面汇集、蓄滞,最终排出到河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地形的影响、还受外河水位影响,单纯的一维水动力模型或二维水动力模型无法模拟地面积水与河道水位的同步、实时变化。为了准确模拟降雨过程中自流排水区域地面汇流和河道水位的变化过程、优化区域河道布局规模和调度方式,本文综合一、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的优点,将河道与地面进行侧向耦合计算,地面低洼区域与河道进行正向耦合计算,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区域内涝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一、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侧向耦合和正向耦合技术可以模拟自然排水区域内涝实时分布情况,并可对不同河道规模和调度方式下区域内涝风险进行判别,为区域城市河网水系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城市排水管网非恒定流模拟技术的实用意义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玉文 《给水排水》2000,26(5):14-16
探讨了非恒定流模拟技术在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过程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在城市雨水管网和合流制管网设计工作中采用非恒定流模拟技术进行校核是可行的 ,以便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更好地发挥其防灾和减灾作用。在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运行管理中应用非恒定流模拟技术 ,可以实现管网系统真实工况模拟、查找超负荷管段和科学分析城市积水原因 ,从而可以为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白小晶  蔡志强 《北京水务》2024,(1):40-43+82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排水管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典型片区A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线监测数据,采用排水模型对管网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分析。在特定降雨模拟情景下,超负荷运行和排水不畅成为城区管网维护的突出问题,分析认为片区内存在上述问题与地面硬化率、管道坡度和管径等因素存在直接关系,可通过低影响开发有效降低不利因素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可有效降低后期经济方面的投入,对管网系统的维护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等进行了概化,采用SWMM软件对重现期为1,2,5,10 a一遇和50 a一遇的暴雨排水情形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积水深度、积水面积和积水时间等因素,在衡量内涝积水严重程度时需综合考虑。结果表明,排水管网淹没出流时的顶托作用是导致内涝积水的重要原因。对于该区域,城市排水管网半淹没出流和自由出流对排水能力影响不大,但淹没出流导致管网排水能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排水管网的现状分析,并结合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特点,确定了山地城市的排水体制;重庆是典型的山地城市,以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管网布置为例,具体分析了山地城市排水体制和管网布置方案的选择,通过对方案的经济、技术、施工等方面详细对比,选择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混流型管线体系和受纳流域的耦合模式,分析管线混接对河流水体带来的危害,以运营达标为目标,研究管线修建系统的运营风险,对风险地区的末端排口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治举措。结果表明,重点研究区管线混流对河道水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对于管线建筑系统来说,污染危害最大;在新城区设立131个重大排口,并因地制宜地针对排口特点提出多种治理措施,其中外溢排污处理、生态强化管理占比分别为45.8%、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