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水利基础产业地位的确立,国家对国有大中型灌区的投入相对增加,对部分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对一些老灌区进行了改造,笔者积多年灌区工作的经验,对灌区改造的规划设计进行一点探讨,与灌区水利工作者进行商榷。 灌区包括渠灌区、井灌区,渠灌区依据水源地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库灌区和河道灌区;依据取水方式不同可分为自流灌区和提水灌区,本文所讲的灌区是指渠灌区中的自流灌区。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地区灌区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和灌区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有效防治灌区面源污染,针对灌区现状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改善灌区生态环境,为灌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实现灌区的灌区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以高峰滩灌区动态监管系统设计与建设为例,介绍适合南方灌区特点的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灌区的动态监管,及时掌握灌区的运行状态,提高灌区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灌区管理信息系统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形式来管理灌区发展的信息资源,并借助先进的技术形式来提升灌区信息采集,对灌区运行做出精准的预测和决策支持。文章结合麻湾灌区发展基本情况,从灌区系统需求、灌区信息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的应用角度着重分析麻湾灌区信息系统的应用框架,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麻湾灌区信息系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河北省石津灌区的实际,认为在新形势下灌区经营应更新观念明确灌区运作新平台、创新模式开辟灌区发展新路子、革新机制营造灌区和谐新局面,以提高灌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灌区服务"三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靖会灌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制约灌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据灌区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灌区达标、改革灌区管理、提高灌区自动化等加快灌区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目前我国水资源存在问题,结合水资源可利用量和灌溉水源给出灌区灌溉水源可利用量概念,并阐述其内涵。归类灌区灌溉水源,依据灌区灌溉分区状况,建立灌区灌溉多水源可利用量的基本计算模型,选取人民胜利渠灌区作为典型灌区,将模型具体应用到灌区,计算出灌区不同水源灌溉可利用量。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灌区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灌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维持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蕾 《山西水利》2014,(7):51-52
文峪河灌区是山西省十大灌区之一,该灌区工程建设于1954年,主干工程现已运行几十年。但因灌区存在长期缺乏建设资金、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及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灌区效益的正常发挥,灌区的运行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介绍了灌区改革方案及实施计划,可为同类灌区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我省灌区建设步伐,全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7月9日,全省灌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伊春市召开。省水利厅副厅长王铁到会做重要讲话。会议对当前灌区工作提出四项要求:抓紧搞好灌区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思路和目标:加强我省在册大型灌区建设管理工作:加快水价形成机制和计收方式改革,用经济手段促进灌区节水;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灌区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庆安县和平灌区、木兰县香磨山灌区及农垦兴凯湖灌区从不同侧面介绍了灌区建设、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军生 《河北水利》2004,(10):44-44
邯郸市漳滏河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之一,近年按照水利部“两改一提高”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具有灌区特色的水管运行机制。随着灌区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灌区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灌区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已成为制约灌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研究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灌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对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灌溉试验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根据多年从事灌溉试验和灌溉试验站管理经验,结合灌区现代化建设需求,对灌溉试验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灌溉试验站应具备试验研究、资料收集、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和节水科普等功能;建设内容包括大田试区、测坑试区、大型蒸渗器试区、气象观测站、实验室、水源工程及灌排系统、办公生活区等;应加强选址、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建设管理。最后,从机构队伍建设、财政支持、科研合作、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灌溉试验站运行管理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新建试验站建设与规划和已有灌溉试验站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潦河灌区西潦北干五支渠安装了远程测控智能平板闸门装置,开展渠道自动量水监测试验,分析验证远程测控智能闸门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实现灌区明渠输配水的远程智能化控制、下泄水流量数据实时监测、统计,测流误差综合精度小于5%,测流精度和可靠度较好,该系统适用于灌区小型明渠输水控制,为灌区量水设施改造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管网规划与布置是管道系统规划中关键的一部分。布置的合理与否 ,对工程投资、运行状况和管理维护有很大影响。本文就晋中市在平川井灌区推广管灌的过程中 ,在管网设计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平原河网区水系纵横交错,河道水流平缓,农田灌溉用水粗放,排水量大,用水效率低下,面源污染严重,灌区长效管理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重要环节。分析平原河网区灌区特征和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灌区"土地流转+节水控排灌溉"的创新管理模式,改变平原河网区灌区规模小、灌溉田块分散的状况,形成农田规模化种植经营、统一集中灌溉的形式。一方面促进土地集约化和灌区规模化,增加农村效益和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提高灌区灌溉效率,减少灌溉排水量,降低进入水体的氮、磷排放量。有效保障灌区的长效管理和运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业灌溉咸水利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平原区咸水分布情况、典型区咸水的盐度、碱度计算、咸水灌溉条件的实验研究、咸淡水混合灌溉技术分析,河北省咸水灌溉矿化度应控制在3.0 g/L以下.在矿化度大于3.0 g/L的咸水区,将两种矿化度不同的灌溉水混合使用,目的是降低灌溉水的含盐量或改变其盐分组成.咸淡水混合灌溉在提高灌溉水水质的同时,也增加了可灌水的总量.结合河北省近年来开展咸淡水混合灌溉实践,在咸水区开展咸淡水混合灌溉,充分利用咸水资源,即减少淡水的开采量,而且对改善地下水超采取的生态环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紫鹊界古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机理,开展了水文气象观测、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等调研工作。根据观测成果,提出了古梯田区域"等坡位地下蓄水库"及双线性自主调蓄理论,并据此建立了古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水循环平衡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比模拟计算了古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区域及周边人工灌溉区域水稻生育期灌溉水供需平衡过程、灌溉保证率,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深刻揭示了古梯田区域原生态自流灌溉机理。研究成果对我国其他古梯田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坡耕地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面临的水危机表现之一为黄淮海流域片的灌溉用水危机。减少流域片高耗水作物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被认为是解决灌溉水危机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未来黄淮海流域片种植结构变化对区域灌溉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提高灌溉水价等新的灌溉用水政策,流域片播种面积在全国总播种面积下降的情况下还会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引起流域片灌溉需水总量增长而不是减少。如果没有新的水资源管理办法,减少黄淮海流域片高耗水作物种植的政策可能会难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咸水灌溉制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仰仁  康绍忠 《水利学报》2004,35(6):0046-0051
本文在作物水盐生产函数和农田水盐动态模型基础上,以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制定咸水灌溉制度的模型。以山西省永济市试区进行的棉花咸水灌溉试验资料为依据,求得了有关模型的参数;利用该试区35年系列的旬降雨、旬蒸发量资料,对3种不同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7种灌溉咸水浓度,共计49种可能组合的农田土壤盐分和产量进行了模拟,并与该试区大田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靠。以模拟产量为依据,在对当地深井和浅井灌溉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咸水灌溉制度及其相应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合理、可行、节约为原则,在对灌区特点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引黄灌区水源取水工程最佳模式,并引入半结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对田间灌溉技术优选进行了研究.成果在彭楼引黄灌区应用取得了满意结果表明:该成果能有效地提高灌区灌溉工程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自压式灌溉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详细阐述监控管理技术、方法和设施设备方面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信息采集、监控终端、网络通信等,其中,信息采集采用现代传感技术获取闸、阀的运行状态,以及水压、流量数据;现场控制通过 PLC 实现,基于“组态王”软件开发的监控软件实现对现地的远程监控;根据灌区的地理和通信设施状况,采用光纤、数字微波通讯相结合的通信方案,保证信息的经济、有效传输。通过自压式灌溉监控系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新建38团苏塘灌区的应用,说明全部技术及系统方案是有效的,且可推广应用于喷灌、滴灌、渗灌、微灌等同类灌溉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