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厌氧-缺氧SBR(A2SBR)工艺中主导生化反应过程及聚磷污泥的特性,为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应用提供运行控制参数.在稳定运行的A2SBR系统进水中分别投加NaAC和葡萄糖作为碳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进水中的有机物越容易降解,反硝化除磷菌(DPB)厌氧释磷速率越快,后续的缺氧吸磷效果也越好.同时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CODCr、NO3--N、不同类型电子受体对DPB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300 mg/L、NO3--N为60mg/L时反硝化除磷效果最佳,同时缺氧段瞬时投加NO3--N利于驯化DPB对NO2--N的适应性,可以实现DPB利用不同类型的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作用.  相似文献   

2.
NPR工艺是将A2/O和BAF工艺经改进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更为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通过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成功地解决了好氧段硝化菌与聚磷菌对泥龄的不同需求、厌氧段反硝化释氧与聚磷菌释磷之间矛盾的难题;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6%、68.3%和82.4%,同时CODCr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93.4%、95.8%,且运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王春丽  马放  米海蓉  刘慧 《给水排水》2006,32(Z1):126-130
采用厌氧/缺氧(A/A)SBR为研究对象,通过启动试验研究了反硝化除磷菌(DPB)选择和富集的必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厌氧/缺氧交替的环境和合适的C、N值可使DPB快速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群;稳定运行后的系统,当进水CODCr∶N∶P为250∶60∶10.5时除磷所用碳源最少,且C、N、P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当进水CODCr为250 mg/L,SRT为18 d左右,进出水硝氮浓度分别控制在1.5 mg/L和7 mg/L以下时,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2卷及《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等为主要依据,对上海焦化总厂焦化废水反硝化段的试样进行了细菌数量及菌相分析研究,并对反硝化细菌在反硝化段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反硝化段废水含菌量为1×10~7个/mL,  相似文献   

5.
DO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碳源偏低的城市污水,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研究DO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同时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进行探讨.试验表明:控制DO浓度可在同一个反应器内既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又达到反硝化除磷的效果.综合考虑COD、NH4+-N、TN、TP的出水浓度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得出最佳的DO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碳纤维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黑臭水体过程中,生长环境对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演变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接种污泥以及设备内不同处理阶段的活性污泥、碳纤维膜上的细菌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挂膜的进行,设备内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类逐渐减少,与接种污泥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越来越大,但是碳纤维膜E样品与稳定期D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小。优势细菌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在门类水平上达到20门以上,优势细菌种群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的细菌为主,相对丰度约为75%~95%;纲类水平也达到20纲以上,主要以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为主。设备内活性污泥和碳纤维上的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均高于接种污泥,梭菌纲含量低于接种污泥,说明采用活性污泥进行接种挂膜,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碳源偏低的城市污水,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研究D0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同时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进行探讨。试验表明:控制DO浓度可在同一个反应器内既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又达到反硝化除磷的效果。综合考虑COD、NHg—N、TN、TP的出水浓度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得出最佳的D0控制范围。当D0浓度在0.5~1.0mg/LU时.COD的去除率达到93%~94%,Nil,+一N的去除率为97%~98%,TN的去除率达到85%一96%,TP的去除率为91%~93%。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除磷脱氮BCFS(R)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UCT的BCFS 工艺突出反硝化除磷在系统中的作用;考虑了两种可能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情况,充分利用磷细菌对磷酸盐的亲和性,将生物摄磷与富磷上清液(来自厌氧释放)离线化学沉淀有机结合;使系统在稳定的SVI(<120 mL/g)下能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总磷≤0.2 mg/L;总氮≤5 mg/L).该工艺具有处理过程中COD和O2消耗量较少、剩余污泥量低等特点,这使其在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介绍了BCFS 工艺独特的同心圆反应池结构、在线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结合苏州娄江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实践,研究了改良型一体化交替反应池在实现良好反硝化除磷条件下的运行工况.实践表明,提高反硝化除磷的关键是要有充足的硝酸盐氮为反硝化聚磷菌(DPB)提供电子受体,当NO-2N浓度在5 mg/L以上时,可以实现较好的反硝化除磷;当SRT为12~14 d时,反硝化除磷和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最好,生物除磷运行成本较低.此外,进水COD/TP、好氧池DO、厌氧池MLSS以及SRT也是影响一体化反应池生物除磷的主要因素.针对雨季低负荷运行除磷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工况运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厌氧/限氧曝气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A/OLASBR)中,模拟低碳源城市污水,考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中COD、PHB、TP、TN和电化学参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P和TN去除率达到93.7%和79%,厌氧段PHB与COD降解和磷释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7和0.998 7,ORP和pH曲线上分别出现了谷点;限氧曝气段,PHB降解与TP和TN降解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65和0.938,ORP曲线呈现平台,pH曲线上出现折点。因此,PHB作为SNDPR过程的碳源驱动力,其转化情况控制着SNDPR的稳定性,而ORP和pH曲线上"谷点"预示厌氧释磷结束,pH曲线的"折点"能指示反硝化除磷结束,同时也预示SNDPR的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