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产城融合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解读、总结与扩展,并从杭州城市滨水空间的历史演变着手,构建产城融合与杭州滨水空间演变发展的联系,再以体现滨水空间自身特色为目标,针对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提出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三大规划原则。最后,基于产城融合理念,为杭州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构建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为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研究内容的展开提供更为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区作为连接陆地与水域的纽带区域,是一种独特的现状景观,是构成城市形象的主--素之一。同时,城市滨水景观也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文章对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指出城市滨水区景观及模式,对滨水植物景观设计和滨水设施进行了阐述,并对某滨水区景观设计实例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城市滨水景观在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休闲空间,发展城市旅游,最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泽宁 《长江建设》2012,(11):78-79
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现状城市河湖滨水空间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应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包容开放、凸显文化为原则,注重在滨水生态及生境、滨水景观及文化、滨水慢行系统、滨水体验、滨水服务等方面的开发措施。研究成果为城市河湖生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谢颂涛 《中华建设》2022,(9):103-105
滨水景观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美观度,同时也代表了城市的特色。滨水景观通常指湖泊、河流或其他水域边缘部分的土地,滨水景观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在堤防上创造的城市景观。在设计滨水景观时,要结合自然因素,在自然环境中实现人工环境的和谐植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挥出调节城市环境与自然空间的作用,打造出科学、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长江大保护的提出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岸线及其滨水空间的开发与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长江大保护的社会空间背景与生态服务功能视角,首先根据城市滨水空间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的综合分析,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要点进行深入探讨,而后以长江宜昌西坝段为实践案例,从生态融合的空间建构、服务宜居的交通串联、活力复合的空间营造、文化脉络的有机更新4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为长江沿线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景观规划便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城市滨水空间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旅游等方面都有其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本文对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希望能改善城市滨水区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创造“人、水、城市、生态、文化”和谐共生的多元滨水空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也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它不仅包括陆地、水体,还有水陆交接地带和濒水湿地的景观,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密集、自然过程最丰富的地域;同时,城市滨水景观区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有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面临滨水空间建设的重重困境,这导致水网与城市建设的进程矛盾不断。文章着重探索水网密集地区城市的建设管控的方法,试图从源头污染的总量控制、滨水景观风貌的重新梳理、土地利用方式的更新和监督保障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对滨水空间实施全过程周期管理,同时加强各个层级规划的建设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姚书 《长江建设》2003,(2):36-37
滨水地区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具有城市“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其环境质量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滨水项目由于规模庞大,涉及面广,往往需分几个阶段,花费多年时间方能完成,各个地块、不同暑期的建筑之间的协调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滨水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着重从生态、景观美学、人文视角剖析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目前以城市滨水空间为主的水景观发展历史,并总结归纳出生态、人文、景观美学三种视角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素的基本应用原理,就城市滨水景观现状提出了学科交叉不完善、设计过于模式化、文化元素体现同一化、优劣等级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征 《中华建设》2011,(7):82-83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改变,原有滨江产业退二进三,滨江地带的多功能、高密度开发越来越普遍。现代滨水商务区已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领域。同时,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使得滨水区域的开发势在必行。概念性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新视角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应用,概念性城市设计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设计方法,适用于任何项目的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形态产生的逻辑过程"的全面设计,是成功规划设计的重要保障。成功的滨水商务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在城市的空间整合、景观塑造、提高城市整体质量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并以此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本文以武汉滨江商务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对滨水商务区概念性设计的一些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滨水城市”从概念到实践越来越多地为亲水者所接受。当滨水城市建设在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时,黑龙江省海林市高效利用小农水建设资金,在修复了一处处灌溉渠道的同时,以渠系为脉络,为周边的村落打造出一处处亮丽的水景观,不仅给北方小村增添了浓郁的水韵,也为滨水建设赋予了...  相似文献   

15.
正人具有亲水的天性,一个优秀的滨水公共空间,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滨水区可根据其与城市的相互空间地位分为整体与局部两个层次,后者是实现"城市有水,居民见水"的重要一环,通过与自然空间结合、与交通空间结合、与城市中心区结合,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滨水区,并最终组成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一、城市滨水区的基本概述1.水系与城市发展——城市滨水区的历史发展与分析"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水是人类生存与  相似文献   

16.
罗泽宁 《中华建设》2012,(11):78-79
正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可以改善沿岸的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城市滨水区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是独特的城市建设用地。丘陵城市滨水区具有空间上表现突兀、视域上富于多变、感受上承载文化等景观特征,是  相似文献   

17.
拉萨河位于拉萨市南部,河道游荡,蜿蜒曲折,枯水期滩地大面积裸露,风沙大,河道景观差。为了防护河内裸滩沙源和修复滨岸带生态系统,改善滨水生态环境,促进人与水岸、生态和谐共处,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修复体系。采用生态学、风景园林中的多种技术措施,营造城市河道滨岸带生态休闲空间,实现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健康,为拉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依托中心城区水系发达、水网密布的条件,加快城市河道治理步伐,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水城,极大改善了中心城区水环境,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滨水空间已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临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提升的总体思路和有关建议,对同类城市空间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齐宝玉 《陕西水利》2022,(2):118-119,122
每一座城,都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城市河道景观建设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生态类景观的营造是最具挑战性和地域性的.一处独特、可读的空间场景能够反映出当前城市的经济水平、地域属性以及人文风貌,是城市的名片和象征.以嘉峪关讨赖河为例,从河道防洪安全、地域人文结合、滨水空间营造及城市绿地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文化运动、滨...  相似文献   

20.
滨水城市规划要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格局,要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协调。针对鸡东县滨区水利建设规划的必要性;滨水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建设生态型防洪工程及在我县滨水城市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四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确保滨水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把鸡东县城逐步建设成滨水生态园林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