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修正KUZ-RAM数模预报爆破堆石料块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施工试验,分析了面板堆石坝坝体堆石料采料爆破的块度控制。重点研究了料和料现场试验和施工过程,满足设计堆石料块度级配要求的爆破参数调整。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修正后的KUZ-RAM模型作为预报合理块度相应的采料爆破参数的数模.通过编程计算,达到在现场实时控制堆石料级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施工试验,分析了面板堆石坝坝体堆石料爆破的块度控制。重点研究了ⅡA料和ⅢB料现场试验和施工过程,满足设计堆石料愉度级配要求的爆破参数调整。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修正后的KUZ-RAM模型作为预报合理块度相应的采料爆破参数的数模。通过编程计算,达到在现场实时控制堆石料级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堆石坝、石渣坝坝料的块度级配控制是坝体稳定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沉抗水库心墙石渣坝工程的采料皮是采用中心掏槽对称式微差挤压爆破。通过合理的选取爆破参数以及采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使坝料块度和级配得到了良好控制,提高了坝体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供类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游度生 《吉林水利》2005,(12):18-20
本文介绍了高塘水电站面板堆石坝采用大孔径牙轮钻进行深孔梯段爆破开采坝料的控制爆破设计参数,并结合碾压试验成果对爆渣颗粒大小级配和碾压后坝料颗粒大小级配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坝料的施工开采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桥水库工程风化岩坝料的密度、单耗、沉降、级配、渗透系数等试验实测资料综合整理分析,总结出了大桥水库工程风化岩坝实的工程特性。通过大量的工程实验资料表明:将弱化化岩体作为大桥工程开采条件下最优料源来使用,这一点与地勘资料提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钟权  杨晨光  冷振东 《人民长江》2015,46(7):26-29,40
堆石坝过渡料对垫层料具有反滤保护作用,其细颗粒含量是评价过渡料级配优劣的重要指标。结合Kuz-Ram爆破块度预测模型,分析了影响过渡料细颗粒含量的主要因素,并在长河坝过渡料开采爆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提高细颗粒含量的工程技术措施。爆破试验表明,选用爆速较高的炸药、适当减小炮孔间排距、选择合理的装药结构以及合适的起爆时差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堆石坝过渡料的细颗粒含量,使由爆破开采获得的过渡料能直接上坝填筑,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7.
三板溪水电站八洋河料场坝料开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三板溪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大坝填筑的进度,在八洋河料场开采中采用大孔径梯段爆破来开采大坝ⅢB,ⅢCB和ⅢCA区坝料,有效的提高了开采强度和作业效率,满足了面板堆石坝高强度、快速度的施工要求。石料开采施工中使用的加大孔距、减小排距的布孔方式和微差挤压爆破技术,保证了大坝填筑料的块度和级配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过渡料对坝体的变形协调至关重要,要求过渡料级配连续良好,规范规定最大粒径宜≤300mm。过渡料的平均块度d50一般仅为15~55mm,当料源为花岗岩等硬岩时,爆破开采难度大。结合长河坝水电站过渡料开采爆破试验,介绍了通过适当增加爆破单耗、合理布置炮孔间排距以及采用微差顺序起爆网路等技术,可以通过爆破法直接开采过渡料,并结合试验成果对Kuz-Ram模型中不均匀指数进行了修正。完整致密坚硬岩体爆破开采过渡料应选择可爆性较好的区域,爆破器材选择高威力成品乳化炸药以及高精度雷管等,可通过降低单孔装药量,加密炮孔间、排距和控制台阶高度等,来控制爆破块度。试验研究成果对有严格级配和粒径要求的堆石坝坝料爆破开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依据微差挤压爆破的作用原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微差挤压爆破的技术设计及爆破效果,表明在堆石坝、石碴坝等有块度要求的水电工程施工中,采用微差挤压爆破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大块率,控制爆破飞石和降低爆破成本。使坝料块度和级配得到良好控制,提高坝体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0.
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位移反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综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演化算法的位移反演分析方法,对在建的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变形的现场观测结果进行了反演分析,并通过与坝料室内试验和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对比,讨论分析了4种主要坝料在现场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坝料现场的填筑质量较好,主要坝料的变形模量均大于相应由试验室试验得到的模量值.3BⅡ砂砾石料在现场碾压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变形模量值,是一种优良的筑坝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三板溪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面板堆石坝而言,坝体变形控制是设计和施工的首要问题。三板溪水电站主、副坝均为面板堆石坝。主坝最大坝高185.5m,建于峡谷河段,筑坝材料为超硬岩及强风化料,岩性复杂,填筑工期短;副坝最大坝高92.1m,上下游均为贴坡坝型,坝基地形特殊,以上条件对控制坝体变形均不利。在设计中,从坝基开挖处理、坝料选配、坝体分区、填筑要求、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等方面均采取了措施,以减少这些不利影响,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库区基础开挖的碎石土料要作为大坝填筑的次堆石区料,所以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库区碎石土料源调查,进行干密度及颗粒分析试验,并绘制颗分曲线。手工绘制费时、费力。利用VBA编程分析,则十分便利。为此,专门开发了颗粒分析试验程序。对VBA开发的颗分程序进行了介绍。实际应用中,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实现了颗粒分析试验计算与绘图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赵宇飞  刘彪  王毅  孟亮  刘必旺 《水利学报》2022,53(10):1194-1206
土石坝坝料的合格性检测通常是通过判断现场筛分试验获得的级配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来实现的,然而通过筛分试验获取级配参数的方法存在采样率低,操作过程繁琐,智能感知程度差等缺点以致检测结果代表性差。为了提高坝料级配参数的智能检测程度,依托辽宁某电站现场挖坑检测位置处的图像和级配数据,采用融合空间信息的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SIFCM)算法进行土石坝料数字图像的分割,并利用等效椭球体积的方法实现了土石坝料的三维体积重构,进一步通过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级配修正模型修正后,得到真实条件下的坝料全级配特征曲线,进而获得评价坝料合格性的4个指标:最大粒径、P5含量、曲率系数Cc和不均匀系数Cu。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SIFCM_BP算法的坝料级配特征智能识别修正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本文方法为大坝碾压施工前坝料合格性快速判别与施工过程中坝料压实特性的实时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拉西瓦水电站坝基地应力达30~70 MPa,坝基的开挖将会引起坝基回弹进而发生卸荷破坏,岩体质量下降,基础处理困难。因此,选择减轻坝基卸荷破坏程度的开挖型式是拉西瓦工程坝基开挖设计中研究的重要技术问题。文章介绍了拉西瓦拱坝坝基的地质和地应力环境;用平面非线性有限元、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等不同的方法对平底开挖和反弧开挖等不同的坝基开挖型式进行了分析;对坝基开挖卸荷规律、应力屈服范围、坝基回弹数值等进行了研究。成果表明,采用光滑反弧型开挖,河谷应力集中区随坝基开挖向建基面下部转移,坝基开挖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岩爆、剥离等高地应力现象;反弧型开挖较传统的平底开挖,坝基两侧应力集中现象、应力屈服范围等情况得到改善,坝基卸荷破坏有所减弱。为高地应力区的拱坝坝基开挖设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勘探、物探手段查明左岸坝基堆积体的物质组成及厚度,采用现场颗分、载荷、注水、三轴试验手段分析堆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能,该堆积体压缩性较低和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抗剪强度较高,能满足堆石体坝基要求。因此保留左岸堆积物作为堆石坝基础,可以减少坝基开挖量和坝体填筑量,降低工程造价,并缩短大坝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坝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国家和参建各方对高坝绿色环保施工的重视,近年来高坝绿色施工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对高陡边坡开挖、高面板坝绿色筑坝、水工骨料绿色生产、高砾石土坝心墙料绿色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高坝建设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对今后高坝的绿色施工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槐三  尹承瑶 《红水河》1996,15(4):7-12
“七.五”国家科技技攻详项目17-1-1-1,结合天生桥一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材料研究的主要成果,综从堆石料的基试验工作入手,研究了堆石料试验的缩尺范围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提出模拟材料的参考控制介限,模拟现场振动夺实的室内试验方法,控制标准及现场压试验成果;研究了不同级配垫层料的渗透性,抗渗稳定性及其反滤作用,提出了满足设计 垫层料优化级配范围;研究了垫层料及堆石料的压缩变形及其变形的合  相似文献   

18.
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是安全监测中的基本问题,为提高安全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的针对性,文章在分析基于规范的安全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特点的基础上,引入风险分析理论,对基于规范的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进行了优化,并以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