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熵权的可拓理论在地灾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夏林  严宝文 《人民长江》2012,43(21):70-74
为解决地质灾害评价中定量与定性指标不确定、不相容问题,将熵值法与可拓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可拓理论模型。在物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反映的数据效用值来刻画指标的权重系数,客观合理地解决了权重分配问题,并通过关联函数值与关联度的计算最终判定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地质灾害实例分析,将评价结果与传统定权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与实际相符合的结论。验证了该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以阿里地区国道219线巴尔至札达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采用灰色聚类法,选取地层岩性、地面坡度、相对高差、构造密度、多年平均降水量、冻融作用、地震强度、植被覆蓋率、开挖深度、灾害的分布密度和规模大小等11个评价因子,给出了各因子对应评价级别的基准划分值,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的评价模型,得出了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级别。  相似文献   

3.
以LMD水电工程为背景,通过对LMD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进行现场调查及评估,采用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评价了工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意义、归纳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方法,对今后实际工作中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08,(10):62-63
技术简介:针对地震灾害后可能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建立了基于RS和GIS技术平台的地震灾害后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提出了多技术融合(RS技术、声发射技术及常规监测技术)的地震灾害后次生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中模型的选取是评价的关键。为了研究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比较了常用模型的优缺点。以黄登水电站库区为例,根据适用条件选取了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应用。通过ROC曲线的比较,两种模型都能很好的评价黄登水电站库区的灾害危险性,但是逻辑回归模型能够剔除对地质灾害贡献小的因子,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精确。分析表明,合适的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地质灾害做出危险性评价,从而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不同权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怒江黄登水电站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采用四种不同的权重计算方法对黄登水电站库区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对比分析。利用边界确定的实际滑坡及崩塌面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以极高和高危险性级别面积百分比和与该方法下实际地质灾害在极高和高危险性级别下面积百分比和的商值作为判别各算法危险性评价结果准确率指标。通过计算比较,四种权重计算方法的评价结果准确率依次为特征向量法、最小二乘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对比各判断矩阵不同算法下权重值,发现影响不同算法权重计算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九甸峡水利枢纽区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点繁多,水库蓄水前应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为工程的顺利建成及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合理依据。基于对九甸峡水利枢纽区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类比方法,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类型等6个方面作为评价因子。引入灰色关联度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利用半梯形分布模型获取影响因子的隶属度,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将九甸峡水利枢纽区按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三个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Ⅲ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Ⅱ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大(Ⅰ区),即Ⅰ区分布于坝址区(不含坝址区)下游段、Ⅱ区主要分布在洮砚以上的库尾段及主坝下游宗石—柳林段、Ⅲ区分布于洮砚—古马窝洮河两岸及两侧支沟流域。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地势起伏度是描述地貌形态的重要指标,也是地质灾害评价的最佳地形指标,其计算关键在于统计单元的选择。本文以SRTM-DEM数据为例,对统计单元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中国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研究分析表明:采用人工作图法判断最佳统计单元时应该寻找趋于稳定的点;人工作图法和均值变点法是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最大高差和模糊数学法已不适用;基于90 m分辨率的SRTM-DEM数据提取中国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2.25 km2。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省文山州文山至天保二级公路为例,以公路为承灾对象,将斜坡作为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沿公路沿线两侧划分出549个斜坡单元.从斜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和滑坡发生对公路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两个方面,选择斜坡加权平均坡度、岩性、坡体结构、滑坡方向与公路的空间关系4个指标,建立公路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个斜坡单元进行危险度计算,实现对公路沿线的滑坡危险性评价.对比评价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以斜坡为研究单元能较好地实现公路沿线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该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与易损性评价和风险评价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对公路边坡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预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努尔加水库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主要从工程引发或加剧区域地质灾害的情况以及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阐述,分别对该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及建议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已有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容易忽略斜坡活跃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精准性的问题,为提高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宣汉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的方法对斜坡活跃度进行分析,最终选取坡度、坡高、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系、道路、斜坡活跃度等7个评价因子。结合加权信息量法,完成对宣汉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及高危险五级危险区,并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较高危险区及高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234处,占总灾害点的87. 31%,较高及高危险区分布面积为370. 89 km~2,占总面积的8. 68%;在中危险区分布灾害点29处,占总灾害点10. 82%,中危险区分布面积为200. 26 km~2,占总面积的4. 69%;在低危险区及较低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5处,占总灾害点1. 87%;低及较低危险性区分布面积为3 699. 85 km~2,占总面积的86. 63%。采用成功率曲线对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评价精度为92%,与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基本相符。研究成果为宣汉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为了探索该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以内江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及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和基础地质3个方面建立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用最小信息熵求出两者的综合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地质灾害评价模型,对内江市地质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价分级;并通过高权重评价因子与历史地质灾害点的空间结构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评估结果表明:①内江市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8.93%;②海拔和坡度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地区,且山区公路两旁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沉寂式构造线附近地层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略阳县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应用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价方法的危害度计算模型,逐一分析其危险性、易损性并进行风险性评价,得出该县泥石流隐患中极低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6.88%、28.44%、27.64%、19.78%、7.44%,其分析结果可为该县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今后治理次序提...  相似文献   

15.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宜采用“情景-应对”模式,应急预案制定及应急决策离不开情景分析与推演。情景静态特性表现为地质灾害风险认知,可描述为灾害地质体特征、承灾体特征和地质环境条件等要素;情景动态特性可通过演变后果体现,即关键节点的应对需求变化。通过情景要素的应急响应特性分析,选择响应启动时间、灾害空间范围为一级标准,灾害地质特征和引发因素为二级标准,应对能力满足程度为辅助标准,初步提出了情景分类的框架。并针对单点滑坡、单体危岩(崩塌)、单沟泥石流、跨区地质灾害、区域强降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和跨区地质灾害等常见情景,分别给出了应急调查处置方案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李果  杜飞翔  李赛 《人民长江》2016,46(12):48-51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育最密集的龙门山地区雎水河、茶坪河、绵远河、石亭江4流域地震次生灾害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将影响地震次生灾害发育的10个影响因素简化为5个因子,即断层距、高程与地质结构因子、距离因子、方位因子、坡度因子和相对高程因子。通过对这些因子的权重分析验证了龙门山地区灾害发育的重要特性:即区域地震次生灾害沿发震断裂的"带状"分布且具有明显的上下盘效应。同时,分析结果也表明在强震区域,灾害的发育更受宏观要素如断层距、绝对高程等作用控制,因此在断裂带及潜在震源地区的地震次生灾害易发程度判定中,应综合考虑断裂带及海拔高程的影响,将具有有利岩性及结构的边坡也纳入评估范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喜德县红莫升压站-鲁基升压站220kV线路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确定了评估区内滑坡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加剧已有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据此评估结果,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空间信息格网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涝灾害在我国一直都很严重,在防汛指挥调度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急需一套适用、易行、可靠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文中通过建立空间信息格网模型进行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并对洪灾损失率给出计算公式,在2003年淮河流域洪水遥感监测的基础上,对蒙洼蓄洪区进行了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结果表明,基于空间信息格网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是可行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