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理淮河50年防洪效益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沛炯 《治淮》2000,(11):12-13
今年是治淮50周年,回顾50年的光辉历程,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掀起了二次治淮高潮。通过50年的治理,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一般性洪水,而且还战胜了1954、1991年等多次大洪水,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为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钱敏 《治淮》2009,(4):4-7
2009年治淮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治淮工作,安排2009年治淮任务,分析在扩大内需、重视民生等大背景下,治淮面临的新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步伐,尽快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淮河进一步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淮河流域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因自然、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复杂因素所致,一直是我国洪涝旱灾害的多发地区。淮河流域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既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和能源基地,又是我国交通于线的中央枢纽地区。流域北望京津,南接沪宁,背倚中西部资源省区,东临大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旦遭灾,损失和后果都相当严重。因此,搞好淮河流域的防洪减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中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河流,又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开发的大河。近几次的淮河大水,既检验了治淮建设的成效,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拟下一步逐步实施淮河干流一般堤加固达标工程,行蓄洪区调整工程建设,沿淮及支流洼地治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12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是研究部署治理淮河工作,提出要在当前治淮成果和效益的基础上,加大治淮投入,"进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对新一轮治淮工作作出部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保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确保淮河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举措,是淮河两岸人民的福音,是有力有序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的动员令,开启了淮河治理的新征程。承前启后,开启淮河治理新征程。近60年来,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7.
王军  刘守安 《河北水利》2003,(12):14-15
10月22~26日,我们在李清林副厅长的率领下,赴淮考察。据安徽省水利厅相关人士介绍,今年6月22日至7月22日,淮河水系先后出现6次大范围降雨过程,100~500mm降雨笼罩面积比1991年大,100~300mm降雨笼罩面积比1954年大,其中最大30天平均雨量472mm,最大30天降水总量为898亿m~3,大于1991年的739亿m~3,小于1954年的982亿m~3。淮河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年,在水利大发展、水文工作倍受重视的大好形势下,对水情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想指导下,淮委水情信息中心先后组织淮河流域四省水文部门的领导、专家对“淮河流域防洪调度指挥系统规划”、“淮河流域淮河水系实用水文预报方案”和“2001年水情工作”进行技术讨论与审查。  相似文献   

9.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进行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整治,昔日“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大雨大灾”程度也有所减轻。但是,由于淮河问题极其复杂,治理难度大,加上一段时期对一些重大项目认识不统一、建设资金不落实等原因,至1991年前,一些主要的流域性骨干工程未能按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0.
淮河行蓄洪区建设一直是治淮的难点、重点和焦点,其核心难题聚焦于行蓄洪区人、水、地之间的矛盾。基于安徽省自2018年以来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在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方案、明确各职能部门组织分工、多途径筹措整合资金、落实细化地方责任主体等方面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高位推进、顶层规划、要素保障、责任主体、群众意愿等方面的思考,以期为其他地区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建武 《中国水利》2005,(18):28-29
淮河流域地理和气候的特点决定淮河治理的特殊性.河南处于淮河上游,其淮河治理的速度和成效对治淮大局至关重要.河南治淮抓住机遇,重点突破,形成了全面推进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进入主汛期后,淮河流域相继出现了四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淮河出现了1954年以来较大的洪水过程。在这次强降雨洪水过程中,河南省的淮河干流、洪汝河流域、沙颍河流域和豫东淮河平原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降了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全省淮河流域7个市44个县(市)576个乡(镇)都遭受了洪涝灾害,受灾人口845.6万人,农作物受灾绝收面积13.47万hm^2,初步估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51亿元。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治淮建设中,江苏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转变治水思路。创新治水实践,积极发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着力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功能效益。  相似文献   

14.
千里淮河发源于中原,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与秦岭携手构成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淮河流域如一只巨掌,托起江淮中原这片沃土。“江淮熟,天下足”,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淮河流域平原面积大,人口密度高,人水争地矛盾历来突出,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演进中,淮河的命运始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由于黄河的多次侵泗夺淮,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使淮河成为我国水旱灾害最为频繁的河流。1938年,民国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再度南泛,淮北平原又遭受巨大灾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先面临着治淮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5.
钱敏 《中国水利》2005,(24):64-66
2005年淮河水利委员会在水利部党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担当起治淮建设和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流域管理不断加强,基础工作成效显著,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为新一年的工作及“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治淮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涉及淮委和流域各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流域或跨省重要水系有控制作用的以及对省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治淮工程,由淮委组建项目法人,由淮河水利委员会组建项目法人组织实施的治淮工程统称治淮直属工程。治淮直属工程多为关键工程、“卡脖子”工程、矛盾工程,其建设效果直接关系到总体治淮效益的发挥。近儿年,  相似文献   

17.
陈雷 第一.治淮工作要全面体现以人为本,把实现好沿淮群众根本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 第二.治淮建设要全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纪冰 《中国水利》2008,(4):24-26
2007年7月10日,淮河防汛进入最关键时刻,根据围家防总统一调度,当日12时28分。位于皖豫两省交界的的淮河王家坝闸正式开启,潆洼蓄洪区再一次蓄洪,为缓解淮河干流防洪压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9.
钱敏 《中国水利》2006,(24):71-73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又是全面加快治淮建设的关键一年,治淮任务十分艰巨。一年来,淮河水利委员会在水利部党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锐意进取,扎实丁作,出色完成全年治淮建设任务,为2007年基本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近期治淮目标和保障淮河流域“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洪泽湖是黄河南下夺淮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兴建一系列的控制工程,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巨型平原水库,并对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供给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入研究淮河与洪泽湖的关系.对促进淮河下游治理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