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利用kondner双曲线参数估算单一土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本法简单易行,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泥炭土作为一种特殊土类,其物理力学性质不同于一般粘土和有机质土,对这层土的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通过三轴的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对昆明泥炭、泥炭质土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在不同围压下的轴向应力、周向应变和孔隙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土样的破坏形态。作为一种特殊土,其应力应变关系,孔压与应变关系是否存在归一化性状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GDS多功能三轴仪对K0固结的垃圾土样进行了七条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探讨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垃圾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了q-εs、p′-εv、p′-εs和q-εv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垃圾土偏应力随剪应变几乎呈线性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特征。同等剪应变的情况下,当Δp为正Δq也为正时,应力比(η=Δq/Δp)较大的应力路径对应的偏应力较小;当Δp为负Δq为正时,应力比较大的应力路径则表现出较高的抗剪强度。偏应力q不仅与剪应变有关同时也与体应变有关,球应力p不仅与体应变有关还与剪应变有关,填埋方式对垃圾体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有重要影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横山水库土石坝有效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
红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归一化性状是否存在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用平均主应力作为归一化应力,对红土在两种不同应力路径下三轴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体变关系进行归一性分析研究表明,在100kPa~400kPa的固结压力下,红土的归一化程度较低,不能求得唯一的归一化曲线,固结压力越低,归一性越差;随压力增大,归一性增强。偏应力-剪应变的归一性高于偏应力-体应变的归一性;对偏应力-剪应变关系,σ3=c应力路径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应力路径对加筋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加筋土在常规三轴上进行了三种不同应力路径(σ3=c、p=c、η=c)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应力路径对加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值有较大影响,但是对其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ψ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究膨胀性黏土在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特性,【方法】以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分析了卸荷应力路径下合肥膨胀土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特征和强度指标,并基于Kondner双曲线模型,获得了膨胀土卸荷模型参数,对其卸荷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归一化分析,建立了其归一化方程。【结果】结果显示:在侧向卸荷路径下,膨胀土在不同围压下呈现出剪切、鼓胀劈裂和鼓胀3种破坏形态;膨胀土卸荷应力路径下应力—应变曲线呈双曲线型,为典型应变硬化型土;卸荷路径下膨胀土的黏聚力c=68.4 kPa,明显小于常规加载黏聚力c=101.7 kPa。基于Kondner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以幂因子σ0.466为归一化因子的膨胀土卸荷归一化经验方程,通过试验验证,该归一化经验方程对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卸载应力-应变拟合度达到99%以上,【结论】采用该模型预测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在卸荷路径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较为理想。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的卸荷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运用岩土专业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克孜尔土石坝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得到坝体竣工期和满蓄期的垂直、水平位移数值,以及坝体的大小主应力数值,对于坝体的设计、运行给出了直观的参考,进一步证明了坝体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红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归一化性状是否存在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用平均主应力作为归一化应力,对红土在两种不同应力路径下三轴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体变关系进行归一性分析研究表明,在100kPa~400kPa的团结压力下,红土的归一化程度较低,不能求得唯一的归一化曲线,团结压力越低,归一性越差;随压力增大,归一性增强。偏应力-剪应变的归一性高于偏应力-体应变的归一性;对偏应力-剪应变关系,σ_3=C应力路径的归一性高于p=C应力路径的归一性;对偏应力-体应变关系,p=C应力路径的归一性稍优于σ_3=C应力路径的归一性。各归一化曲线及对应的归一化参数都受应力路径和团结压力的影响,归一化参数与应力路径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不同吸力的南阳弱膨胀土进行了一系列吸力控制的三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净应力相同的条件下,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随着吸力的增加而升高、剪缩体变小,并且随着吸力的增加其应力比-应变关系与强度、体变表现出类似超固结土的特性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试样受到较大的吸力,有效应力增加,弱膨胀土试样失水收缩、孔隙比减小均明显,使试样剪切过程中表现出类似超固结黏土的特性。吸力所引起弱膨胀性土体积收缩明显,不可忽视。因此预测非饱和弱膨胀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需考虑吸力所引起的体积收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程星磊等提出的总应力形式增量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二次开发,以模拟复杂应力状态下软黏土的响应。通过Newton-Raphson算法,对材料非线性问题进行迭代求解;针对本构模型中应力反向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应用欧拉切线算法编写了有限元程序,并结合子增量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预测了软黏土在轴对称应力状态下的响应,得到了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将其与单元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二者趋于一致,从而验证了有限元程序编写的合理性。利用该程序模拟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表明该本构模型有限元程序可以反映轴对称应力状态下软黏土的不排水应力应变特性,可应用于更加复杂边值问题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2.
土壤强固剂可以有效改善红土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提高红土的抗剪强度,但对红土剪应力-剪位移关系双曲线的形式影响很小,使红土加固前后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及其归一化关系近似呈双曲线型,加固后各双曲线参数减小,而剪应力渐近值、极限剪位移模量和平均剪位移模量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参数都随垂直压力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碾压砼-面板堆石混合坝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了该新坝型在蓄水前后应力变形的一般规律。并将试验结果与试验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用于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最后,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公伯峡混合坝和单一面板坝的应力变形。通过分析比较,揭示了这种新型面板坝在应力变形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拟建的位于深厚覆盖层基础上的均质坝,建立了可考虑地基混凝土防渗墙及软弱地基对坝体应力变形影响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邓肯E—B材料本构模型,采用中点增量法,对该坝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变形进行了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得了不同时期坝体及坝基应力变形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结合西南某建设中的混凝土坝工程,通过在混凝土浇筑仓表面埋设多向应变计组及无应力计,监测低温季节混凝土表面应力应变状态。首先对无应力计实测值建立统计模型反演热膨胀系数从而分离出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然后根据应变计组实测应变,结合无应力计测值获得实际应力,最后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场、应力场反馈分析,并统计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试件劈拉强度,进行开裂风险判断。分析表明,该混凝土坝浇筑仓低温季节保温效果好,总体开裂风险较小,但需要重视揭开保温被时段以及新浇筑预冷混凝土对下层混凝土冷击产生的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粗骨料粒径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再生混凝土工程中合理选取再生粗骨料粒径及取代率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再生粗骨料粒径和取代率为变量,用 5 ~ 20 mm、20 ~ 30 mm 及5 ~ 30 mm 粒径范围内的再生粗骨料制作了不同取代率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试件,利用混凝土单轴抗压的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再生粗骨料粒径以及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同取代率下,再生粗骨料粒径为 5 ~ 30 mm 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粒径为 5 ~ 20 mm 或 20 ~ 30 mm 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 粒径为 20 ~ 30 mm 的再生粗骨料对二级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再生粗骨料全级配取代,且取代率为 30% 时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口水电站超薄双曲拱坝典型部位施工期和工程下闸蓄水初期应力应变监测资料的计算,分析了监测断面内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大小、变化规律、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等.在基本了解了该拱坝各个部位的受力变化、分布规律、应力变幅及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对整个建筑物的运行实态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同时也验证了设计.  相似文献   

18.
魏樯 《人民长江》2015,46(10):52-55
目前,将统计损伤理论应用于岩土体本构模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含砂高液限黏土进行常规物理试验和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得到了不同围压下土体的轴向应力应变和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基于损伤理论并假设土体微元服从威布尔分布,建立了统计损伤硬化本构模型。通过将理论结果与试验曲线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对硬化型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参数与应力应变曲线、损伤应变曲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相关结论对含砂高液限黏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三维弹塑性应力应变仿真数值计算分析各种施工工况条件下防渗墙应力应变变化等特征,分析评价桥梁桩基施工对向阳闸防渗墙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渗墙的上下游两侧同步进行施工,由河床中心向两岸逐步施工对防渗墙影响较小,水平变形仅为3 mm,最大沉降为8 mm,防渗墙上下差异沉降仅为0.2 mm,对防渗墙安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选取广东粉土质砂(SM)为研究对象,在一系列室内试验基础上,研究该土的渗透、变形和强度等力学特性,并探讨粉土质砂的应力应变关系和邓肯模型参数。试验成果表明:粉土质砂在压实和胶结程度高的条件下,其渗透性较低,压缩性中等,抗剪强度极高;其应力-应变关系表现有明显峰值和应变软化特征,在剪应力作用下土体开始表现为剪缩特性,当变形达到一定值后,表现出剪胀特性;此外,土体的本构关系能较好地采用邓肯模型来反映。研究结果为解决粉土质砂的工程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