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根据毛祁河实际情况和城市河流特点,从防洪排涝、河流景观、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河道管理5个方面构建毛祁河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并对毛祁河治理前后各指标和总体康复程度利用综合集成赋权-物元可拓模型科学评价。研究表明:生态治理前、后毛祁河健康程度为"病危"和"特别健康"等级,通过总结和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治理后管理建议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毛祁河生态治理及其它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山区城市河流面临洪水急涨急落、水量丰枯变化明显和亲水空间有限等问题,已成为城市河流治理中普遍面对的难点。本文提出山区城市河流近自然综合治理的可行模式。按照安全、自然、亲水和文明的理念,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等方面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洪水风险和应急管理能力,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和枯水期基流量,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的拦截净化,保护河道生态多样性,塑造自然型水流和亲水景观,保留河道深潭浅滩结构,河道子槽以蜿蜒型水流和跌水为主,利用滩地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滨水空间,保护少数民族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以云南楚雄龙川江和重庆酉阳龙潭河为案例,分别探讨了现有城市拓展地区和新建城区的河流治理方案,对我国类似流域城市河流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淄河临淄区段治理规划为例,针对目前北方城市干涸河道治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水、安全、自然、亲水、文化"的治水理念,从水源工程、河道工程和植物措施上进行了探索,为北方城市干涸河道的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水"统筹背景,按照"流域统筹、区域落实"的思路,对阿什河流域展开水生态评价模型与分区管控策略研究,有利于为寒地环境治理精细化智慧运维模式提供科技支撑。对阿什河流域寒冷环境各时期进行采样,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对阿什河流域真核微型生物群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流域真核微型生物群落分布和优势种群有显著差异,植物界中的真核微生物种类较多,硅藻门和金藻门丰度最高、真核动物主要为原生动物门;基于水质和水生物指标构建水生态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方法,对寒冷环境下阿什河流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通过对阿什河流域进行子流域划分、"自下而上"实现子流域聚类,并结合当前"河(湖)长制"等现实流域管控制度,对流域进一步细化管理做出了规划。基于SOM和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将21个子流域划定为3个阿什河流域水生态精准管控区域,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管理阿什河流域水生态精准管控区域,分别对每个管控区域提出了一些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滩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梁滩河流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状况资料,并利用遥感解译技术,分析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采用指标体系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立梁滩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计算得出评价指标权重,并对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梁滩河上、中、下游生态系统分别处于"亚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级别。该研究结论将为重庆市正在开展的梁滩河保护规划和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对河流的作用增强,需求也在增加,既影响了河流健康又希望河流成为造福人类的幸福河。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幸福河以及如何判断是不是幸福河。在梳理我国河流管理历程以及不同领域对"幸福"内涵理解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我国"幸福河"概念的提出背景及江河治理需求,提出"幸福河"的定义,并对其内涵及特性进行总结;提出"幸福河"的判断准则,包括安全运行、持续供给、生态健康、和谐发展四大准则。明确"幸福河"概念、内涵及判断准则,为进一步构建"幸福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河流幸福度奠定基础,对新时代河流治理、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河流生态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水资源多维承载要素解析的基础上,从“量-质-域-流”4个维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SMI-P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应用于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8年太原市各维度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未来太原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主要集中在污水治理、湿地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即主要提高太原市水质和水域维度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市河流特点和许昌市饮马河的实际情况,文章建立了基于综合集成赋权和物元理论的城市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饮马河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饮马河治理前后各项指标和总体健康程度。结果表明:饮马河生态治理前河流健康等级为"病危",生态治理后河流健康等级为"特别健康"。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饮马河河流生态治理提供依据,并对治理后管理提出建议。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城市河流健康评价和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构建"近自然"的"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和谐"的松北生态水网,治理和修复"三沟"、"三河"、"三湖"河流生态系统。系统从水体分类来说,主要包括河流生态系统、灌溉排水人工渠系水网、湖泊湿地系统和地下水系统4个子系统,提出重点开展的几项工作:①制定措施,全面规划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建设近自然的河流生态系统;②构建"二纵、三环、四横、十八湖"的生态水网;③综合治理和修复阿什河等河流、湖泊生态系统;④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⑤继续提高水土保持力度,治理面源污染;⑥加强监督管理,开展水生态系统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河流健康评价精度,将模糊理论中的三角模糊数引入盲数系统,形成延拓盲数理论。基于延拓盲数理论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并采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通榆河的实际状况,展开河流健康评价,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分值及不同评价等级的隶属度,从而确定通榆河的河流健康等级为"Ⅲ"类。河流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生态系统薄弱,应进一步加强河流的修复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桂林中心城市环境水系"两江四湖"自2002年建成以来表明,从城北郊上兰洲引水入湖工程运用良好,使湖水得到交换,激活了水体。在湖水位高于江水位3.5~5.5 m的条件下,分别由船闸和升船机实现了江湖通航游览。"一水抱城流"的景象,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城市环境水利。"两江四湖"既是一项以水利牵头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促进桂林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但在枯水期漓江水量不足,桃花江和小东江整治等问题急需解决。文中据作者多年来参与有关桂林市环境水利规划设计工作以及接触感受到的情况,继往开来概要地论述桂林市环境水利发展的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东平湖水库未来战略地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平湖水库无论其地理位置与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方面,还是在水资源综合利用布局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面对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行、洪水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全国水网的逐步形成等新形势,面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的新机遇,赋予东平湖水库未来战略地位新的内涵十分必要,比如利用其分滞黄河洪水、接纳汶河来水、调蓄东线调水、调配极端气候下南方涝水,并适时补水补峰以冲刷山东河道等。数学模型初步计算表明,改变东平湖的运用模式,有效管理洪水,不但对改变山东河道的淤积状况作用明显,还对“驼峰河段”的不利态势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水系生态治理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来新  邓卓智 《中国水利》2010,(20):86-88,77
20世纪后期开始,北京同其他一些城市一样,进行了大量的河道衬砌,以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代替天然泥土,阻止了河水渗漏,同时也阻止了河道与自然界的交换。如何对这些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多自然河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10年来,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对首都水系的生态治理,提出了"安全、自然、亲水、文化"的治水新理念,调整水系布局,研发了一系列以生物工法为主的新技术,较好地协调了防洪、生态、景观的关系,并把历史文化融入其中,为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积累了经验,对北方干旱缺水地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健  黄健勇 《中国水利》2010,(15):45-47
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发展战略,加快了城市水系建设步伐,实施了西湖、西溪、运河、市区河道等一系列水体综合保护工程,不仅实现了城市水系的完善和优化,而且促进了城市总体格局的调整和转变。通过对杭州水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水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河流治理备受关注,除了要满足防洪排涝要求,保护河道的自然风貌,美化环境,也要符合生态的科学性原则[1],该文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对城市河道修建挡水建筑物后在3种不同流量下水流特性变化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开口坝更有利于河道的流动水不给,且产生多级流速带,故可适应不同水生生物的生存,开口坝更利于坝体的稳定。本试验能为兼顾生态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强感潮河网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明岛河网的水资源调度和水动力体系完全受长江口潮汐的控制,河网中水体水质、生物也受长江的影响。为评价强感潮河网治理后的生态建康状况,在分析强感潮区河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简单、数据易于收集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利指标群、河岸稳定指标群、水质水量指标群和生态指标群,共23个指标,并建立了各指标的定量标准。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崇明县陈家镇河网的四号河生态工程修复规划进行生态健康状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四号河经生态修复后为生态达标河道。所提出的评价指标系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为感潮河网的生态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平原河网区水系连通改善水环境效果评估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崔广柏  陈星  向龙  张其成  许钦 《水利学报》2017,48(12):1429-1437
河流水系是城市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发展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平原河网地区,由于地貌条件制约,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难度大。城市水系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贯彻现代水系治理思路,通过水系连通促进水环境的改善成为城市治水的重要一环。论文选择常熟市城区作为研究区,以引水实验与水量水质模型作为技术支撑,找出水系连通改善水环境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整合水系结构连通性与水力连通性概念,提出水系连通度评价方法。引水实验成果表明,骨干河道水流交换通畅,重要河道水质在引水实验中改善率平均在20%~30%,但主城区河道存在连通受阻。河道连通性的提升与水利工程的合理调度对于以水环境改善为目标的连通体系有着重要影响,以本文两个连通情景为例,河道的整治使得结构连通性增强,河道水质平均改善率提升至30%~50%。从连通性指数的变化来看,结构性连通的提升提高了调水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水力连通与水质改善。论文建立的水系连通改善水环境的方法体系能够为水系连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城市水系连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于2011年完成《西藏自治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逐步实施阶段。针对西藏高原城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好、水量供应状况不乐观、高原生态较为脆弱和管理意识淡薄的独特性,并结合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建立西藏自治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综合、系统、合理、实用的特点,可为其它地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城市河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城市河流的现状,如直线化、平面化严重、水环境质量恶劣、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景观缺乏等,分析了造成城市河流当前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二是人类规划利用城市河流的理念不当。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方法(多自然河流建设,生态技术的应用,创造适宜的生境,利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等)及城市河流景观建设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可见度、景观异质性、自然因子的有机融入、文化底蕴的挖掘等),并探讨了未来城市河道整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有特定的目标和具体内涵,做到“三条红线”指标、监测信息、日常监督管理“看得见”,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规律及承载能力、水资源需求、各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工程“摸得着”,法规措施、水利管理、领导考核、水利人才队伍“管得住”.这需要确立一种理念,打好两个基础,建立三大体系,完善四项工程,落实五个保障,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