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GIS的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秃尾河流域为例,围绕地下水建立了流域表生生态环境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根据自主开发的基于MAP-G IS的生态环境评价与预警信息系统,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好,其中盖沙丘陵区、河谷阶地区及沙漠区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势,指出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方法.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的内涵;通过水资源供需分析,研究现状和未来(2020和203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提高未来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键在于南水北调水和流域内地表、地下水的合理使用,通过采用综合开发治理措施,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水资源,可以改善和修复海河流域的永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海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近年来地下水供用水量变化趋势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情况,阐述流域地下水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地下水管理的法律、经济、行政等多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流域规划环境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生态环境影响为例,对流域综合规划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识别及预测规划将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预防因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使规划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的生态极端脆弱区,近60年来随着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供水不足、天然植被衰败,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定量研究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饱和程度,分析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流域的生态环境特点,构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现状,提出提高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具体措施。结果显示:(1)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定值为0.597 6,处于饱和承载水平。(2)为提高流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应强化流域统一管理职能,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三条红线;应严格控制灌溉面积,循序渐进地推行流域的退地减水;应尽快启动流域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努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发展。该研究不仅为该区未来的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也可为相似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的生态极端脆弱区,近60年来随着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供水不足、天然植被衰败,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定量研究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饱和程度,分析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流域的生态环境特点,构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现状,提出提高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具体措施。结果显示:(1)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定值为0.597 6,处于饱和承载水平;(2)为提高流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应强化流域统一管理职能,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三条红线;应严格控制灌溉面积,循序渐进地推行流域的退地减水;应尽快启动流域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努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发展。该研究不仅为该区未来的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也可为相似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作为汾河流域的重要供水水源,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对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地下水涵养、岩溶泉水资源、流域水质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海河流域1980—2018年近40年地下水开发利用资料,分析了流域地下水供水量变化趋势、现状地下水的超采量及其超采区分布情况,总结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发利用引发的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从总量控制、超采区治理、动态监测、建立水资源储备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地下水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评价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水平,分析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以2011—2016年的地下水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石羊河流域基本情况,从管理措施、措施执行和管理成果3个方面,优选出全面反映地下水管理水平的10个指标,将地下水管理水平分为Ⅰ~Ⅴ级,以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并采用传统评分体系和多级模糊评价模型相结合的双重评价方法,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6年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得分为74.72分,管理水平为Ⅲ级;石羊河流域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健全且实施到位,地下水有效监测率高但监测井密度过低;流域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虽略有减小,但地下水供水占比持续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属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疆阳霞河流域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流域平原区现状水循环、地表水可利用量、现状年地下水可开采量和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分析,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及地下水补给量基本达到平衡状态,现状年地表水尚有1400万m~3的利用潜力、地下水开采潜力为167万m~3,规划年地表水尚有1346万m~3的利用潜力、地下水开采潜力为1 784.62万m~3。  相似文献   

11.
从流域尺度研究北京市水环境时空特征,综合分析流域水环境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流域水环境质量时空异质性显著,上游流域地表水水质显著优于下游流域,地表水体流经中心城区后,水质开始恶化,表明中心城区仍是流域污染的主要来源。2018—2019年地表水水质类别月际间波动明显,表明地表水体并未持续改善,为陆域非点源和点源污染输入、内源污染释放与河流生态环境用水严重不足等多重因素所致。提出加大流域污染源头整治力度、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继续增加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补给、探索水环境治理领域市场有效引入机制、强化流域水环境综合协同管理等北京市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素输出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2008~201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流域总氮输出的影响,以期为丹江口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08~2016年,流域出口处总氮年平均浓度从5. 13±4. 2 mg/L降低为2. 06±0. 62mg/L;总氮输出负荷由49 025 kg/a降低至21 578 kg/a,总氮输出负荷减少56. 0%。对比分析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情况,发现坡改梯、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治理与植被恢复措施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还在减少流域氮素输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相关分析,流域内林地、耕地、居民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流域氮素输出均有影响,其中100 m河岸带范围为流域总氮负荷输出的主要区域。有效控制胡家山小流域100 m河岸带尺度的氮素流失,可显著降低流域总氮输出负荷。  相似文献   

13.
苏只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苏只水电站工程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和电站建设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建立鱼种人工孵育场、长期监测生态环境、弃渣场建设以及生态补偿方案等措施。分析表明,苏只水电站建设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流域非闭合特性对岩溶地区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地区通常发育有大量岩溶裂隙、管道和洞穴,构成错综复杂的地下输水网络,形成了独特的流域水循环模式。地下岩溶构造的存在会造成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的不重合,流域趋于非闭合状态。为了弄清岩溶流域非闭合特性对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本文以桂林岩溶地区潮田河(漓江支流)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拟该地区多年降雨径流过程。通过比较几组给定流域面积的模拟结果,分析了流域计算面积选取对潮田河流域水文模拟结果精度的影响,并探讨了流域非闭合特性影响下该地区的水体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率定时,当流域计算面积由340 km~2变化至460 km~2时,NSE先增大后减小,RE值持续增大,两者在380~390 km~2时可同时达到最优;结合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模拟精度的分析结果,给出了合理的流域计算面积,比基于地表分水岭提取的流域面积约小8.9%~11.2%,故部分水量可能通过地下岩溶构造流向邻近流域。合理的流域计算面积对潮田河流域径流模拟精度提高显著,尤其是提升了枯季径流的模拟。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water surface area of a watershed on the design flood, the watershed was classified into a land watershed and a water surface watershed for flood flow calc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terval. Then, the design flood of the whole watershed was obtained by adding the two flood flows together. Using this method, we calculated design floods with different water surface areas of three reservoirs 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f water surface area on the flood volume and peak flow.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rger water surface areas lead to greater impacts on the flood volume and peak flow. For the same watershed area, the impact of water surface area on the flood volume and peak flow is positively proportional to the flood frequency, i.e.,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the greater the impact becomes.  相似文献   

16.
面平均雨量是流域水情预报和水资源分析的重要因子。为此,以贝江流域为例,介绍子流域面积权重计算面平均雨量的方法,并与其它3种常用的面平均雨量计算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其方法方便实用,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流域蓄泄关系和霍顿地貌律,建立了基于概念性线性水库原理的流域汇流模型,以三级为例推导了流域的数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讨论和改进,用河北尚义流域(半干旱地区)和福建古田溪梯级电站流域(湿润地区)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地貌瞬时单位线计算的洪峰流量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ports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main stream of Songhua river bas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eco-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year of 2000 and 2008 was studied in depth. Based on our research, the trend of dynamic changes of the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nd its origins have been further discussed: In the year of 2000, the range of evaluation index covered from 0.31 to 0.47. Harbin and Yichun was relatively better than the rest of study areas. In the year of 2008, except districts of Daqing and Qitaih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onghua river basin has entirely improved, wherein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eco-environment covered from 0.31 to 0.57. Particularly, the eco-environment quality of Hegang and Shuangyashan has obtain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hereas the improvement of Jiamusi was not obviou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study area has an upward trend with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0.13% per year.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上游紫色土区截流堰小流域(0.35 km2)和大兴小流域(4.65km2)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水文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改进型DNDC模型对紫色土区小流域径流、泥沙和氮流失过程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截流堰小流域2007~2009年和2010~2011年径流、泥沙和氮迁移监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检验模型在紫色土区的适用性,然后利用大兴小流域2011年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拓展验证,探讨模型在具相似空间结构特征的小流域实现尺度拓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率定期和验证期月径流、土壤侵蚀、氮流失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大多超过0.80,相对误差Re均在15%以内。拓展验证期间,月径流、土壤侵蚀、总氮(TN)和颗粒态氮(PN)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70、0.55、0.76和0.71,相对误差Re分别为6.2%、31.2%、9.5%和30.4%,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大兴小流域径流、泥沙和氮迁移过程。但是模型拓展验证期间,泥沙、颗粒态氮的模拟偏差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20.
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流水电开发在缓解水资源和电能短缺问题的同时,对库区及其下游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1)工程施工恶化周边生态环境;(2)水库蓄水导致库区生态变迁;(3)引水式电站改变坝下缺水段生境特征;(4)河流水沙变化破坏下游河道及河口区的水-盐、水-沙平衡.针对水电开发所带来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应对措施,以弱化其负面影响.这些措施包括:(1)进行流域开发规划,重视水电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优化工程设计,预防或减少水土流失;(3)加强工程环境监理,明确环境管理职责;(4)加强水电建设项目的生态化;(5)优化水库运行管理,减轻生态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