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城市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研究提出了一套以小区海绵度为综合指标,包括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两方面效果的海绵城市建设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具有长期监测资料的北京某小区的雨水综合利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小区在资源利用效果方面评价结果为优秀,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方面评价结果为优秀,综合效果评价海绵度等级为优秀。提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可操作性强,既可用于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的效果评价,也可为海绵型道路、广场、海绵型公园及绿地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列举分析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不同场景和阶段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利用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对国内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雨水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对我国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了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挑战与前景,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提出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开发高效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材料和设施、加强宣传以及引入社会资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雨水进行吸纳和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初衷。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雨水资源化条件、雨水资源化可实施程度、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可行性与综合雨水需求率的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浙江省临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通过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出,该地区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后可增加雨水资源利用量28. 46×10~4m~3;通过运用评价体系对该区域雨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雨水资源利用潜力为Ⅰ级,雨水资源利用潜力大,即雨水资源丰富且可实施条件充裕。这与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出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而为其他开展雨水利用工作的区域提供了基础的评价方法和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连属资源型缺水地区,而近年来城市雨水量有增加趋势,将雨洪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大连地区的水文特征,确定大连市的降雨参数,以大连市区为计算区域,利用屋面雨水收集、绿地过滤后雨水收集、绿地及可透水路面等下渗设施的雨水渗透等收集方式,计算每一种方式所能收集雨水的面积、雨水收集量占降雨量的比例,确定利用各种方式所能收集到的雨量,并以多年平均降雨量、枯水年份降雨量、丰水年份降雨量为工况,比较可收集的雨水量,从而分析评判大连市雨水利用的前景和效益,得出大连地区应全面推广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付宇晨  刘慧民 《人民长江》2017,48(11):36-39
为了将雨水资源化利用与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给区域节水绿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最终达到节约城市淡水资源的目的,以哈尔滨市哈西区为切入点,对研究区的雨水资源潜力展开研究;利用GIS地表水文分析技术,将能够收集雨水的区域确定为节水绿地,进而对哈西区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对我国目前的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研究区的特点及其节水绿地的规划、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等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源头调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贵文  沈齐婷  戴会超  袁岳 《水利学报》2017,48(8):1002-1008
为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和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基于海绵城市倡导的雨水就地积存、渗透等理念,本文针对屋面雨水位置水头大、集水效率高的特点,提出利用滑轮组原理对重力流雨水过程自动弃流与收集、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单片机原理对雨水智能洁净收集与涵养地下水等屋面雨水源头调控技术,通过分析雨水收集过程和涵养地下水过程,论证了调控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利用绿色屋顶系统滞留雨水技术,并归纳出绿色屋顶的施工工艺流程。屋面雨水源头减排与调控方法研究为指导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涝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其海绵化设计将直接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内涵、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辨析了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内涵,提出了核心设计目标和广义设计目标,及多专业协同的设计流程。公园绿地宜秉持"多功能"理念,将绿地功能与雨水控制利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绿地功能复合度和海绵功能。建筑与小区绿地在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海绵设计建设高品质生活环境。道路绿地应协同处理好径流污染、积水内涝等问题,以某道路绿地为例,阐述了在北方寒冷地区通过统筹红线内、外绿地,协同实现多目标雨水系统的具体方案。海绵型绿地建设应将绿地功能与海绵功能相结合,通过多专业配合和公众参与协同实现多目标,满足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绿色环境生态系统的生态设计模式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格局的生态选择,并对其应用要点做了分析阐述;指出了该生态设计模式与往常城市雨水管理利用的典型下凹式绿地应用的根本区别和应用方法。该生态设计模式强调了城市绿色环境生态系统的格局特点、规模含义、竖向规划、土壤的作用、绿地的城市自净核心作用、LID理念生态学思想的理解及其模式的应用方法等,通过该海绵城市生态设计模式的应用,促进城市雨水利用和城市规划建设向具有巨大节水效益、有效的防洪防涝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有效控制空气粉尘污染和消除面源污染强大自净能力等良性循环的城市绿色环境生态系统发展,建成能自然积蓄、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使城市雨水管理利用在城市建设中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建设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实施控碳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公园绿地是居民使用频率较高城市开放空间,是实施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友好公园运用湿地、植草沟、卵石沟、雨水花园、蓄水模块等海绵设施实现了对雨水的调蓄、净化、再利用,通过构建地形设计挡风系统、湿地草原生态系统和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将公园景观与海绵设施结合,为海绵城市和公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也为北方盐碱地区建设公园绿地海绵城市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城市建设项目为对象,基于现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北京城市建设中雨水集蓄利用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并归纳了北京城市雨水集蓄与利用措施的6个量化单项指标及"3—5—7—9"北京城市雨水控制性指标体系,并与海绵城市雨水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通过应用典型城市建设项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3—5—7—9"雨水控制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北京城市雨水指标体系对丰富城市水土保持学科内容及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3种技术:推广透水性铺装、建立城区雨水地下储存系统、利用城区凹地截流暂储;提出城区雨水收集利用的3种方式:建筑物顶雨水收集技术、路面雨水收集技术、院落雨水收集方式,并介绍每种方式的基本技术。 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洪涝灾害严重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文章学习理解了海绵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并将海绵城市理念与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结合,认为海绵城市的提出为水土保持的雨水控制利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应依据海绵城市理念进一步细化。同时,从城市水土保持角度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指出城市建设导致地面大面积硬化,改变了雨水的入渗、汇流规律,减少了地下水补给量,导致城市雨洪频繁发生和水资源浪费。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分为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综合利用等几类。以郑州市为例,研究了我国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方案,即制定相应的雨水利用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水综合利用,并提出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具体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策略探讨——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涵义和作用,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实践和经验,通过对上海地区特征、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排水系统现状等具体情况的分析,提出上海市的雨水资源化应将市政雨水的综合管理和建筑小区雨水的控制和综合利用相结合,提高城市防汛能力,加强径流污染控制,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的城市建设方式,已融入到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水安全战略中。雨水资源利用规划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海绵城市理论,通过建筑屋顶、天然水面对雨水资源的集蓄利用、下沉式绿地设施对雨水资源的减排下渗等措施,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展雨水资源利用研究。通过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规划,将雨水用于绿地浇灌、道路喷洒,可实现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大于3%。雨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合理地收集与利用,不仅能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围绕房山区房地产项目雨水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对目前房地产项目雨水利用实施不到位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进一步阐述房地产项目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思路及重点,确定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应和主体工程附属设施相结合的原则,使得项目建设过程中雨水利用措施更合理、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对今后房山区房地产项目雨水利用技术大力开展提出对策,为雨水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其发挥出相应的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金华市雨水资源化潜力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资源化是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的一条经济、快捷、有效的途径。在对金华市雨水资源化的潜力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实例,对金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并针对金华市本身的特点,提出雨水综合利用的基本途径和措施,对缓解金华市水质性缺水问题、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为金华市今后的水资源规划和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内涝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水问题,讨论了海绵城市与雨水收集利用的关系,提出城市暴雨管理的一种新观点——雨水雨能联合利用(Co-use of Rain WaterRain Energy,RWRE)。以屋面雨水收集为例,给出了其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模式,介绍了实现RWRE的雨能发电、雨水电化处理、积水助排等几项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世界上第一座采用RWRE模式建成的雨水电站——位于金华市茂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厂区内的小型雨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系统,分析了RWRE的应用前景。分析认为,相对于传统的雨水收集利用模式,RWRE具有环境友好、节能降耗、产投比高、能协同缓解城市水问题等优势,可以通过雨水管网连接和自然能互补发电两项措施分别解决RWRE雨水收集量不足和雨能品质差的问题,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建筑与小区的海绵城市系统设计一般通过有组织的汇流进入源头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下渗、净化。但相对干净的屋面雨水和污染较重的路面雨水采用相同的技术措施会造成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浪费。而滨水绿地并没有服务于周边小区的雨水径流处理,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探索一种基于滨水绿地的雨水分质处理系统,以嘉兴市某新建小区项目(柳岸禾风)为例,论证雨水分质处理措施对雨水径流控制的作用,并探索相对应的景观设计方法,最终实现滨水绿地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蓝绿交融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水利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并简述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提出及其内涵,提出了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为城市进行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