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下游翼墙是水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于确保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经济合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翼墙布置原则、型式选择、力学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研究,阐述了水闸上、下游翼墙的设计方法,对水闸上下游翼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邱坤华 《治淮》2012,(7):28-29
一、前言 某行洪区位于安徽怀远县境内,是淮河干流上低标准行洪区,为了提高行洪区防洪标准,修建退洪闸节制洪水.退洪闸采用开敞式水闸型式,共30孔,单孔净宽10m,总净宽300m.水闸设计流量为3500m3/s.闸室两侧均设空箱岸墙,水闸上下游翼墙顶部均设置导水墙,翼墙的结构型式为空箱式和扶壁式结构,翼墙及导水墙基础采用粉喷桩加固.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摘     
科技文摘对拉式翼墙对拉式翼墙由于利用水闸闸室上、下游翼墙和土压力的对称性而设置对拉杆,使上、下游墙体通过对拉杆维持稳定,不需要依靠结构自重维持其自身的稳定要求,所以其断面尺寸小,自重轻,工程量小,造价低,地基应力小,比较适合软土地基建造。墙高6.si...  相似文献   

4.
深厚软土地基水闸翼墙变位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深厚软基水闸的设计实践,利用ABAQUS建立了水闸、翼墙、钻孔灌注桩和地基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在填土影响下翼墙与水闸之间变形缝随时间的开展情况,并通过空箱岸墙工况的模拟计算,探讨了空箱岸墙控制翼墙变位的效果。数值分析表明,有限元模拟的变形缝发展过程与实际趋势基本相符。设置空箱岸墙过渡处理之后,水闸与翼墙之间的变形缝发展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合理的空箱岸墙宽度为0.8~1.0倍堤身高度。  相似文献   

5.
依据某水闸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利用ANSYS建模与理论计算模型,开展水闸的渗流、翼墙及闸室应力稳定性分析,采用拆除全部闸墩,保留闸室底板;以1.5孔1联重新修筑底板结构;拆除上、下游全部翼墙,以原有底板地基重新设计建设对称分布重力式翼墙。研究获得了闸室在正、反向挡水工况下渗透压力最大值分布区域与渗透坡降值,均低于允许值0.15~0.25。分析获得了上、下游重新设计修筑后基底压力均满足设计要求,且下游翼墙基底压力高于上游翼墙,地震动因素能削弱翼墙抗滑稳定性。研究获得了闸室结构应力分布云图、地应力均匀系数及抗滑安全稳定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拉应力仅在局部区域出现,最大拉应力为2.74 MPa,低于材料抗拉强度。论文为病害水闸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软土地区水闸边墩与翼墙间易产生过大变位,导致止水失效并危及水闸运行安全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温州某深厚软土地基上水闸整体模型,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并考虑土体蠕变法则,研究变位产生的原因以及闸侧连接空箱对翼墙及桩基础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连接空箱过渡水闸与堤防之间的地基,改善了水闸桩基础的受力,有效控制了翼墙的位移;合理的空箱尺寸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翼墙与闸室间变形缝的开展,并且可以避免因空箱设置过大而造成的工程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7.
水闸上下游翼墙在水闸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文章从型式选择、布设及结构设计几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林斌 《陕西水利》2010,(6):62-63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双排混凝土灌注桩作为边坡支护兼作水闸翼墙结构技术,其施工简便,节约场地,能有效防止流沙、流土,且抗渗性好,在建设场地有限制的边坡支护工程中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9.
平原地区河网交错,为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经常在靠近主干河道的支流口门上修建水闸等建筑物。在实际过程中,如何解决支河水闸排涝时下泄水流对通航河道行船安全影响,是平原地区水闸消能防冲布置优化的重点之一。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成果,通过调整外环西河泵闸外河海漫段结构、消力池翼墙型式、整流等措施,有效调节过闸水流,消减水能,确保外环西河泵闸工程排涝时苏州河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7,(3):104-107
闸室结构复杂时,简化对结构应力计算影响较大,利用ABAQUS建立模型计算结构应力可以减小简化对结果的影响。以底板结构中空的某节制闸为例,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水闸在正常蓄水位工况时的应力与变形。根据计算结果可知,水闸在正常蓄水位工况时的安全状况良好;闸墩支座部位的应力较大,特别是在不利工况时;地基土层软且分布不均匀,翼墙处位移较大。  相似文献   

11.
温榆河辛堡闸翼墙基础位于高压缩性软土地基上,沉降量较大,若地基处理不当,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影响水闸的整体结构安全。通过对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计算,合理确定地基处理方法,对于指导和优化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由于北京市位于软土地基上的水闸较少,对于类似工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新联围天河围南冲水闸上下游连接段翼墙在回填土过程中,由于使用12.4t重的压路机作为回填土压实机械.并且使用压实机械的震动功能,使水闸上下游连接段沿着水闸轴线方向离开闸室滑移,上游连接段滑移6cm,下游连接段滑移3.3cm。而在天河围上的宁波水闸,回填土的压实机械采用10t的东方红推土机,上下游连接段翼墙后回填土过程中均没有发生滑移。通过这种现象以及稳定和桩基础的弯曲变形计算进行分析,认为上下游连接段滑移的主要原因是:回填土压实过程中采用有震动功能的压路机.并且使用机械的震动功能,在土压力和震动力的作用下,扰动了水闸底下十几米厚的淤泥层,使上下游连接段慢慢地离闸室滑移。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闸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如消力池排水孔、闸基防渗面层排水、翼墙排水孔和止水伸缩缝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望虞河立交岸翼墙是建在软基上的挡土结构,最大挡土高度达14.6m。根据不同挡土高度,地基条件,经方案比较,高岸翼墙分别采用了箱格扶壁式,桩基空箱扶壁式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比空箱衡重式结构节约31%的费用。通过施工和运行期的地下水位,土压力和沉降观测,结构稳定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绍兴县滨海闸建于新淤成粉砂土地基上这一情况,在分析粉砂土土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先采用振冲挤密技术处理地基,然后对水闸闸室及上下游护坦、海漫、翼墙及消力池基础进行结构改进,以避免出现工程病险隐患.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绍兴县滨海闸建于新淤成粉砂土地基上这一情况,在分析粉砂土土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先采用振冲挤密技术处理地基,然后对水闸闸室及上下游护坦、海漫、翼墙及消力池基础进行结构改进,以避免出现工程病险隐患。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在城市防洪工程中,基坑工程需进行支护施工,一般采用灌注排桩墙+墙后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支护结构型式,在永久建筑物的翼墙设计中,利用临时基坑支护灌注桩结构,作为永久建筑物翼墙的一部分,设计灌注桩+挡土板的翼墙结构新型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布置,该型式翼墙完全能够满足结构功能和使用要求。由于利用临时支护灌注桩作为翼墙的主要支撑受力结构,从而减少了翼墙的混凝土结构工程量;对于采用灌注桩+水泥搅拌桩的基坑支护型式,相应翼墙采用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面板结构型式,既满足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又起到永久建筑物翼墙的挡土、平顺水流的作用,支护灌注桩的综合利用,可节省工程投资.本文结合该结构型式在无锡市城市防洪仙蠡桥北枢纽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其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周边建筑物影响,没有场地条件进行自然放坡开挖需要临时支护结构来形成基坑,基坑的临时支护,一般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就已完成其功能使命,失去效用。该文以广东某深厚软基水闸工程为例,施工期利用双排桩进行水闸基坑支护,运行期继续作为上下游连接段翼墙的基础部分发挥效用,探讨双排桩临时支护与永久结构相结合的应用经验。实践证明,计算模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接近,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水工建筑物进出口处的翼墙有的与主体工程相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有的采用分离式,但是这些翼墙在运行中较普遍地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裂缝,而且多发生在翼墙拐角处。这些裂缝对水工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摸清裂缝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保证水利工程建筑安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翼墙裂缝的原因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产生裂缝原因如下:1.不均匀沉陷。在设计时,有的翼墙和主体没有分缝形成整体结构,虽然整体稳定,但主体地基应力与翼墙地基应力不同,所以产生不均匀沉陷,在墙拐角处出现…  相似文献   

20.
水闸工程作为防洪保安、调控水资源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规范水闸安全监测、掌握水闸运行性态、评价施工质量、反馈设计指标、降低失事风险等,有必要编制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并对其关键要素进行研究。为此,规范编制组通过相关规范规程等技术资料梳理、典型水闸安全监测现状调研,以及与水闸运行管理人员座谈等,研究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在水闸主要结构病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水闸监测项目主要包括闸墩及翼墙变形、闸基扬压力及侧向绕渗、基础沉降及闸墩倾斜、上下游水位及冲刷等,测点布置要能反映水闸运行性态。同时,结合典型水闸缺陷处理实例,针对水闸上下游水位变化频繁、地质条件差等特点,提出了水闸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的关键要素。在对比分析了与混凝土坝、土石坝等建筑物监测技术规范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编制了水利行业标准《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7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