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89,自引:6,他引:83  
董哲仁 《水利学报》2003,34(11):0001-0006
本文阐述了生物群落与生物环境的统一性,归纳了河流形态多样性的5种特征,指出了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水利工程可能引起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及非连续化,从而降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水平,造成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一种胁迫。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和恢复河流多样性,以满足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河流形态保护与恢复综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形态是河流的重要特征,它的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系统生境的核心,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特别是水利工程的建设,按照人类的需求去塑造河流廊道,极大地改变了河流的形态,导致河流形态的单一化、渠道化,河流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分析河流形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意义,应用生态水利工程的理念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  相似文献   

3.
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董哲仁 《中国水利》2003,(11):53-56
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核心,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水利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河流形态的重大改变,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从而使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水利工程建设应该重视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问题,转变工程理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核心,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水利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河流形态的重大改变,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从而使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水利工程建设应该重视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问题,转变工程理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日本河流生态工程措施及其借鉴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日本河流生态工程建设成功地改善了河流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状况,揭示了治河工程应尊重自然的多样性、流域自然的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等。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为遏制日益加剧的水环境恶化和水生态系统退化,提出现代水利工程应该克服传统水利工程对河流形态的多样化重视不足和忽视生态环境的缺陷,遵循河流演变的客观规律,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关系,逐步推广和完善河流生态工程建设措施手段,保障河流生物多样化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亚马孙河流域是全球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流域.拟在该流域修建350多座水电大坝,需先对流域众多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总体权衡. 亚马孙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空间差异性,因此拟建大坝群的综合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坝布局.通过多目标优化法得出最优大坝坝址布局方案,使工程在对河流径流量、河流连通性、泥沙输移、鱼类多样性和温室气...  相似文献   

7.
水利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河流形态的重大改变,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从而使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水利工程建设应该重视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问题,转变工程理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维护河流水系形态的平衡。并从传统文化,人文要素等方面阐述永宁江“八一厂”段裁弯取直设计变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河流廊道是包括陆地、植物、动物及其内部河流网络的复杂生态系统,它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人类在河流沿岸以各种方式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水文条件和地貌特征,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胁迫作用,破坏了其原有的动态平衡,导致河流水质恶化,季节性淹没区减少,天然湿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文章还介绍并分析了芬兰等西方国家河流生态修复实践的几个典型例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9.
张国平 《治淮》1992,(11):14-15
一、以生态观念与系统观念看待流域治理生物在自然界中并非孤立存在着,它们总是结合成生物群落而生存的。这种群落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综合体被称之为生态系统。河流、湖泊和流域都是生态系统。衡量一个流域开发得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得是否完善。因此,在进行流域治理开发时,就不能把它单纯地作为资源总体,仅从人类的要求出发进行开发利用,还应该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珍稀的物种和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生存、发展的协调性和和谐性。在规划和兴建水工程之先,必须识别流域(或地区)内现  相似文献   

10.
<正>尼罗河流经非洲11个国家,支撑数百万人口的生计,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和众多特有物种对全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但一直以来却缺乏相应的保护。迄今为止,还没有流域尺度的物种保护规划,协同保护对尼罗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仍然未知。鉴于此,在考虑流域水系连通的情况下,提出了尼罗河流域淡水鱼保护计划。该计划明确了需要进行重点保护的区域,比较了多种跨国合作的保护方案,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研究表明,与之前流域各国各行其是的保护模式相比,协同合作保护模式可有效减少资金  相似文献   

11.
黄河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在调节水量丰枯,改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状况以及调节生态用水等方面作用巨大。但工程也改变了河流自身的形态,降低了河流形态多样性。客观地评价黄河水利工程建设对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得失,提醒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工程理念进行反思。水利枢纽工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澧水流域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流域规划方案及水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合理有序开发流域梯级项目、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山区城市河流面临洪水急涨急落、水量丰枯变化明显和亲水空间有限等问题,已成为城市河流治理中普遍面对的难点。本文提出山区城市河流近自然综合治理的可行模式。按照安全、自然、亲水和文明的理念,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等方面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洪水风险和应急管理能力,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和枯水期基流量,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的拦截净化,保护河道生态多样性,塑造自然型水流和亲水景观,保留河道深潭浅滩结构,河道子槽以蜿蜒型水流和跌水为主,利用滩地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滨水空间,保护少数民族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以云南楚雄龙川江和重庆酉阳龙潭河为案例,分别探讨了现有城市拓展地区和新建城区的河流治理方案,对我国类似流域城市河流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广泛流行的、引起管理者迷惑的为了生态保护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的说法进行了溯源追踪。Tennant根据北美几百条小河流径流保留率与河流生态对应关系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当河流断面径流量保持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以上时河流生态状况良好的结论,由此一些学者推论,在小河取水断面少、退水不能在取水断面回归的条件下,河流断面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这是一种大数统计结论,具体河流不能绝对套用40%的阈值,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导流明渠的基本条件是河谷较开阔、河水分叉、枯水期有滩地出露、岸边具有台地、古河道、垭口、河湾等地形;其主要优点是过流能力较大、超泄能力较强、施工条件较好、造价相对较低等。导流明渠一般用于初期导流,中后期导流还需与底孔、隧洞、缺口等其它导流方式组合,以妥善地解决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问题。导流明渠设计问题是在给定流量下,应使允许流速正好符合水力最佳断面而渠道坡降最经济。通过景洪、观音岩水电站等导流明渠工程实践检验,其成果可供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导流明渠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水电开发活动对河流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率,建立分期展布的河道径流可变区间核算方法,其中河道径流包括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河道最大洪流,并以西藏拉萨河为例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拉萨河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最大洪流年内动态变化分别为29.5~328.3 m3/s和95.1~1 673.4 m3/s。与河道最小生态需水约束相比,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使得拉萨河年调节型水电开发的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从60.2%下降到18.7%。指出对于径流丰枯特征十分明显的季节性河流,大型水利工程在平衡径流季节分布的过程中,应该受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尤其是枯水期最大洪流约束下河道径流量的可增加空间。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调水,使得水库下泄流量减少,泄流过程也会发生变化,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能力也将随之减弱。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四项补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 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配套工程之一,四项补偿工程的实施,能有效补充汉江中下游河道水量,抬高水位,改善沿岸取水条件和航运条件,保障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对缓解该地区日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锦州市供水工程小凌河段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为解决部分地区缺水问题,近些年建设了一些跨流域输水工程。这些输水工程有时会借助实际河道输水。输水工程所经河道的环境状况可能会对用水安全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小凌河干流输水工程段的环境现状采用实地查勘、调查、断面流量测验、取样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沿途取水、排水以及蒸发、入渗等对项目段河道水量的影响。调查发现: 本项目段损失水量为732.17 万m3, 占辽西北供水量的5.6%,东大屯断面年径流量为1 438万m3,远大于损失水量,因此不会对辽西北供水水量产生重大影响;通过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分析,部分断面水质级别为劣Ⅴ类,分析认为是沿河分布的禽畜养殖单元等未得到足够处理,对该河段水体产生污染。这对未来流经此河段的供水水质会造成影响。建议对河道沿途环境进行保护治理,杜绝禽畜养殖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排入河道,保证锦州市供水工程的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the efficient spatial alloc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investment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WCICC) in practical work of water conservancy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structure of WCICC among the nine major river basins in China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combined with survey. The alternative method to get the judgment matrix for AHP is given and makes AHP easy to satisfy the consistency condition and to perform survey among the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The results include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CICC among the nine river basins separated by water systems in China, the allocation among the seven kind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WCICC in each river basin among the seven kin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