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强化混凝-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强化混凝与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采用强化混凝—人工湿地相结合解决了小城镇污水处理率低的问题.为小城镇污水处理提供了技术要求和保证。最后指出强化混凝—人工湿地具有的各种优缺点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强化混凝与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采用强化混凝—人工湿地相结合解决了小城镇污水处理率低的问题.为小城镇污水处理提供了技术要求和保证。最后指出强化混凝—人工湿地具有的各种优缺点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课题针对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地形地质复杂、经济欠发达、治污手段缺乏、城镇污水无序排放,次级河流污染严重等问题,按照"结合自然、经济高效、建设可持续、运行简易方便"的原则,突破了山地小城镇合建分流式排水管道、污水自然曝气下水道处理、污水复合式/序批式人工湿地处理、组合式生物/生态协同处理、污泥原位生物解偶减量、污泥快速固化等6项关键技术,形成3套适合山地小城镇的污水收集、处理及污泥处理工艺,研发出一体化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压力管式污水处理、一体化厌氧/好氧/物化等4套分散处理设备,并建立了5个示范工程进行综合示范,编制了《重庆市山地小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政策》和《重庆市山地小城镇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规程》,申请和授权了发明专利20项。课题研究成果为山地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提供了经济、高效、可实施性强的解决方案,为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污水人工土壤植物床处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蔡满成  杨颖 《给水排水》2002,28(9):13-19
污水湿地处理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 ,有系统地利用湿地处理污水始于 70年代。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①利用保持原有结构而以泥沼形式存在的天然湿地和氧化塘结合起来处理污水的阶段 ;②人工建造的、以不同粒径的砾石和豆石为滤料 ,种植一定类型有效植物的植物床 (人工土壤植物床 )处理污水并进入规模化应用的阶段。介绍了人工土壤植物床的工艺布置、人工土壤及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并提供了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5.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保护饮用水源的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专有技术的由来,并结合石岩人工湿地一期工程叙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植物特点、处理效果等,结果表明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保护饮用水源,能达到污水净化和美化环境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关中地区武功镇给排水系统规划为例,分析小城镇给排水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供水水量、水质以及污水水质进行调查和预测,展开给水管网、雨污水管网的规划布置;结合小城镇自身特点,对供水水源、污水处理工艺等进行论证,给水处理选择ClO2消毒工艺,污水处理选择稳定塘及湿地处理工艺,符合小城镇现状及发展需求,为关中地区小城镇给排水系统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节约占地面积、稳定净化效果、简化管理、降低运行和建设费用的目标,采用厌氧/好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进行工程设计。在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污水经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各项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28个样本和收集相关统计资料,调查研究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小城镇污水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小城镇污水收集能力较差,生活污水大部分通过简单的排水明沟或暗沟等直接就近排入河道,排水设施极其简陋.三峡库区重庆段建制镇与集镇的排水管密度分别仅为223 m/hm2和130 m/hm2,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已对次级河流产生严重污染.另外,在对重庆市三峡库区污水处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库区可持续发展水环境保护的特别要求和库区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特点,提出了氧化沟、SBR法及其变形、AB法、稳定塘等多种适合于三峡库区重庆段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是近20a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较具有高效、节能、基建和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可以用来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分类、原理等。阐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不仅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而且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但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性能上仍须有待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针对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初步构建了三峡库区典型工艺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调控及低成本改造技术体系、库区污泥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突破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典型工艺功能提升调控技术标准、热干化污泥森林施肥技术标准,以及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与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体系和技术指南,为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及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及工艺参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投入少、维持费用低等特点。重点阐述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提出了人工湿地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农村污水现状,阐述农村污水亟待治理的必要,农村污水处理方式方法,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及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介绍了人工快速渗滤(CRI)工艺在重庆市某沿江小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工艺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可回用作厂内绿化和道路浇洒用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以及工艺流程,并采用湿地技术结合现有渠道进行污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使污水净化后达到灌溉用水标准,解决东北屯的水浇地问题.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由于其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及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梳理1984—2017年以来关于小城镇污水治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中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小城镇的污水治理虽取得较大的成果,但发展模式过于粗放,存在诸多问题。如排水体制选择、管网检测、管网规划等,均影响着小城镇污水治理的发展。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繁多,考虑环境容量、排放标准、循环利用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尽可能发挥对小城镇污水持续高效治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极大地推动小城镇污水治理的发展,但粗放式运营,使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效能分析成为研究重点。着重对小城镇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效能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村污水的水污染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发现人工湿地处理方式在广东农村污水处理中易于推广、见效快,且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东北第一座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厂进行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10月 2 4日 ,沈阳满堂河生态污水处理示范厂进入冬季调试阶段 ,环保部门通过冬夏季污水处理能力减弱分析 ,准确测定冬季由于气温低和植物枯萎等原因 ,造成污水处理能力减弱的程度 ,从而保证该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满堂河生态污水处理示范厂 ,是东北地区第一座采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污水生态处理的示范工程 ,也是沈阳市污水治理的重点工程之一。其处理对象是严重污染的满堂河水及沿岸的重点生活污染源排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 3万m3 ,厂区由污水预处理区、潜流湿地主处理区和表流湿地景观区三部分组成 ,共占地6 3hm2 。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8.
强化沟渠是通过合理改造排水沟渠而达到污水净化处理目的的设施,其主要特征是在原有人工砌筑排水沟渠的基础上,利用渠底坡降形成的高度差和隔墙设置将处理渠分为若干处理段,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和稳定塘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在重庆忠县石宝寨镇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沟渠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对氮磷也有相当的去除效果。系统出水的CODCr、TN分别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和一级B标准,NH3—N和TP达到二级标准,适合在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推广。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设计建造、工程化的湿地系统,人工湿地系统现在已经成熟的应用于国内外的污水处理项目中,人工湿地以生态、低耗、运行稳定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人工湿地分类及净化污水的机理,并综合国内外人工湿地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净化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综述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的出现和发展为净化污水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也是未来污水处理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