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潘军峰 《中国水利》2011,(24):64-64
2011年山西加快推进以大水网为龙头的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水利跨越式发展.突出抓好大水网建设,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山西启动实施大水网建设总体框架是:以纵贯山西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的天然河道为主线(两纵),以覆盖全省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91个县(市、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十横)为骨架,通过河库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省内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供水网络.2011年大水网东山供水、中部引黄、小浪底调水等骨干工程全部开工.大水网基本建成后,全省总供水量将提高到91亿m3.  相似文献   

2.
杜勤 《中国水利》2009,(4):63-64
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幅员面积5954km^2,属于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2.46亿m^3,人均水资源845m^3。分别为全省、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9.0%、38.4%。新中国成立以来,德阳市大搞水利建设,逐渐形成了以两堰、三渠、五库和星罗棋布的小型水库为构架的供水、灌水和排水系统。各类水利工程总蓄、引、提水能力为21.33亿m^3.水利现代化建设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软肋”。山西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限的水资源量持续衰减,地表水资源流失严重。1956年~2004年全省平均水资源量都在多年平均值以下。全省地表水量近二十年的平均值为72亿m^3,但年出境水量就超过48亿m^3,占到了同期地表水总量的66%。二是供水结构很不合理,地下水超采严重。全省年均用水总量为65亿m^3,其中地下水年抽取量为40亿m^3左右,其中有7亿m^3为超采量,地表水利用量为25亿m^3。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全省范围特别是一些城市中心和矿区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三是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非常严重,采煤直接导致含水层破坏,水量漏失,水质污染。我省平均每开采1t煤就要破坏2.48m^3水资源,全省每年按6亿t煤炭开采量计,仅煤炭开采每年就要破坏水资源量15亿m^3左右。  相似文献   

4.
1.水库水资源及其利用黄壁庄水库位于河北省鹿泉市黄壁庄镇附近,控制流域面积为24690km^2。水库总库容12.1亿m^3,兴利库容4.64亿m^3。据分析,2000~2006年,水库年均来水量为4.39亿m^3.目前,水库年均供水总量为8.04亿m^3,其中农业用水7.0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8%;工业用水0.2亿m^3,占供水总量的2.5%,城市生活用水0.6亿m^3,占供水总量的7%;城市环境用水0.2亿m^3,占总供水量的2.5%。  相似文献   

5.
《海河水利》2010,(2):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F0004
海河流域初步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引黄水和非常规水源相结合的供水工程体系。全流域现状年总供水能力达到488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资源工程供水能力为139亿m^3、地下水供水能力为285亿m^3、引黄工程供水能力58亿m^3、非常规水源供水能力10亿m^3。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骨干及配套工程及万家寨引黄北干线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历史资料描述了130年前(清光绪三年)特大干旱给山西造成的灾情,计算分析了这次干旱的水资源情况,研究了现状条件下发生类似特大干旱时山西的抗灾能力,由于地下水连续超采和采煤的影响,我省现状供水体系不具备抗御特大干旱的能力,应尽快采取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西"十年九旱",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省供水保障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区域之间调配能力不足。"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吴家庄水库、晋中东山供水工程和禹门口东扩等重点工程,构建覆盖全省重点保障区域的供水体系,完善山西水网,全面提高山西供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剑 《陕西水利》2004,(5):25-26
按行政区划,我省现有地级市10个,县级市3个。13个城市城区总人口为6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干旱缺水一直是我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仅1995年特大干旱给全省城市造成的损失就达20亿元,并带来了地下水超采加剧、环境地质条件恶化、污水浓度增加等环境问题。近年来,为了解决好城市因干旱导致的缺水危机,我省在城市抗旱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截至2002年底,云南省共建成各类水库5267宗,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54座,小型水库5108座,水库总库容达94亿m^3;其他水利工程设施4399件。年供水总量136亿m^3,其中农业供水量119亿m^3,占年供水总量的87.5%,有效灌溉面积142.3万hm^3。水利化程度34%。大量水利工程的兴建和扩建,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五"以来,山西水利工作按照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坚持以山西大水网建设为主线,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为重点,以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夯实水利发展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一、"十二五"山西水利建设成效及做法1.坚持以山西大水网建设为龙头,着力提高干旱年份供水保障能力和供水保证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支撑2011年,按照水利部"河湖水系连通"的治水思路,山  相似文献   

11.
郝宗康 《人民黄河》1998,20(7):32-32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是我国一项大的水利工程,建成后供水区的水资源状况将发生巨大变化。研究和建立引黄供水区新的水管理体系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引黄入晋工程太原供水区水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 《中国水利》2002,(5):22-24
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投资最大的调水工程,合理的水价政策及管理体制对引黄工程至关重要。由于太原市目前水价很低,引黄工程运行初期供水成本费用比较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工程投资政策,调整引黄入晋工程的投资结构;调整水源结构,用引黄水置换当地超采地下水;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调整水价;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水资源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孟杰  张旺 《中国水利》2011,(14):26-28
在对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供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供水区需水和可供水量进行分析预测,通过供需平衡分析确定2015年和2020年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引水规模。  相似文献   

14.
万家寨引黄工程主要为大同市、平朔区、太原市提供工业用水。对农业,计划将原被工业挤占的当地水资源量归还农业灌溉。本文通过分析三个供水区农田灌溉及当地水资源现状,以及对各供水区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论证了归还后所增加的农业灌溉水量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该项农业供水计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龙羊峡水库是黄河上游具有供水、发电等多目标运用方式的多年调节水库。在分析多年调节水库功能的基础上,辨析提出多年调节水库旱限水位的概念、内涵。研究多年调节水库旱限水位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和自适应技术,建立由多年调节水库跨年度补水收益最大化和出库过程最优化的控制模型,并探讨人工鱼群智能算法的求解实现。以黄河流域1990年代连续干旱枯水时段为例,研究了龙羊峡水库最优旱限水位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通过龙羊峡水库旱限水位最优控制实施跨年度补水、蓄丰补枯可增加干旱枯水年份的可供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河流域旱灾损失。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山西省沿黄河干流4市19县(市)利用黄河干流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和沿黄地区发展需要,提出加大开发利用黄河干流水资源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功能区划的划分是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结合对山西省黄河流域的自然、社会情况,尤其是水资源状况的综合分析,系统介绍了水功能区划的方法,对我省黄河流域河流地表水进行水功能区划并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引黄济津河道水质数值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自由表面方程、状态方程和水质输运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河道垂向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根据2000-2001年第6次引黄数据资料对水质模型进行调试,建立引黄济津调水工程水质模型。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2002-2003年第7次引黄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引黄济津河道水质状况。同时,根据污染物浓度峰值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及降解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宫崇楠  鹿抗美 《人民黄河》1993,(11):11-13,44
为了探索一条综合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新途径,旨在把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和淤背固堤的成功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灌溉供水,又逐渐淤高背河地面,使黄河向相对地下河方向发展,山东省拟在淄博市马扎子引黄供水沉沙,结合淤高背河面的试验工程。该工程的沉沙地,计划返用30八年,将在此黄闸上下游处形成宽1km,长11km高出地面7m左右的带状高地,同时也满足向淄博市和原灌区供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加快构建黄河流域水网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黄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了由河流和供水工程组成的水网布局,对供水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没彻底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调控能力差、水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阐述了构建黄河流域水网的背景和内涵,分析了构建黄河流域水网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黄河流域水网的措施。在国家水网构建框架下,黄河流域水网将形成以黄河干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纲,以支流和供水工程为目,以干流7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为结的布局。黄河流域水网对于实现流域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构建流域社会经济空间均衡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