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从实测资料出发,对磨刀门水道咸潮活动情况以及影响河口潮汐强弱的径流、河势演变、潮汐要素变化等进行分析,找出引起咸潮上溯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陈文想 《人民珠江》2015,36(1):87-89
咸潮上溯已成为影响珠江河口地区较为严重的水资源问题。近年来由于横门-小榄水道咸潮上溯,对中山市工农业生产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监测、探索该河段咸潮活动对当地供水安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依据历史实测资料和现场调研,对横门-小榄水道咸潮变化趋势、咸潮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测数据分析,200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枯季咸潮上溯严重,主要因素是枯水期径流动力不足,其次是三角洲挖沙导致涨潮动力增加。咸潮治理方案应首要考虑加大珠江三角洲枯季径流,兴建大藤峡水资源配置工程,提高流域水资源配置能力。咸潮治理方案的研究结论为澳门珠海供水保障规划以及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频发,并有逐年加剧之势,咸潮上溯已成为珠江河口地区严重的问题。分析了珠江出海口之前的磨刀门水道的水文条件和河道情况,依据实测资料和现场调研,论述了磨刀门水道咸潮变化趋势、咸潮的影响因素及盐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磨刀门咸潮上溯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采用非结构有限体积近岸海洋模型FVCOM建立了磨刀门水道三维咸潮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潮位和盐度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磨刀门咸潮上溯的水动力情况。采用已率定的模型,对外海海平面上升15 mm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海平面上升对咸潮上溯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平面每升高1 cm,磨刀门水道平均水位将升高0~1.67cm;磨刀门水道内表层和底层盐度均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增大,咸潮上溯的规律不随海平面的上升而改变;磨刀门水道河口处表、底层盐度增幅相差不大且均不随潮差的大小而变化;河道上游段,海平面上升对底层的影响明显大于对表层的影响,而且表、底层盐度均随着潮差的减小而增大;海平面平均每升高1 cm,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平均上移距离为0.85 km。该研究对压咸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水槽机理试验和咸潮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磨刀门河口调水压咸时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刀门水道咸界上涨的小潮及小潮后的中潮阶段,增大径流量能有效地抑制咸潮上溯,特别是在咸界上涨的中潮阶段抑咸效果最优。综合分析其原因可知,径流的下泄通道位于河道表层,咸界附近的表层盐分来源于底层盐分的垂向混合,因此径流的压咸时机宜选择在盐淡水垂向混合最好、表层盐度最大的时段,即小潮后的中潮阶段,此时增大的径流下泄过程能携带更多的盐分下泄,从而达到将咸界推向下游的压咸目的。  相似文献   

7.
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规律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咸潮入侵是珠三角河口地区特有的自然灾害之一,属于河口地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近年来,珠三角咸潮比往年来的更早、持续时间更长、上溯的频率更高、袭击的范围更大、波及层面更广,严重地危害了珠三角地区的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磨刀门水道是珠江的主要泄洪通道之一,径流量居珠江三角洲八大口门之首,利用实测的资料,初步分析了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一般规律,并对影响咸潮入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磨刀门水道中多个水文站的观测数据,设计了咸界包络线图,给出0.5‰咸界在磨刀门水道中的运动过程。根据2011—2015年枯季的咸界包络线图和2007—2010年枯季的咸界图,分析近10 a枯季的咸界运动基本特点,得到近10 a磨刀门水道的咸界运动规律:2007—2010年枯季,枯、丰水年隔年交替,咸界上溯距离明显隔年远、近变化;2011年末上游来水特枯,咸界上溯远,咸潮灾害非常严重;2012—2014年枯季,同年内不同半月周期咸界变化较大,有个别周期咸界上溯远,总体上咸潮灾害相对较轻;2015年上游水情非常好,咸界在下游徘徊,始终未达平岗,没有构成咸潮灾害。  相似文献   

9.
针对珠江河口咸潮上溯这一自然灾害现象,研发了一套盐潮风浪流多因子耦合同步测控系统进行物理模型研究。该系统能够模拟潮、风、流、浪对是咸潮上溯产生的影响,为掌握咸潮运动规律和相关河口治理等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必需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2007年~2011年四个年度(其中丰水年和枯水年各两年)磨刀门水道的大量观测盐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咸界图方法得到每年的长时间序列咸界运动特性,通过功率谱分析发现长时问序列咸界运动数据具有很好的半月周期和日周期,并通过三分法,对多个周期数据进行单周期处理分析,得到了磨刀门水道咸界运动半月周期的典型规律.对比分析每年间的咸界运动半月周期规律,发现丰、枯水年的0.5‰咸界半月周期运动存在不同的典型规律:盐水都是在小潮期间快速上溯,但丰、桔水年的盐水上溯起点位置不同,丰水年0.5‰咸界上溯距离近,在上游无滞留,基本没有咸潮灾害,而枯水年0.5‰咸界上溯天数略多,在上游滞留时间长,咸潮灾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
宋志超  张传友 《吉林水利》2010,(11):64-65,70
对高等级公路急流槽入水簸箕口与路面连接处的裂缝的防治,是对急流槽病害防治的关键,其原因是随着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营时间的推移,该处基本上都出现开裂的现象,开裂的裂缝导致急流槽出现病害,是急流槽病害的主要成因之一;而且在处治的过程中可采取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并且实施治理之后经济和质量的优良效果较传统维修方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微弯河段存在着螺旋流及横比降,水力特性相对复杂,在微弯河段修建码头对航道的影响势必与顺直河段不同。以微弯河段处的左岭卸煤码头为例,通过对数模结果及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工程的兴建对附近水位、流速影响较小,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横纵向延展长度相当;工程的建设对附近水域河床演变与船舶航线影响较小,但对附近航标的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并需对航标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黄卫东  徐侠 《治淮》2004,(6):47-48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工程是一项以分泄淮河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排水出路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工程.河道全长125km,其中安徽省境内约95km.怀洪新河大部分河道是利用原有河槽和湖泊洼地开挖、疏浚并在两岸筑堤而成.因此,两岸地形较为复杂,堤身线路长,交通不便.为方便日常堤防管理和汛期人员及防汛器材迅速及时地调运,怀洪新河防汛道路按设计要求尽量布置在堤顶或尽可能靠近堤防,并根据堤身高度、堤防防汛难度和保护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布置在堤防一侧,全长约96km.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自鲜  尚宇鸣 《人民黄河》2001,23(10):17-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后,引水坝址下游局部河段水量明显减少,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两岸环保力度的加大,排污量的减少,径流量减少对局部江段水质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预估调水后下游水质不会发生类别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四川省农村水电工作在水利部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广大农村水电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长期以来自觉坚持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和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为主题、改革为核心、资产为纽带、结构调整为重点、科技进步为动力、三大效益为目标,抓住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送电到乡工程建设、缺电县工程建设等发展机遇,在体制改革、行业管理、电源开发、电网完善、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打造四川农村水电强省,实现四川经济新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