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长江城陵矶——汉口河段的冲淤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在平滩及枯水河槽的多年淤一,以及河段冲淤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河段冲淤对螺山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研究,探讨了河段冲淤对长江中游干流洪水水位抬高的影响程度,为弄清长江1998年洪水水位偏高的原因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在平滩及枯水河槽的多年淤积量,以及河段冲淤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河段冲淤对螺山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研究,探讨了河段冲淤对长江中游干流洪水水位抬高的影响程度,为弄清长江1998 年洪水水位偏高的原因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长江宜昌至汉口河段水沙变化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长江上游水沙变化、中游干流河道泥沙冲淤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与1990年前相比,1991~2000年长江上游径流量变化不大,但输沙量减小明显,宜昌站年均输沙量减少约1亿t,减幅约20%;1966~1998年长江中游宜昌至汉口河段枯水河槽冲刷泥沙约3.67亿m3,宜昌至城陵矶段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河床下切明显,城陵矶至汉口段则河床滩槽均淤,但以淤高水洲滩为主.荆江河段泥沙冲淤量与宜昌站水沙作用强度∏=Q2×T/S呈较为明显的正比关系.当宜昌站水沙作用强度在1.6×1010~1.2×1011时,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泥沙冲淤基本平衡.当螺山站含沙量大于0.60 kg/m3时,城陵矾至汉口河段将发生淤积;当含沙量为0.50~0.60 kg/m3时,城陵矾至汉口河段冲淤基本平衡;当含沙量小于0.50 kg/m3时,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将发生冲刷.  相似文献   

4.
泥沙淤积与洞庭湖调蓄量变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义天  邓金运  孙昭华  李荣 《水利学报》2000,31(12):0048-0053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并比较了洞庭湖八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调蓄量,在相同的入湖流量和出口城陵矶水位的条件下,得到汛期高水位时八十年代调蓄量大于六十年代的认识。调蓄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螺山至汉口河段的大量淤积,城陵矶附近长江干流的洪水位不断抬升,造成相同水位下洞庭湖出流量大幅度减少。上述调蓄量的增大,对降低长江中游河段水位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加重了湖区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5.
长江宜昌至汉口河段输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长江宜昌至汉口干支流水文站50年水文资料的分析发现,长江干流年水量变化不大,而年沙量变化很大,造成沙量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荆江三口(藕池口,松枝口,太平口)分洪分沙、量的逐年减少、干流来沙及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引起的。本文还从沙量平衡法和断面法分析了宜昌至汉口河段的泥沙冲淤和输沙特性,发现城陵矶至汉口河段长期处于淤积状态,是上下游河段挟沙力平衡的一个调节河段。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年沙量将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的调洪运用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的影响,采用成熟的预报模型对2010年7月中下旬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大洪水过程进行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结果表明,洪水过程中,通过对三峡水库的合理调度,有效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其中宜昌-沙市河段水位降低约2.5 m,城陵矶-汉口河段水位降低约1.0 m,九江-大通河段水位降低0.3~0.5 m,沙市水位降到警戒水位以下,缓解了荆江河段和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缩短了监利-汉口河段各站超警戒水位时间。  相似文献   

7.
下荆江系统裁弯对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下荆江系统裁弯后,长江中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在不同水位(高水、平滩、中水、枯水)情况下的河床冲淤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本河段冲淤及汊道冲淤的变化规律。其次,着重分析了江湖关系调整所带来的各站水位的变化以及来水来沙的改变对本河段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河床泥沙冲刷下移;落淤湖中泥沙骤减,单位水体挟沙剧增,悬沙粒径变粗。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长江中游干流重要防洪控制站汉口站1952-1998年实测断面和流量等资料,分析该站水文断面年内及年际冲淤变化规律,并运用水位流量单值化技术,分析该站七个大水年份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断面地形法在长江中游河段冲淤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与历次长江槽蓄量成果比较,研究河段河床的冲淤变化规律,运用计算机技术采用河道断面地形法对长江中游河段城陵矶至九江段进行了冲淤计算。介绍了数据采集方法、编程技巧、计算方法,以及与GIS计算槽蓄量成果比较情况。指出了河道断面地形法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长江中游干流控制站汉口站1954~1998 年实测断面和流量等资料,分析了该站测验断面年内及年际的冲淤变化规律,并运用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技术,分析该站水位流量关系历年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从50 年代到60 年代,汉口站断面一直在冲刷,至1968 年达到最大,以后断面逐渐淤积。该站流量90 年代与50 年代相比,高水时流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1.
1998 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中游干流河段普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水位,以城陵矶—螺山河段尤为严重。产生城陵矶—螺山河段高位洪水的主要原因有洪水峰量大、分洪溃口减少、槽蓄容量小、荆江裁弯及河势调整、洪水恶劣组合、水情特殊等6 种因素。河段局部淤积使洪水水位的抬高影响有限,并不是1998 年该段洪水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对螺山河段各种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给出了各种因素影响螺山水位的变化范围,可供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98年长江城陵矶——螺山河段高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中游干流河段普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水位,以城陵矶-螺山河段尤为严重。产生城陵矶-螺山河段高位洪水的主要原因有洪水峰量大,分洪溃口减少,槽蓄容量小,荆江裁弯及河势调整,洪水恶劣组合,水情特殊等6种因素。河段局部淤积使洪水水位的抬高影响有限,并不是1998年该段洪水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对螺山河段各种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给出了各种因素影响螺山水位的变化范围,可供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库淤积和坝下冲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坝下长江中游河势的影响,基于实测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水库泥沙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特性。研究表明,1991年以来长江干流各站径流量变化不大,输沙量明显减小;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的2003~2011年入库沙量继续大幅减少,仅为原设计值的40%,水库年均淤积泥沙1.40亿t,也仅为论证阶段的40%左右,且绝大部分淤积在常年回水区和死库容内;受上游来沙减小和三峡水库蓄水拦沙影响,坝下游输沙量大幅减小,悬移质泥沙颗粒也明显变粗,长江中游原有的冲淤相对平衡状态被打破,河床发生沿程冲刷,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宜昌至湖口河段总冲刷量为9.79亿m3,河床冲淤形态转变为“滩、槽均冲”,主要冲刷发生在宜昌至城陵矶河段。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来长江中游泥沙输移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1950年以来长江中游泥沙输移资料作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裁弯后,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分流分沙减少,下荆江径流量和输沙量相应增加,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80年代中期以后,长江中游干流及洞庭湖出口的年输沙量呈减少趋势,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河床由淤积转为趋向冲淤平衡三峡工程初期蓄水运用后,长江中游含沙量沿程恢复距离较长,但床沙质部分恢复距离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游泥沙输移规律及对防洪影响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本文对长江中游近期泥沙输移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螺山至汉口河段和洞庭湖区泥沙淤积比λV与三口分沙比λS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分析得到洞庭湖区和螺山至汉口段各时期多年平均泥沙淤积总量基本保持在180×106t,分沙比的减少调整了螺山至汉口河段与洞庭湖区之间的淤积关系,使得洞庭湖区少淤积的泥沙转移到螺山汉口河段淤积,抬高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水位。因此,长江中游防洪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宜昌每年多来的180×106t泥沙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特性、水资源损耗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干流河道输水堤防的规划原则、布局形式与堤距,河道整治的部位与形式,引水工程及叠梁式生态闸等治理措施;深入分析了输水堤防工程对河道冲淤的影响,指出堤防建设规模与河道冲淤有一定的关系,修建堤防后中游河段向下游河道输水比例将增加,导致中游河段淤积减少或冲刷增加,下游河段淤积增加;探讨了引水分流对干流河道冲淤的影响,对于阿拉尔至英巴扎河段,引水分流使该河段的淤积加重或冲刷减轻;英巴扎至恰拉河段,引水分流会使河道处于减淤状态。当分沙量较大时,对减少干流泥沙淤积是有利的,同时也减轻了干流泥沙处理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的调洪运用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的影响,采用成熟的预报模型对2010年7月中下旬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大洪水过程进行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结果表明,洪水过程中,通过对三峡水库的合理调度,有效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其中宜昌-沙市河段水位降低约2.5 m,城陵矾-汉口河段水位降低约1.0 m,九江-大通河段水位降低0.3-0.5 m,沙市水位降到警戒水位以下,缓解了荆江河段和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缩短了监利-汉口河段各站超警戒水位时间.  相似文献   

18.
城陵矶至螺山河段槽蓄量及冲淤变化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利用GIS建立河道地形三维表面,计算分析河段槽蓄量以及冲淤变化的主要步骤和具体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河道形态显示直观、冲淤部位空间分析能力突出等优点.以长江干流城陵矶至螺山河段为例,选用6个测次的河道地形图,计算分析了近30 a来该河段的槽蓄量变化和冲淤时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城陵矶至螺山河段20世纪70年代河道淤积较为严重,1981~1998年冲淤变化不大,1998~2001年平滩河槽有所淤积,近期冲淤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由于在河道形态的显示、冲淤部位的空间分析方面的突出能力,若进一步和河流水沙数学模型以及其他相关分析相结合,基于GIS的河道冲淤变化分析更能有利于发现河道泥沙淤积的规律,为洪灾成因和防洪减灾对策研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17年6月下旬至7月初,长江中下游连续发生两次强降雨过程,7月1日长江形成2017年第1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全线超警,发生了中游型大洪水。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避免莲花塘站超保证水位,7月1~3日,对三峡水库进行了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将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减至8 000 m3/s。对2017年汛期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后,水库泥沙淤积、荆江三口分流、坝下游河道冲淤与崩岸以及长江中下游洲滩淹没等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度实施后,显著减轻了洞庭湖区及长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有力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制定科学调度方案、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城陵矶水文站水文断面的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城陵矶水文站控制河段的冲淤变化规律及其洪水特征, 对城陵矶断面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总的看来, 城陵矶水文断面的控制情况及代表性随着城陵矶水位的变化和洪水来源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