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北方土石山区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方土石山区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进行径流量和侵蚀量的观测,分别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分析径流小区降水量所产生的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径流小区内的降水量与径流量和侵蚀量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同一坡度下径流量和侵蚀量随降水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随着降水量的增加,5°径流小区径流速率增长缓慢,25°径流小区径流速率增长迅速,随着坡度的增加,降水量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三种水土保持措施下红壤坡地径流产沙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红壤区选取、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基于连续两年试验区降雨资料,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与对照处理径流小区的减流减沙效益,研究降雨与径流产沙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效侵蚀性降雨发生在春夏两季的比例较大,4—5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比例达38.7%~43.2%;相对于对照小区,植被措施及工程措施的年均减流率均大于90%,减沙率大于99%,耕作措施减流率及减沙率分别为79.6%和93.4%;按照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对照小区两年均为剧烈侵蚀,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小区为微度侵蚀,而耕作措施分别达到极强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从减流减沙效果而言,植被措施及工程措施较耕作措施的效果更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的径流量与降雨量相关性最密切,对照小区与植被措施小区的侵蚀量与径流量呈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总结以往研究方法的特点、系统分析黄河中游不同类型区坡面径流小区实测资料、深入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洪算沙频率分析法”及“成因分析自然相关法”两种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前者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代表小区洪水径流量、降雨量为统计量,建立不同洪量频率、不同雨量级下的措施减洪指标体系;以流域降雨量为纽带,消除时段、点面、地区等差异,推到流域面上。后者则通过对小区资料的地区综合相关分析,以代表小区产洪( 沙) 量和措施减洪( 沙) 量为相关因子,以措施质量分级指标为参变量,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对径流泥沙模数的修正,推算流域的措施减洪减沙指标。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毕节地区地理位置为例对贵州山丘地区坡地不同下垫面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侵蚀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对不同坡度和坡长以及各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量和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利用2014—2016年水土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和实测降雨量等观测资料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治理水土流失最佳的措施为坡改梯措施;暴雨强度和降雨量是影响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侵蚀模数变化规律在不同降雨条件下随坡长、坡度的变化而表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土石质山区的海城市松树沟小流域为案例,对不同坡度的顺坡和横坡垄作措施的保土效益、径流量和侵蚀量利用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法分析。研究表明:根据径流量状况排列3°、5°坡为种植大豆小区横坡垄作裸地小区种植大豆+顺坡垄作;依据侵蚀量排列3°坡下为顺坡垄作最小、裸地最大、顺坡居中,考虑侵蚀量特征排列5°坡为种植大豆+横坡垄作裸地小区种植大豆+顺坡垄作。因此,适用于辽宁省低山丘陵区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为横坡垄作。  相似文献   

6.
吕二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天水吕二沟流域22年实测水文泥沙数据为基础,从降水~侵蚀产沙、径流~产沙关系入手,统计分析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在年内的分布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和植被生长发育期有关;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年际变化是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全面实施和小流域林草植被面积的增加,流域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逐渐减少。从单次降水~径流、降水~侵蚀产沙关系曲线来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发挥着明显的减水、减沙效益,为流域的综合治理、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表径流是陆地水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流域内的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均会引起地表径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地表径流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辽宁省碧流河流域为研究样本,通过模拟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的变化比较,得出碧流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利用碧流河流域的实测降雨量系列值来分别分析人类活动及气候条件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进而分别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地表径流的贡献量和贡献率。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在流域减水减沙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以陕西省黑草河小流域为例,对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流域的径流输沙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通过对比评价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减水减沙效益,为流域内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优化流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对栖龙湾径流小区进行降雨、径流量和侵蚀量观测,并分析降雨、措施、坡度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坡度、措施下,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先增加后减少又增加;不同坡度下,顺坡种植花生径流量、侵蚀量都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建议当坡度增大时,将顺坡种植花生方式改为土坎梯田种植,可适当拦截径流和泥沙。  相似文献   

10.
以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植被恢复背景下北洛河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1959-2011年间径流和基流数量变化、时间分配规律和阶段特征,对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结果表明:志丹、吴起、刘家河3个水文站的年均径流深分别为37.6、27.1、31.8 mm。年均地表径流量和基流量所占比例3站平均为63.8%和36.2%。3站的年径流量和地表径流量全部表现为极显著减少趋势(P<0.001),而且地表径流量决定了总径流量的变化程度。3站基流量呈增加(P<0.01)(吴起站、刘家河站)或稳定态势(志丹站)。径流量及其组分年内分配均表现为"双峰型"。随时间推移,径流量月内分配不均匀性减弱,夏、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急剧降低。3站冬、春季枯水期基流量均为显著增加态势,而夏、秋季稳定。1959-2011年在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和生态恢复背景下,流域径流及其组分的数量和时间分配发生了很大变化,流域水循环要素比例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土保持的流域降水-径流统计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穆兴民  李靖  王飞  王炜 《水利学报》2004,35(5):0122-0128
本文在变量共线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流域降水量标度和水土保持标度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流域降水-水土保持-径流统计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分离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程度,而且还可分析降水及水土保持对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佳芦河和秃尾河流域,水土保持使流域径流量平均减少10%~22%。因降水量减少及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增大,20世纪70~90年代比60年代径流量明显减少,佳芦河降水变化及水土保持措施影响分别为25%和75%,而秃尾河分别为35%和65%。  相似文献   

12.
粗糙度对坡面侵蚀及泥沙分选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揭示土壤侵蚀的内在规律,以某一试验小区为例,通过模拟不同地表粗糙度,分析了不同雨强条件下的坡面侵蚀产沙及泥沙颗粒粒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同雨强和降雨历时下,粗糙度对坡面径流率、水流功率、径流含沙量和产沙率有显著影响;侵蚀泥沙的搬运形式与雨强和粗糙度均有关,而不同泥沙颗粒搬运方式是引起不同粗糙度坡面侵蚀产沙分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坡面侵蚀产沙模型中应综合考虑地表粗糙度和泥沙粒径信息。研究成果可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时间序列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清涧河流域水土保持对流域暴雨洪水过程及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了水土保持使该流域产洪次数减少、地表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减小、流域产流起始时间滞后,径流持续时间缩短,洪峰流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径流变化特别是水土保持措施对陕北秃尾河径流的调节效果,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该流域实测资料,利用成因分割法等方法对秃尾河流域径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计算出水土保持措施径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经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秃尾河流域径流量相对减少,其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径流效益显著。可为更好地维护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黄河中游流域水土流失以及科学合理调配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15.
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侵蚀泥沙贡献率的7Be示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蚀泥沙来源的研究对深化侵蚀规律的认识,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7Be示踪技术结合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分别探讨了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片蚀、细沟侵蚀对侵蚀泥沙的贡献率及小区泥沙输移比。研究发现,片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0~2m区域,占总片蚀量的60%以上,细沟侵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2~5m区域,占总细沟侵蚀总量的75%以上,总体而言,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于小区坡面距坡顶1~4m区域,上部和下部泥沙贡献相对较小。对于降雨强度高的15°小区,片蚀泥沙几乎来自与全坡面,坡面不同坡段对总侵蚀泥沙的贡献率从坡顶向坡脚呈增加趋势。利用7Be示踪计算出各小区泥沙输移比在0.643~0.979之内,除5°小区外,其它小区泥沙输移比都大于0.9。  相似文献   

16.
昕水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累计距平分析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分析等方法,对昕水河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径流系列进行了一致性分析,初步估算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昕水河流域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显著,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趋势显著;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流域下垫面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化;水土保持措施是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变化次之。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和封坡禁牧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及毁林毁草后水土保持效益减退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沟谷林、沙棘林、人工林等均可有效地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效益;森林被破坏对流域年径流总量影响较小,对径流年内分配影响较大;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退耕地种植草木樨,可有效地减少冲刷量和径流量。  相似文献   

18.
汉江上游流域产水产沙时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分布式模型SWAT(Soiland Water AssessmentT001)进行了流域产水产沙模拟。采用1987—1996年的资料进行模型率定,1997-2001年的资料进行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汉江上游泥沙侵蚀量的空间分布图,分析了产沙量和植被/土壤类型、地表径流量以及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北岸丹江片区的泥沙侵蚀量最为集中,汉江上游流域产沙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和地形因素的变化,而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对产沙量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SWAT模型可以应用于与径流相关的各种模拟分析并对流域长期连续泥沙负荷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对汉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综合治理和进一步开展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汉江流域综合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侵蚀带的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统计试验地附近土壤侵蚀观测站6年降雨、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对浅沟坡面不同侵蚀带侵蚀产沙对降雨雨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提高,不同土壤侵蚀分带的径流量均呈增加趋势,且短历时、高强度暴雨在片蚀带、细沟侵蚀带和浅沟侵蚀带的径流量与土壤侵蚀量均最大;不同侵蚀分带径流产沙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浅沟侵蚀带径流产沙量逐渐增大,不同降雨强度下,片蚀带径流产沙量均较小,表明发生坡面侵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沟蚀的径流产生引起的。在不同降雨雨型下的线性函数方程中,均以A1降雨雨型下三个侵蚀分带回归方程的斜率最大,且土壤侵蚀量与降雨强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融雪与降雨侵蚀条件下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相对缺乏,据此本文以彰武县乐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流域2015—2016年的降雨侵蚀数据以及春季融雪侵蚀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融雪与降雨侵蚀条件下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产流产沙次数、径流深度、侵蚀模数等参数,揭示了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在融雪与降雨侵蚀条件下的防控效果。研究表明:生态修复措施在融雪条件P值为0.01~0.45范围时的防控效果较好,而在融雪期则具有容水量少、周期短等特点;在融雪侵蚀条件下的水平坑措施主要是对融水进行拦控;地埂植被径流深度及侵蚀模数在融雪条件下明显大于横垄;乐园小流域在水土保持措施规划设计时应同时考虑融雪与降雨两种侵蚀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