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百色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骨料料源有灰岩和辉绿岩两种,灰岩料场夹有活性骨料燧石、开采成本高,辉绿岩料场不合活性骨料、开采成本低.试验结果表明,与灰岩骨料碾压混凝土相比,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较差、变形能力较差、抗裂能力较低.针对这些特性,通过改善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采取创新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变形性能,提高了抗裂性能,使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首次成功地应用于百色RCC大坝,避免了大坝采用灰岩骨料碾压混凝土带来的安全隐患,节约了工程投资,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辉绿岩是百色水利枢纽RCC主坝混凝土骨料,对其进行碱活性试验研究,以判定混凝土是否会出现危害性的碱-骨料反应。采用岩相法、砂浆棒快速法、砂浆棒长度法等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辉绿岩、蚀变辉绿岩均为非活性骨料,用于混凝土工程不会产生危害性的碱-骨料反应。  相似文献   

3.
百色水利枢纽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近坝区缺乏天然骨料,故须用附近辉绿岩和石灰岩加工人工骨料。通过系统的勘察、规划、试验、分析、研究及实用经验总结,探清了辉绿岩料场的分布、规模及性质,探明了辉绿岩的岩性、碱活性、破碎性、混凝土性能及加工成本,开创性地采用坚硬的辉绿岩大规模作为筑坝砂石骨料,避免了采用当地石灰岩面临薄层、夹泥、含燧石造成的开采难度大、弃料多、成本高、骨料有碱活性反应等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4.
张丽萍 《人民长江》2010,41(17):46-50
辉绿岩人工骨料在RCC坝上的应用国内外均无先例,而辉绿岩人工骨料RCC配合比的确定更是一个需要通过系列试验和系统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为满足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需要,对辉绿岩人工骨料RCC配合比的试验与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各种级配条件下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这些配合比在施工中经适当调整后已用于主坝碾压混凝土的浇筑。主坝自2006年8月档水至今,坝体未出现过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大坝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百色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主坝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色水利枢纽主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130m。根据坝址岩基地质特点和地形情况,对主坝轴线作上线、中线、下线3个方案的比较,用平面有限元法分析表明,中线方案(坝踵和坝分别离上、下游蚀变有一定距离)的坝体和地基应力分布最理想,另外,中线方案基础处理较简单,可靠,便于设置防渗帷幕,故主坝轴线布置选择中线方案,通过两种剖面的研究,采用上游面直立,下游坡为1:0.8,基本三角形顶点高程为232m的剖  相似文献   

6.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过优选材料,缩小配合比试验范围,再用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建立不同材料组合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并对计算配合比通过复核试验加以验证,最终确定推荐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7.
在百色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中,变态混凝土充分运用于两岸坝基垫层混凝土、坝基、孔洞、模板周边及拼缝钢筋网部位,并在施工工艺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包括采用插孔加浆新工艺,有效控制加浆量;对于具备汽车直接入仓的岸坡变态混凝土集中部位及钢筋网部位,使用拌和楼直接拌制变态混凝土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百色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基础处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坝址基岩特点,论述了百色水利枢纽的主坝基础开挖、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坝基防渗排水系统、断层破碎带及蚀变带处理以及消力池基础处理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大坝混凝土施工是百色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时间短,工程量相对较大。大坝混凝土总方量247.53 万m3 ,其中辗压混凝土(RCC)190 .79 万m3 。经比较,RCC运输采用深槽高速皮带机辅以负压真空溜筒的入仓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丁学琦 《西北水电》2006,(4):1-3,25
中国江河水量丰沛,开阔河段不仅洪水流量大、装机台数多,且多为通航河道。现仅以所及,回顾工程实践,对大流量宽河谷水电枢纽布置,在协调通航、泄洪、发电、导流以及坝址选择上的某些设计导向和趋势,初加探讨,以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徐泽平  陆希  翟迎春  严祖文  姬阳  徐耀 《水利学报》2022,53(12):1397-1409
为深入了解河谷地形因素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一个典型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岸坡坡度与河床宽度等影响因子的分析研究,并在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改善峡谷地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工程措施。研究成果表明:河谷地形对大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岸坡对坝体和面板的约束及顶托作用,这种作用随大坝长高比的增加而减弱。对于修建于狭窄河谷中的面板坝,其堆石体位移梯度和面板的压应力数值相对较大。工程上可采取提高堆石体压实密度,设置岸坡增模堆石区,以及合理确定面板浇筑时机和设置可吸收变形的面板纵缝填充材料等措施,以控制坝体变形并改善面板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堆石料填筑标准对于狭窄河谷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本文运用三维有限元法,以某高面板堆石坝工程为例,进行了堆石料不同填筑标准下的大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堆石料填筑标准的提高,坝体和面板的应力变形均基本呈现单调递减的变化规律,且堆石料填筑标准对坝体和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存在一个明显的"拐点",如本文工程实例的主堆石料干密度影响"拐点"为2.16 g/cm3。因此,通过提高堆石料填筑标准,可以明显改善狭窄河谷中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状况,但应注意堆石料填筑标准对大坝应力变形的影响存在"拐点"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14.
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可能需在泄洪建筑物进口增设检修闸门。增设检修闸门的设计,需采用合理的布置形式,选择适用的闸门形式及启闭设备,在不影响原水工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增设检修闸门的使用功能。根据工程实践,对在溢洪道、泄洪洞、大坝泄洪中孔及底孔上增设检修闸门时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3个具体工程为例,对增设检修闸门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其经验总结,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狭窄河谷中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高179.5m的洪家渡面板堆石坝,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狭窄河谷中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狭窄、不对称河谷地形条件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和蓄水运行期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以及面板周边缝的变形特点.同时,还对不同填筑干密度对坝体和面板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谷的地形条件对面板应力变形有着显的影响,通过改进碾压施工技术,提高填筑密度,将对坝体和面板的应力变形性状的改善,提高坝体的整体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溢流坝的设计与坝址河势、地形地质、枢纽布置、泄洪要求、库区淹没等要素密切相关,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左江水利枢纽溢流堰较矮,水头和Fr数低,又具有潜堰的水流特性。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及设计优化。通过综合比较优选了堰顶高程、孔口数量,优化了泄水建筑物体型和下游防护设计,实施后产生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工程建成后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已建的2座200 m级高面板堆石坝出现的坝体变形大、面板裂缝多、渗漏量偏大等问题,结合洪家渡坝河谷狭窄且不对称的特点,开展了筑坝技术研究,取得了坝体变形控制集成技术、接缝止水新结构和新材料、堆石碾压和检测新工艺3、10 m高陡坝肩窄趾板新结构、安全监测新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大坝经4年蓄水运行考验,坝体变形小,面板裂缝少,渗漏量不大,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拟建的狭窄河谷区230m级面板堆石坝为例,系统介绍了狭窄河谷区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理念和相应的工程措施,通过全面的坝料瞬变、流变和界面特性试验,确定了筑坝料的力学特性参数,对大坝施工填筑、蓄水、运行等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重点评价了长期运行过程中混凝土面板、周边缝等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形。结果表明,采用设置高趾墩、岸坡增模区、面板分缝优化、合理的预沉降期等措施后,保障了该坝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狭窄河谷中的高面板堆石坝长期应力变形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已建面板堆石坝的竣工后沉降变形规律和室内大型三轴流变试验结果,提出了堆石体长期变形流变模型.对建设在狭窄河谷中的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应力变形分析,考察了三维效应、堆石体流变等因素对大坝长期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狭窄河谷岸坡对坝体存在拱效应,减小坝体应力,同时,由于右岸坡度缓于左岸,右岸侧坝体较左岸侧存在更大的朝向河谷中心的位移.拱效应也阻碍了面板的弯曲和沉降变形,使靠近岸坡的面板接缝拉开和错动,并可能导致河床段面板中上部发生挤压破坏.坝体流变变形增大了面板挤压破坏的可能性.库水推力导致面板在挠曲的同时发生顺岸坡向拉伸,坝体的后期流变变形则可减小或改变面板的拉伸状态.  相似文献   

20.
面板堆石坝泄水建筑物的安全运用与大坝同等重要,其功能包括泄洪、排沙、放空、下闸蓄水、初期运用、泄放环境基流等。近几年部分面板堆石坝泄水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出现溢洪道和有压隧洞冲蚀损坏、龙抬头无压洞近极限状态运用问题、泄洪水力冲刷和雾化导致坝下山体滑坡等情况,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根据高面板坝泄水建筑物设计与运用实例,概述了放空洞的设置、主要泄洪建筑物运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现阶段提高泄水建筑物耐久性对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