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鄂尔多斯遗鸥国家自然保护区遗鸥繁殖生境——尾闾湖泊湿地,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项"和"准整体"两种角度出发,分别采用现行的价值评估方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结合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以及2005年全国粮食及其他产品的价格水平,评估了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分别为0.93亿元和1.48亿元,约为1.4万元/hm2和2.2万元/hm2。通过对两个结果的分析比较可知,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在(1.0~1.5)亿元之间,其价值量的大小受选用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部分的认识及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济西国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其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功能4大类11项指标进行评价,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替代工程法、支付意愿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评估了济西国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济西国家湿地生态服务价值总计20057.195万元,济西国家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服务功能价值差...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态价值法、旅游费用法等对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湿地直接利用价值为3.22×108元,间接利用价值为3.71×108元,非利用价值为2.5×108元,总价值为9.43×108元。同时在众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供水与蓄水、调蓄洪水、降解污染功能较显著。通过计算石佛寺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使人们意识到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衡水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衡水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5230.39万元,主要表现在水调节、科考旅游、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物质生产等方面,其中水调节价值为6914万元,占45.40%,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选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态价值法等对石佛寺水库的人工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供水与蓄水、调蓄洪水、降解污染功能价值显著,说明石佛寺人工湿地自2009年形成以来,为人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湿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开展有效的评估,以保障区域生产建设和环境安全。介绍了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类型,运用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恢复生态学原理给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框架.并着重对以调蓄洪水功能等为主的间接利用价值的评估及预期成效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异性和综合性特征,传统的评估手段对于准确量化及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大难度。以提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数据分析方法为目标,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基于湿地观测站网和遥感技术的湿地大数据观测体系,阐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大数据的维度分析、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方法,进而提出一种面向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湿地维度—空间—属性大数据耦合分析框架,选取中国滨海湿地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了大数据时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的未来方向。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可获取长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的数据,遥感对地观测可实现空天地一体化观测,二者结合有助于构建湿地生态大数据观测体系;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 010.32×10~8元。研究成果可有效解决地域异质性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蓄滞洪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传奇 《人民黄河》2008,30(1):1-2,5
将大黄铺洼蓄滞洪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并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大黄铺洼蓄滞洪区的直接使用价值,包括物质生产、休闲娱乐等功能计4.48亿元;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洪水调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水质净化、大气调节等功能计2.72亿元,其中洪水调节价值2.16亿元.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估算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是管理和保护湿地的重要途径。以白洋淀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实验,综合运用经济学、资源学和生态学方法,对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经过计算,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利用价值为71792.7×104元/a,其中,直接利用价值为34678.4×104元/a,间接利用价值为37114.3×104元/a。最后,对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编辑出版的《Value-Counting Ecosystems as Water Infrastructure》一书的主要内容,介绍了IUCN对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认识,目的是研究如何把水资源中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应用到决策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水资源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1.
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态价值法、旅游费用法等方法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几种基本方法,本文应用上述几种方法对卧龙湖湿地进行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在7种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动、植物资源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及降解污染功能价值较为显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计算数据有针对性的完善其系统结构,从而使卧龙湖湿地更好的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建立的凌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湿地内部8项生态服务功能效应的货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凌河口湿地每年的生态服务综合能值-货币价值为1 375.11亿元/a,经济效益显著。其中,碳固定、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货币价值比较大,能值-货币价值分别为734.26亿、330.53亿、293.01亿元/a,说明这些生态功能是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服务功能;湿地产品能值-货币价值最小,为1.29亿元/a,说明物质生产服务效应在生态系统中占次要位置。因此,在开发利用凌河口湿地资源时,应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环境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湿地产品,充分发挥湿地的主导生态功能效应,协调各生态功能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凌河口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双变量分析,检验各分项指标与体系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压力呈减小趋势,社会经济压力(人为压力)呈增大趋势;湿地中整体动植物响应状况明显,逐步向积极方向发展;湿地年代际健康状况为健康—亚健康—病态—亚健康—健康—很健康;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入湖水量、动物种类的相关性最强,主要外界压力来自于渔业、旅游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长三角地区的农村河道治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农村河流生态系统在生态、亲水、景观等方面的功能,促进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成遣  周林飞  谭艳芳 《人民黄河》2012,34(6):105-107
采用能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对双台子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能值-货币价值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调节方面对当地自然环境调节及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服务以及水产品的能值-货币价值相对较大,是优先发展、保护和建设的方向。应重点关注双台子河口湿地水产资源的合理建设,将生态服务效应的保护和利用放在首位,同时应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维持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洪湖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覃明  陆剑 《中国水利》2005,(7):64-66
洪湖湿地面临着水域面积萎缩、调蓄能力下降、污染日趋严重、水生生物锐减、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需要从管理制度、工程治理项目建设、完善法规、加大投入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衡水湖流域上游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使衡水湖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干涸。自2000年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衡水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外流域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开始实施对衡水湖湿地的恢复。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衡水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采用外流域调水补充水源、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湿地营养物质的措施、利用种子库、植物繁殖体等途径恢复植被等措施。确定恢复目标为恢复湿地功能、保护野生动物、恢复传统景观等,并对恢复后的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探讨湿地恢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北方干旱地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Floodplains cover only 6% of the Earth’s surface. Connectivity occurs in multidirectional patterns in riverbeds, throughout both the drainage paths of the tributaries and the areas contiguous to the riverbed.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variations in the levels of the water table as a component of a spatiotemporal represent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importance of floodplains as hydric regulatory elem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knowledge for developing techniques for the renaturalization of water functions to produce ecosystem services. We measured the variation in the water table level in a floodplain of the Paraiba do Sul River (southeastern Brazil), whose 77 floodplains occupy only 3.87% of the basin and present a high potential for the renaturalization of their water functions. The litho-structural control point (LSCP) is situated in the river channel and mark the end of the floodplain. Areas near the LSCP remain continually saturated, storing water and contributing to dry-season hydrographs. Areas up to 4400 m away from the LSCP perform hydric regulation, storing water from floods of the riverbed and reducing its flow downstream. Areas up to 7500 m away from the LSCP have an increased absorption potential. These three areas operate differently and integrally in absorbing floodwaters and recharging the water table, influencing the increase in minimum flows in the riverb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s of these sectors enables the design of objective measures that safeguard an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the renaturalization of the hydrological functions of floodpl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