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查明小峰水库大坝的渗漏情况,采用自然电场法和充电法等常规电法对大坝渗漏区进行探测,确定渗漏通道。经钻探结果证实,采用常规电法探测查明大坝的渗漏情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渗漏是水库大坝的常见病害之一,是影响大坝整体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水库大坝渗漏病害的典型特点和基本规律,对大坝渗漏成因分析、现场渗漏探测以及渗漏加固处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水库大坝防渗体系的特点,结合典型工程案例,从渗漏类型、表现形式及渗漏成因等方面对土质防渗体土石坝、混凝土坝、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渗漏病害的基本规律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以期对我国水库大坝渗漏病害的探测与加固处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密度电法对柳城县芦洞水库大坝渗漏进行探测,基本查明大坝渗漏原因,经与地质调查及钻孔结果验证,最终推断大坝渗漏的主要原因为右坝段坝基岩溶管道及断层发育引起,椐此对大坝进行防渗灌浆加固设计,实施后测试:大坝漏水量为10L/s,比原来小37L/s,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裘家坞水库大坝采用并行电法探测,查明了水库大坝左右两岸坝脚渗漏原因和通道,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渗处理措施,使渗漏消失或明显减少,其处理效果良好。对裘家坞水库的工程概况、并行电法渗漏探测、探测成果及大坝渗漏原因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08,(10):60
技术简介 大坝堤防渗漏ICP化学示踪现场观测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大坝、堤防渗漏现场观测新技术.用于观测和探查大坝、堤防渗漏部位和渗漏通道。在大坝、堤防可能存在的渗漏部位投放一定量的不同金属离子作为示踪剂,在下游可能存在的渗漏路径和渗漏出口布置观测点.间隔一定时间连续采集水样,采用等离子体耦合光谱方法(1CP)对水样中的示踪剂浓度进行分析测试.确定示踪剂流动的路径、方向和速度,并最终探查出大坝、堤防的渗漏部位、强渗透区域和渗漏通道。  相似文献   

6.
沿大坝东段流动电位的自然电位(SP)测量在找出渗漏区和确定相产的渗流强度方面取得了很在成功。自然电位测量表明负异常幅值达100mV,渗漏区宽度在40-150m之间。重复观测两个不同库水位的自然电位数据表明渗流特征没有大的变化。根据自电位异常定性分析成果,该区自然电位值的详细绘制图解显示出可能存在有两个渗溶坑,估计一个直径为25-30m,另一个约15m,这两个渗溶坑的位置正好与该区两条地下正断层的位  相似文献   

7.
李强 《水力发电》2005,31(9):16-18,47
在对江垭水库大坝物探勘查工作中,除运用了自然电场法等常规查漏方法外,还采用了流场法DB-3普及型堤坝渗漏检测仪进行勘查。通过三次自然电场法勘查成果分析,大坝存在的几处渗漏点(区)主要分布在库内3线、2线。流场法连通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渗漏点(区)渗水与120、114及左岸3条排水廊道的渗水有一定关系,廊道内渗水主要来自库水.另外,160廊道内几处微渗水是库水通过大坝坝体渗漏的。  相似文献   

8.
大坝渗漏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渗漏勘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技术。以某大坝渗漏勘察为例,研究了该水库坝址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渗漏体系及渗漏概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勘察方法及手段。以坝顶钻孔为工作平台,采用地下水位观测、示踪试验、孔内彩电观察、压水试验等勘察手段对大坝渗漏部位进行分析与定位,最终在平面及剖面方向上确定了大坝渗漏范围。根据勘察结果以及渗漏程度对渗漏部位进行分区,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及建议。工程实践表明,所采取的勘察方法和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类似工程勘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定位坝体渗漏位置,在直流电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激励电压导通瞬间电极激发的瞬变电磁信号检测渗漏的方法。导通瞬间电极在导电介质中激发的瞬变电磁响应包含介质电导率信息,响应信号对水层等高阻介质比较敏感,响应变化较大,这是一种新的渗漏信息。利用该信息对坝体进行渗漏检测有助于提高渗漏点位置判断的准确性。利用电极检测系统对故县大坝进行实测,分别实现信号的廊道发射-水中接收和水中发射-廊道台阶接收,在横向和纵向判断了渗漏异常位置。对故县大坝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坝的2#—3#横缝处存在渗漏,与实际渗漏情况相符。研究成果对于准确定位坝体渗漏位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丰满大坝的渗漏情况丰满大坝的渗漏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解放初期,大坝到处漏水,灌浆廊道很多地方射流。据测量,1950年坝体渗漏量约2731/s,下游坝面渗漏量约1001/S。1951~1953年,对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近 100 多年来的均一化气温数据,从趋势变化、季节差异、突变特征、周期振荡方面诊断香港和澳门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 1) 港澳年平均气温和不同季节气温在近 100 多年来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春冬季节增加速率较大,夏秋季节增加速率较小。除秋冬季节外,其它时间上的香港气温增加趋势均大于澳门。港澳夏冬季节气温差异均呈减少趋势。( 2) 香港和澳门年平均气温分别于 1963 年和 1991 年发生突变。在季节上,港澳地区的气温突变均在秋季发生年份最晚,冬季次之,夏季再次之,春季最早。( 3) 香港年平均气温分别存在 3 a、7 a、15 a 和 30 a、60 a 和 120 a 的周期振荡特征。澳门年平均气温存在 3 a、6 a、12 a、24 a 和 48 a 左右的周期振荡特征。( 4) ENSO 与香港年平均气温在 4 a 以下尺度以同位相或提前 1 a 位相变化关系为主,在 4 a 以上尺度以同位相变化关系为主。ENSO 与澳门年平均气温在不同时频域均以同位相变化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山东省1961—2017年21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空间插值、滑动平均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57 a来山东省年、季降水量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水量和雨日整体呈现自南向北递减的纬度地带性和自东向西递减的经度地带性,高值中心都出现在泰山地区。春、夏两季的雨日和年雨日空间分布相似,冬季雨日呈“东北-西南递减型”分布;年降水量的减少速率为-16.28 mm/(10 a),年雨日以-2.16 d/(10 a)的速率显著下降(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两者都存在约17 a的年代周期变化;春季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和雨日趋势相反,其余三季的降水量和雨日都为负趋势,且夏季降水量和雨日的负趋势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年尺度和季尺度下,雨日的负趋势都比降水量的负趋势强度要大,空间范围更广。研究成果可为山东地区水资源规划利用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80—2019年长江上游地区的逐月气温、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F趋势检验、水量平衡分析、质心识别等方法,揭示了长江上游地区近40 a来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年均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年均土壤蓄水变化量有着较大的空...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陕西省近年来极端气温事件发生频率增加这一现象,选用1960-2016年陕西省34个气象站年逐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法、M-K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研究陕西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时间上对极端气温指数的全省均值和分区均值的突变分析可知,极端气温冷指数频率减少且数值呈现下降趋势,极端气温暖指数频率增加且数值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关中地区的指数突变的权重对于陕西省整体的贡献最大。陕西省各季度平均气温均以11 a、16 a、29 a为周期,29 a为主周期(冬季以9 a为主周期除外),极端气温暖指数中热夜日数、暖昼日数和暖夜日数均存在5 a或6 a的主周期,极端气温冷指数中冰冻日数、冷昼日数和冷夜日数均存在27 a的主周期,且在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分区,极端气温冷暖频率的变化周期一致;空间上陕西省1960-2016年气温异常的空间型表现主要为总体一致性,极端气温暖指数普遍呈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关中与陕南地区;极端气温冷指数变化普遍呈下降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关中与陕北地区;陕西省各分区极端气温指数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江西山区河流南潦河流域1960年~2018年的水文气象要素的趋势特征、突变特征以及周期特征,并基于HEC-HMS模型对流域内发生的11场次洪水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研究区降雨量和气温整体上分别以36.9 mm/10a、0.24℃/10a的速率上升,降雨量在1977年、1990年和2011年发生过突变,并存在35 a的主周期和4、12 a的次周期;气温于2011年发生过突变,44 a的周期变化贯穿整个研究时段;11场次洪水过程模拟结果合格率为81.8%,经评定达到了乙级标准,可为南潦河流域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通河流域尕大滩和享堂两个水文站1952-2014年的逐月径流量资料,用不均匀性分析了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情况,使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Morlet小波变换对径流量突变和周期性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河流域的汛期主要为5-10月,尕大滩站和享堂站汛期径流量分别占全年的87. 81%和81. 9%。越向下游,大通河径流年内分配越均匀; 1991年之前,大通河上游和下游径流变化都呈下降趋势,1994年之后,上游尕大滩站径流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下游享堂站径流量呈快速下降趋势;上游尕大滩站径流量存在4、8、21a左右的周期震荡,下游的享堂站径流量则存在着3、6、31a左右的周期震荡; 1994年之前径流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等气象的影响,之后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distributions were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benthic and hyporheic zone of five groundwater‐fed streams, on a floodplain terrace, in a glacierized catchment in Alaska, in summer 2008. The strea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 gradient in environmental instability and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local var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instability of groundwater‐fed streams (reflecting differences in lengths of groundwater flow pathways) are of sufficient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to influenc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distribution. Individual measures of surface‐water temperature, streamflow, streambed stability and sediment size were incorporated into a multivariate index of environmental instability (IEI),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In the hyporheic zone, a logarithmic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macroinvertebrate diversity and IEI and a quadratic association between abundance and IEI. The increase in diversity along the gradient of instability reflected a greater evenness of taxa caused by reduction in abundance of Chironomidae, combined with an increase in abundance of several less dominant taxa (Limnephilidae, Empididae, Baetidae and Simuliidae). At the surface, a quadratic association between diversity and IEI was observed,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Chironomidae, Nemouridae and Empididae presented contrasting surface and hyporheic distributions, indicating use of the hyporheic zone as a refuge. Moreover, covariance in the surface and hyporheic distribution of Limnephilidae and Chloroperlidae suggested the use of the hyporheic zone as an extension of the benthic habitat. The data indicate that local var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etween groundwater‐fed streams is sufficient to induce differences in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and in the response of individual taxa.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淮河干流水沙变化特征,选定吴家渡水文站为代表性水文站,采用累积距平、M-K分析法、R/S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吴家渡站1950—2015年水沙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淮河干流近66 a来水沙序列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周期特征,并深入分析水沙条件突变及变化趋势的真实原因。结果显示:整体上淮河干流年径流量未呈现明显的增加或减小的趋势,但淮河干流来沙量则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2000年后来沙量趋于稳定;淮河干流来沙变化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体上呈现出多、少2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发生突变的年份在1980—1984年之间,未来一段时间来沙量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水库拦沙、农业种植改变下垫面、人工采砂及航道整治与河道疏浚的作用是导致淮河干流含沙量持续减小的原因;径流量第1—第3主周期分别为18,8,2 a,并且在未来短时间内将继续保持枯水期;输沙量整体上保持减少的趋势,第1—第4主周期分别为7,17,25,2 a,含沙量的第1和第2主周期分别为23,6 a,并且在未来短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少沙期。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河道治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兴凯湖生态水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兴凯湖1914~1957年水位过程线和水位-面积-库容曲线,通过计算兴凯湖多年平均和80%保证率水平年的来水量,并结合近期和远期需水量,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具有较大的调节功能,即使连续6年出现历史上水位从多年平均水位下降至历史最低水位,兴凯湖也能满足近期和远期水量需求。经分析、计算和推理,认为以1925年兴凯湖水位67.88 m为最低生态水位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竺溪河-澎溪河回水区叶绿素a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在竺溪河-澎溪河河段设置了8个采样点,对叶绿素a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依据监测信息和资料,对竺溪河-澎溪河河段富营养化状态、叶绿素a和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竺溪河和澎溪河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且受干流倒灌的影响,回水区首端的富营养化程度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竺溪河和澎溪河回水区各采样点叶绿素a和TN,TP的相关性系数均值分别为澎溪河-0.014,-0.014,竺溪河为0.154,0.244,而干流为0.469,0.449。该结果也说明,TN和TP对支流回水区藻类生长的影响比较小,而与干流的叶绿素a浓度呈相对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