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金沙江乌东德库区工程地质条件,选取坡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岸坡结构等10个与滑坡发生相关要素作为库岸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模型的改进层次分析方法,对乌东德库区库岸滑坡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东德库区可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4个区域;所占库区面积比例分别为6.64%,5.77%,60.20%,27.39%,为库岸滑坡的防灾减灾管理和治理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从河流健康评价的18个指标中,选择确定了6个主要评价指标:水系连通性、河道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优良河势保持率、洪水蓄泄能力、水质达标率、水生生物物种组成.将模糊综合评价应用到河流健康评价中,通过建立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和隶属函数,实现对河流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投标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关系到能否中标,关系到承建工程的施工效益,直至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事业的兴衰,关系到全企业职工经济利益和命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投标决策的重要性。本文就是针对以上这些情况,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拟投标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企业是否投标及是否能中标。  相似文献   

4.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结合华北水资源状况,提出了应用性、开发性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民  杨平  方增强  马玉峰 《人民长江》2007,38(11):163-165
以西北某灌区为例,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首先将总体生态环境评价作为最高层次的评判对象,将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3个子系统作为第2层次评判对象,将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如土质、地表水文等8个要素作为第3层评判对象,将水质、植被等15个要素作为第4层次评判对象.模型建立后,对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对灌区最后的综合评价是很好,模型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可行的加固方案,最大程度地改善病险水库的工作性能,综合考虑除险加固方案的效果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和施工便利性等指标,构建水库除险加固方案多层次优选模型,采用经加速遗传算法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优选子系统及各指标权重,提出水库加固效果多层次优选评价方法,并选择典型水库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优选子系统,技术可行性和效果可靠性子系统权重较大,分别为 0.309 和 0.298;对于优选指标,综合权重较大的是施工单位水平的高低、稳定性要求满足程度、加固方案与引起大坝加固原因的适应性、加固方案与大坝所处地域适应性等指标。典型水库应用实例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综合评价值(0.797)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7.
赵淑杰  张利  刘丹  康健 《东北水利水电》2013,31(2):52-54,72
分析防洪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创建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辽河流域的实例中,对辽河流域的防洪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防洪体系经过多年建设,防洪安全明显提高。该模型在防洪安全评价中合理、实用,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是正确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在目前提出的评价方法中,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一问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层次分析法没有给出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调整方法,也不能判断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此,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修正方法,构造出判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并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影响水库大坝安全的因素众多,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基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了三级划分,将传统的方法和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进行结合,构建目标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向量,并且简化了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的过程。在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各因素的隶属度的过程中,借鉴地铁施工、TBM施工中的方法,针对定性因子采用逐级估量法和专家评分法进行隶属度的确定;针对定量因子采用岭型隶属度分布函数。最后,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综合评价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贫困指数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中国主要流域和分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海河、淮河和长江流域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小,开发潜力较小,其它流域和分区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大,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经对比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说明本文建立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可靠有效的,能为水资源规划、跨流域调水和水利工程运行提供较可靠的水文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金菊良  魏一鸣  付强  丁晶 《水利学报》2002,33(11):0020-0026
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系统是由许多自然技术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组成的多目标决策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定量该系统中各评价准则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此,本文探讨了把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模型的具体建模过程。针对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直接从判断矩阵的定义出发,提出用加速遗传算法,同时计算AHP中各要素的排序权值和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模型(AGA-AHP)。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的初步结果说明:AGA-AHP模型直观、可行且有效,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在水资源系统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阐述了将层次分析法运用到灌区水闸安全评价的全过程,并以沈阳浑北灌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能对水闸的安全性作出全面、直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评价中的主观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三峡船闸调度方案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融入递阶层次结构中,对问题进行综合评判来优化船闸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使调度方案选择过程更加全面、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从施工现场整体环境、工作单元、安全成本、安全监督及安全保障5个方面出发构建安全管理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施工安全的动态特征,将指标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最小信息熵原理确立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状态进行评价。通过对某导流明渠施工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明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状况良好。因此,上述方法对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状况的评价是合理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凌红波  于洋  于瑞德 《人民黄河》2015,(1):70-73,78
利用多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2010年吐鲁番地区土地利用、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选取4个子系统16个指标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于不安全水平,其隶属度为0.404,综合评分值为0.466;社会经济子系统和供需状况子系统分别处于比较安全和基本安全水平,生态环境子系统和水资源量子系统皆为不安全水平状态。因此,应提高该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水资源利用率,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和高效管理措施,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力坝的特点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建立起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计算出大坝的综合风险值,对照风险集得出评价结论,从而通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起了重力坝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某重力坝进行了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该模型在大坝风险评估工作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洪水灾害评价指标危险性、暴露性、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因子的分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湖州市下辖区县进行了风险评估,给出各区县的风险指标。并分析了各区县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为今后制定防洪规划、合理分配防洪减灾力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反映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概念,是客观评价目标水质的一种常用水质评价方法。但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多采用"超标法"计算权重,为了避免超标法计算权重的不合理之处,笔者分别用"改进超标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以中卫美利纸业工业园区四个监测井的水质监测资料为例,采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做出了生活饮用水质量评价,并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新的权重计算方法来实现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对全面深入推进节水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客观事实,将网络层次分析法引入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中。以常熟市为例,首先构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Super Decisions软件建立ANP模型,通过求解超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其次对2008—2012年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并与AHP法的评价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常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迅速,2008年时综合评价分值低于合格值,节水型社会水平较低;2012年分值接近90,达到较优水平,基本建立了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节水防污型社会。该评价结果与AHP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更加符合常熟市的实际情况,验证了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在综合评价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