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引黄灌溉对耕层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东省聊城市引黄灌溉形成的天然试验场,2007年采集土壤样品与1987年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几十年内引黄灌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肥力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黄河泥沙携带的养分对引黄灌区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引黄泥沙对小开河灌区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开河引黄灌区浑水灌溉10年后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黄泥沙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0.25mm的中粗沙有所减少,0.05~0.25 mm的细沙明显减少,<0.05 mm的黏粒含量明显增加.引黄泥沙使土壤容重减小,土壤结构性与孔隙状况更趋合理.与清水灌溉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全P、速效N、速效K等含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土壤速效K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全N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土壤速效P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引黄灌区泥沙属性与处理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引黄灌区的泥沙粒径与黄河河道泥沙粒径关系密切,又有明显差异,和灌区的引沙条件有关;泥沙颗粒组成自渠首以下沿程逐步细化,支级以下渠道中的淤积泥沙颗粒一般较细,其颗粒组成接近于灌区耕地的土壤组成;利用引黄泥沙淤改盐碱荒地,不仅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地肥力,而且从化学作用方面可加速土壤脱盐,从物理作用方面可改变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环境。山东省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利用方式有:渠首设沉沙池处理粗颗粒泥沙;利用渠道长距离输送泥沙;动态调控运用沉沙池,分散处理泥沙。为实现山东省引黄灌溉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引黄灌区粗颗粒泥沙利用和引黄泥沙输沙入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最南部,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基地,同时,也是严重确水的地区,干旱确水是制约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几十年来,运城市始终将引黄河水作为发展水利的主要途径。引黄提水灌溉成效显著,但泥沙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引黄灌溉的障碍,清淤负担加重,泥沙占地及风沙,为引黄泵站的经济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妥善处理泥沙才能保证引黄提水灌溉正常发展。本文结合运城市15处提黄泵站运行多年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别采用了防、沉、输、淤工程处理泥沙,减少了水泵磨损,提高了泵站效率,使入渠、入池、入地的水沙各得其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引黄灌溉在山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渠首设计、泥沙处理、节水改造、河道建闸、平原水库、地下水环境等方面,总结了近60年来山东省引黄灌溉与供水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急需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为今后科学利用黄河水,提高黄河水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民胜利渠作为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自1952年开灌以来,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如泥沙问题、土壤次生盐碱化、水源条件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在六十多年的灌区治理过程中,灌区通过探索出井渠结合灌溉制度、践行节水优先治水方针、实践科技兴灌思路,解决了引黄灌溉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自五十年代开始引黄灌溉以来,在渠首防沙闸后沉沙和加大渠道输沙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然而终因引进的泥沙量大,又加处理不当,淤渠淤河的问题严重。除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引黄灌溉泥沙处理利用的观测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引黄泥沙处理利用的新技术新途径,并加强用水管理外,现提出几点处理进入灌区泥沙的粗浅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引黄灌溉中的泥沙问题,关系到下游引黄灌溉的发展前途。1980年9月,由黄委会、水利部和河南、山东两省水利厅派人,共同对下游沿黄30多个灌区的泥沙问题进行了重点调查。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简要概述当前下游引黄灌溉泥沙处理的措施以及对存在问题的一些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9.
人民胜利渠灌区引黄灌溉50年成就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1952年4月12日开灌,结束了“黄河百害,惟富一套”的历史,迎来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新时代。50年来,灌区解决了引黄灌溉三大难题: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泥沙处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探索了井渠结合灌溉的制度;走出了科技兴灌区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引黄泥沙给沿黄两岸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黄泥沙已成为制约引黄灌溉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引黄水沙综合利用,其中包括淤改、淤背围堤,清水灌溉和泥沙向建筑材料的转化将会变泥沙"包袱"为"资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