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三益桥浅滩位于长江下游扬中河段左汊进口段,属典型的过渡段沙质浅滩,三益桥浅滩段北岸为著名的嘶马崩岸段,该段内既有汊道分流,又存在淮河入流,其水流、泥沙运动特征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基于河床演变分析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三益桥浅滩演变特征以及浅滩成因,确立了浅滩整治思路,提出了3个整治方案,并进行了整治方案效果试验研究,分析研究整治方案实施后,对航道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工程河段河势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松花江依兰-佳木斯河段水沙实测资料对二维泥沙数学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分汊浅滩河段--五股流航道整治方案的比较,提出整疏结合的整治措施,并能达到预期的整治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长江下游大量航道整治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探讨和论述感潮河段航道整治设计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径流和潮汐影响,感潮河段中可划分为常年潮流段、季节性潮流段和常年径流段3个区段;根据河型特征和滩槽格局,浅滩类型有单级分汊型、多级分汊型、水下心滩型和水下沙洲型浅滩四种。应综合考虑航道整治影响因素及外部条件,确立航道整治总体原则,梳理得出不同区段设计通航水位及其与上下游衔接,以及整治参数(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方法;针对各类浅滩特点,采取相应的整治思路和整治工程措施,整治建筑物包括混凝土构件混合堤和新型生态守护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火沿炉浅滩位于松花江下游,哈尔滨滨洲桥下593~605km处,全长12km,是佳木斯至同江河段的主要碍航浅滩之一。该河段汊道较多,平面形态和水流条件复杂多变,是典型的冲积性平原河流中复杂分汊型河段。整治前最小水深1.27m,最  相似文献   

5.
1 河段概况 长江老海坝河段位于长江澄通河段中部,上接福姜沙汊道汇流处,下与南通河段相连,全长约30km。它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自然演变和一系列人工活动(包括整治护岸和长江开发利用等),其主要特征为河床滩、槽分明及主、支汊河槽特征值和分流量差异较大。右岸一侧为长江主泓(即浏海沙水道),深槽紧贴岸边(即张家港市),河槽平均宽2.5km左右,深槽左侧为大面积浅滩,浅滩河床平均宽达6km以上,由于河槽  相似文献   

6.
监利河段是历史上长江中游航道重点维护的弯曲分汊型浅滩河段,也是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最早受到影响的沙质浅滩河段之一。为定量分析该河段演变过程,通过建立概化模型,对清水冲刷条件下的河床变化及江心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泓线平面位置和纵剖面高程随水深和流量的变化关系明显;分流区以淤积为主,分汊区乌龟洲右缘冲刷较为严重,汇流区靠右岸淤积严重;乌龟洲总的演变变化趋势表现为冲刷后退。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河段综合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长江八卦洲汊道的治理,进行了定床及动床河工模型试验。提出的整治工程方案已被采纳实施。近年实测资料表明,工程已见成效,成功地防止了右汊内新生圩港的淤积,并缓解了左汊的衰退趋势。对汊道及边滩型河道的演变理论及整治方法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取得的整治经验对长江大河的整治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鸦洲浅滩整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鸦洲底槽航道是西江船舶进入北江东平水道的必经之地,由于浅滩淤积,严重影响通航。本文通过水动力条件和河床演变分析,揭示浅滩成困及演变特点,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找到一个消除浅滩回流,破坏浅滩淤积条件的较估民整治方案,并经局部动床模型试验进一步进行了检验和改进,经模型试验研究确定的较优整治方案施工后,老鸦洲底槽航道达到设计水深,通过工程整治成功解决了浅滩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9.
营田滩位于湘江濠河口至城陵矶河段,为洞庭湖区洪道,具有典型的河湖两相性,浅滩演变规律复杂。近年来本滩段的采砂活动日益增多,对河床的边界破坏很大,通航水流条件受到影响。在湘江2000 t 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以提升航道等级,满足规划要求。针对营田滩河段的具体碍航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整治效果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航道整治规划要求,右汊方案中洪水期航道水流条件不受上、下挖口入汇水流的影响,又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建议右汊方案作为整治工程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思贤Jiao是沟通西、北两江的重要水道,由于西Jiao口漩流和浅滩淤积问题,通航经常受阻,安全航行受到威胁。本研究项目从分析西Jiao口航道的险、浅成因开始,发现 形成和浅滩淤积都跟西江琴少左汊水流动力有关,通过模型试验研究,采取在琴少左汊建造低锁坝,以限制左汊不流动力排险,利用主水流冲沙治浅,在琴沙尾另辟新航道通航的方法,成功解决了思贤Jiao西Jiao口航道的险和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江河口九段沙沙洲形成和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九段沙继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后成为长江河口第三代新生冲积沙洲(岛),为河口第三级分汊口沙洲,如今0m以上沙洲面积为126km2,5m水深包络的面积为448.7km2,平面外形成长椭圆沙洲。自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九段沙成为独立沙体以来,在河口水流的作用下,不断地承接上游河道推移而来的底沙,沙洲持续淤涨,0m以上沙洲面积是原始面积的3.3倍,2m水深包络的平面面积是原始面积的2.5倍,5m水深包络的平面面积是原始面积的2.0倍多。与此同时,在陆海相互作用及南北槽分水分沙比值不断更替变化过程中,九段沙沙体本身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沙头冲刷后退,沙尾淤涨延伸,南侧淤涨幅度大于北侧,而沙洲基座长轴位置移动不大。目前九段沙头部鱼嘴和北部导堤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九段沙浅滩的水沙运动过程,因九段沙北侧边界基本固定,导致南侧边滩冲淤变化必将会增大,需采取相应的人工干预措施,才能使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九段沙朝着健康的演变方向发展,同时减少对与沙洲相邻的南北槽通海航道水深的影响,确保通海航道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下游澄通河段通州沙汊道为典型的多滩分汊河道,在径潮流共同作用下,河势与航道条件复杂多变。近期该河段实施了一系列河道(航道)整治工程后,通州沙西水道涨落潮流归顺主槽,该水道淤积萎缩态势得到缓解,但疏挖拓展后的水深条件难以维持,西水道将经历整治后的调整平衡过程。东水道局部河势发展趋向不利,其中:龙爪岩上段呈现主流右摆、滩槽交错的特征,右侧洲滩冲刷,滩面串沟依然存在,并有进一步冲刷发展的趋势;龙爪岩下段营船港外边滩冲刷左移,新开沙尾-10 m(高程)潜心滩冲刷,对航道不利。建议及时采取守护东水道右侧洲滩的措施,整治新开沙外滩,并考虑实施通州沙圈围工程,有利于维持洲滩与汊道分流格局长远稳定。  相似文献   

13.
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对河势控制与稳定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长江新生洲洲头分流段处于苏皖交界,是长江南京河段的门户。通过分析历史及近年上游小黄洲汊道、下游新生洲汊道及新生洲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特征,揭示了上下两个汊道分流比变化及洲头冲淤、汊道兴衰的内在关联性,论证了洲头控制对汊道水动力变化及主支汊演变的重要性,指出在三峡水库新运行的水沙条件、河势变化及汊道河势稳定性要求下,守护新生洲洲头的治理措施应以恢复近年洲头冲刷后退前的滩势为原则,修建长度、方向、高程合理的洲头导流坝,并辅以护底及洲头两缘的护岸工程,以及对小黄洲洲尾右侧至洲尾滩脊进行局部疏浚。成果可为该河段的全面系统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河道宽阔,分汊河段较多,洲滩冲淤消长变化较大,河道深泓主流摆动也较频繁,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分汊河道演变及航道条件随之发生改变。以长江中游主要碍航浅水道之一的嘉鱼水道为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实测资料,分析微弯分汊型河段自身演变,认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道演变过程和特点,分析水道演变的影响因素,探讨三峡工程对本水道演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预测水道演变趋势和航道条件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嘉鱼水道过渡段单双槽交替的变化规律,弱化了汪家洲边滩与复兴洲低滩彼此消长的关系,河道洲滩以冲刷为主,预计在三峡工程的长期影响下低滩仍会有所冲刷,左汊进口更趋宽浅,主流摆动空间增大,航道条件的不稳定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nvironment Fluid Dynamic Code/EFDC)水动力和泥沙模块,该文针对九龙江口-厦门湾水域潮动力强、浅滩面积大的特点建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校验。模型精简适用,成功反演了该水域的水动力场和悬沙浓度场,并能正确反映浅水区域的水沙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在潮流作用下,厦门湾水体中悬沙浓度由外向内递增,悬沙随着潮流的涨落在湾内外作中-长距离的往复运动。湾内特别是浅滩区,大潮期悬沙浓度大于小潮期且浓度随潮变化明显,小潮期悬沙场则较为稳定。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源强Q=7.5 t/h)在翔安东南侧浅滩疏浚作业对邻近保护区基本无影响,但翔安南部"五岔口"型潮汐汊道存在能远程输运近岸疏浚泥沙的"泥泵式"水动力场,促使形成环绕厦门岛东海域的带状悬沙分布,该文进一步揭示了形成该分布的水动力机制。增大疏浚强度可导致白海豚保护区被污染,悬沙带宽度增大,浓度上升。  相似文献   

16.
荆江关洲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治平  邓良爱 《人民长江》1999,30(5):27-28,39
关洲汊道位于葛洲坝工程下游长江荆江河段首部。其两汊年内水沙分配随来流少左右易位,临界流量为20000m^3/s,即20000m^3/s以上,左汊为主汊,20000m^3/s以下,右汊为主汊,水沙分配的这种变易性规律,与该河段特定的汊道河槽形态及相应的水力泥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7.
滩群河段广泛分布于西南山区河流,与单一滩段的航道整治相比,多个距离较近滩点形成的滩群,通航环境复杂,整治难度更大.通过对不同山区河流典型滩群的河势特点、碍航特征与整治经验的总结,归纳了滩群的碍航特征与整治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滩群河段的各滩点碍航特征各异,但滩群河段的主要碍航特征通常与滩群所处的长河段的河势特征有关.滩群的整治应顺应河势,注意个滩整治对相邻滩的影响,着重解决好控制性滩点的整治;对于沙卵石浅滩群,应考虑整治后各滩点间的输沙平衡.  相似文献   

18.
松花江三姓浅滩航道整治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花江三姓浅滩上段河床由沙质组成,但抄质覆盖层很薄,中下段底质坚硬由石质组成并有基岩裸露。本文以三姓浅滩航道整治工程为例.应用航道工程泥沙数学模型,由一期整治工程作用下的水面线、流场及河床变形资料率定模型中的糙率、推移质输移方程等,然后进行二期整治工程作用下的水流及河床变形模拟.并与实体模型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河槽放宽率是保持潮汐河口河槽稳定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在利用河槽宽度计算放宽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过水断面面积为主要参数计算的天然河口放宽率,能更真实地反映河槽沿程过水能力是否增强以及增强的幅度。1917-2006年长江口南支河槽自白峁沙至吴淞口的放宽率计算结果表明:整体上,近100年来放宽率呈减小之势,与南支河槽不断冲刷相适应,且白峁沙、扁担沙、中央沙、浏河沙等主要沙洲的生长也起到了缩窄河宽,减小河道过水断面面积,缩小放宽率的作用;放宽率在1979年出现最小值,与七丫口-5 m槽宽为历年最窄及充分发挥其节点作用有关;放宽率在2006年增至1.21%,与三峡工程蓄水后流域供沙大幅度减少,南支河槽主要沙体受到侵蚀,特别是中央沙和浏河沙侵蚀最为严重,使石洞口-吴淞口区域过水断面面积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金塘水道南岸码头建设对岸滩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潮汐水流物理模型试验和泥沙淤积计算,研究、预测了现状条件下和金塘水道南岸拟建码头实施后大榭岛西侧浅滩的淤长趋势。在“大流大沙”环境中,海岸码头建设使浅滩区的落潮流速和进入穿山水道落潮流量均减小,导致浅滩加速淤长。现状条件下浅滩仍会淤长,拟建码头实施后,浅滩淤长速率和幅度均大于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