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概述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并以张家口市为例,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张家口市COD和NH3-N的承载能力分别为1.18×107kg/a和5.04×105kg/a。张家口市污染物入河量远远超过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特别是NH3-N,其入河量已超过承载能力的10倍,已经形成资源型和水质型双重缺水的严峻形势。在下一步治理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NH3-N的控制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探讨水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水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预测模型,形成了适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区资源性缺水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体系。以陕西渭河段为例,通过建立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生态需水量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模拟了流域水环境系统的动态变化,并且预测了2010-2020年不同方案下的水环境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将开源、节流、治污等结合的综合方案可有效提高渭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所建模型对西北干旱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岷江(乐山河段)水环境承载能力,概述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岷江(乐山河段)各功能区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得知,污染物严重的是岷江犍为保留区,该区水环境质量处于严重恶化和超载状态,人河污染物量远远超过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COD的污染尤其严重。在下一步治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犍为保留区入河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关概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水域纳污能力等的概念、联系与区别等,认为:水域纳污能力属于资源管理和资源配置范畴;水环境容量属于可利用资源管理范畴;水域纳污能力包含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承载力是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存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 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用水的限制更为严格,而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只有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控制点,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状况,分析了郑州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水质指数,结果表明:从2012年起,水资源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综合水质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除双洎河和坞罗河综合水质指数处于中等、好以外,其他城市河流综合水质指数处于差、中等水平。采用DPSIR模型对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2009—2011年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安全等级为Ⅳ级,2012年和2013年受大量污染物排入河流影响,水环境安全状况为Ⅴ级,城市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根据Vollenweider模型和Dillion模型,对何坊水库COD、TP、TN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按地表水Ⅲ类标准,经计算得出COD、TN的水环境容量尚有剩余,TP的已利用环境容量超过水库的承载能力.针对TP浓度超标,选用Kirchner-Dillon营养物预测模型对TP变化进行预测,探讨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最后,对TP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水库水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定义,在深入分析珠江三角洲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改进熵值法赋权的集对分析模型,综合评价了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研究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承载能力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内涵,即科学地利用水环境纳污能力保持水域功能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功能。水环境承载能力并不是简单的等于水体自净能力,是反映一定水域功能要求条件下的承载力。它有很强的时空性,功能性,与水量水质密切相关。因此,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决定了其科学调控的基础是水环境信息系统。本文基于水环境信息系统探讨分析水环境承力及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河重点河段水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水环境承载能力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黄河重点河段水资源特征、水环境和排污状况,分析黄河重点河段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特点,提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依据、总量控制为手段、水污染防治为根本的思路,通过工程、非工程措施来提高黄河水环境承载能力,以达到保护黄河水资源,实现流域社会经济增长和水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处成立于1956年。是黑龙江省水利水电行业唯一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是一个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等为一体的测量专业机构。院测绘处下设5个单位,2个职能室。专业配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现有职工3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2人,中级专业职称13人,技术工人10人。拥有先进  相似文献   

12.
金华市目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也限制其人口增长。在对金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金华市人口增长的特征,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金华市适应城市发展的适度人口容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金华市人口容量已超出水资源可承载的适度人口容量,提出控制人口规模;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新型节水城市等基本措施,为金华市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宜昌市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中心 1997年所得的河流和主要排污口的监测结果 ,应用地图重叠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对该市黄柏河水源水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计算了流域内汤渡河水库上游段主要污染物的纳污负荷量、水环境容量和应削减负荷量 ,并针对宜昌市城市发展状况对未来 2 0 10年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保护黄柏河水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永乐  向传华 《人民黄河》2012,34(7):40-41,44
采用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对焦作市黄河流域河道水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计算了河道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CODMn和NH3-N是最突出的超标污染物,概化的老蟒河、涝河、义井南、温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的水质较差,黄沁交叉口附近的水质良好;针对目前水质情况,通过河道的纳污能力模拟计算,确定入河污染物总控制量为190.92 t/a,2010年、2020年、2030年3个水平年污染物削减量的分摊比例为2∶3∶5。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对昆明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结合水环境现状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不同级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昆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底,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对无锡市供水造成了严重成胁。为缓解供水危机,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引江济太应急调水10.04亿m^3,有效缓解了无锡供水危机。实践证明,实施引江济太有利于改善太湖水质和河网水环境、水生态,提高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依据水质监测资料和已发生的水质污染事故,分析了莆田市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和城乡生活废水的排入、人类活动不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管理不善等;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及治理水污染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湛江市水环境容量测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卉 《水资源保护》2006,22(3):78-79
根据雨量资料确定水文设计条件,并对水环境功能区过渡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完全混合模式及污染带长度控制模式进行水环境容量测算,得到湛江市地表水环境容量值。该容量值与污染物入河量、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该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湖州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伟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11):947-949
基于水环境对社会经济和人口的支持能力,综述了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技术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向量模法分析了2000-2006年湖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湖州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评价值由0.0511增加到0.0554。在主要的水环境支持因子中,技术管理因素对水环境的贡献增长速度最快,但自然资源因素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量是维持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原理及途径。本文以郑州市为实例,根据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对策,为郑州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