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凌公司的电厂具有"绝对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跨流域、跨调度机构,电源类型多样"的特点,在积极建设跨流域远程集控系统的过程中,为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五凌公司在国内率先地提出了"区域控制"与"区域值班员"的概念,即由单个值班员实现多个电厂的监视与控制,在介绍五凌跨流域远程集控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区域值班员"模式下"区域"的划分策略及主要原则,概括了"区域值班员"模式下集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思路,展示了"区域值班员"中部分典型人机交互界面,目前,提出的"区域值班员"模式已经在五凌跨流域远程集控系统中获得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一带一路"东南亚及南亚主体水资源区涉及的7条跨界河流存在的用水争端问题,分析了该区域跨界河流用水争端问题对"一带一路"的潜在影响,并提出该区域跨界河流用水争端问题的研究思路和解决"一带一路"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跨界河流用水争端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推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嘉陵江略阳"2018.7"降水及洪水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其降水历时、量级、时空分配特点,对洪水成因过程、洪水特性及灾情进行分析,提出坚持"防撤结合,以撤为主"的原则和"防冲不防淹"的防治思路,健全应急抢险组织机构,统一指挥部署处置应对大(特)洪水等特殊突发性洪水事件;完善防洪工程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加大河道治理监督和执法力度;搞好各类工程规划的防洪减灾对策,为进一步认识该区域洪水特性,提高该区域水文预警预报精度,了解掌握该河流洪水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新的城市防洪排涝理念及防洪排涝模式,基于前人积水计算模型研究及城市洪涝灾害特点分析,在对"内涝点"重点治理的城市防洪排涝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内涝点"的城市防洪排涝模式。以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为试验区域,以太原市某次典型降雨为算例,对所建积水计算模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使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内涝点"积水深度和积水历时均与实测资料符合,由此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天然水系和城市排水系统中存在许多干支流交汇,在汇流区水流结构紊乱,严重制约着该区域水沙运动及河床调整,进而影响岸坡稳定及航道水流条件,并且污染物也容易在该区域滞留。鉴于此,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研究了"Y"型汇流区的水流结构,再运用Tecplot等软件对试验数据作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汇流区三维流速图存有两个高速区和一个中间低速区;随汇流比增大,支流侧高流速区范围增大,干流侧高速区范围相应减小,同时水流动力轴线汇流点往下游移动。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地处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前沿,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分析了现阶段张掖市水利发展在河道流域治理、水源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水资源管理、用水效率、水利建设资金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对策,即通过构建水资源配置、区域供水等"六大体系",实现供水、防洪及水生态安全等"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及严格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的背景下,研究师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支撑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健康发展十分必要。本文按照"十四五"期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要求,梳理了"十四五"期间水资源的利用思路,进一步强化师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预测经济社会需水,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区域差距呈现缩小态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总体来看,区域差距大、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特点,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对北京市流域"分割"管理的现状,流域统一性特征要求一体化的综合管理。研究在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了适合北京市流域情况的"跨职能、跨区域"的"大部制"综合管理模式;流域管理机构、流域决策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的职责界定清晰后,将统一行使分散在水务、环保和规划等部门的有关管理职责。从而实现对流域的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永嘉楠溪江河口为例,剖析典型河口地区主要水利问题与需求,分别从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探索以流域"系统治理"为导向推进河口治理与保护的总体格局,研究提出以区域"多规合一"为引领统筹县域空间总体布局与流域治理格局的总体思路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生命之源。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开发,事关国家安全、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福建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简称"一闸三线")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福建省大水网规划》的重点工程之一,是福建省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大大缓解区域缺水矛盾,破解当前"水瓶颈",为保障平潭综合实验区全面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水支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提出的治水新思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务保障,编制了《怀柔区"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通过总结分析"十二五"水务工作成效、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意义、"十三五"时期水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怀柔区提出了节水、保水、供水、排水、防洪、水生态文明及水务管理等7项"十三五"时期水务重点任务和目标,旨在对规划的分析梳理,向社会各界全面介绍怀柔区"十三五"时期水务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水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区域自动站资料及NCEP分析资料,分析"艾云尼"台风梅州降水特点。"艾云尼"引发的梅州强降水呈西、中部大,东部小的态势;其远离梅州时,梅州普降暴雨,离梅州更近后梅州降水反而小。分析结果表明:6日梅州处于"艾云尼"台风倒槽前部及副高边缘,西南季风强盛;对流层中低层梅州处于台风东北侧辐合对流发展区域,存在明显的东南风风速辐合。诊断分析物理量发现:低层丰富的水汽输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低空辐合高层辐散的良好配置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而高K值为暴雨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双源"分布区为研究区域,分析风险源是否对地下水源水质造成影响,表明该区域地下水所具有的重大生态价值,为地下水污染治理及对保护的更加高度关注提供依据和支撑。利用地下水实测数据,采用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评价了研究区地下水质量和非常规指标检出状况,并计算超标指标超标倍数;采用模型评估地下水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总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质量较差,以IV类为主,主要超标指标是砷、锰和铁,其中铁超标倍数最大,达36. 9倍;非常规指标中检出率较高的指标是荧蒽、二氯甲烷、萘和蒽,但检出浓度均为微量或痕量,地下水供水安全未受到威胁;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各子区超标指标与检出的非常规指标(萘除外)均不是风险源特征指标,研究区水源基本未受到化工类工业风险源的影响。地下水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巨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菏泽市水资源现状以及"十二五"期间的水资源管理目标和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做好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四川盆地接合部,是重庆的"南大门"。区域境内水系发达,雨量充沛,全区主要为山地、丘陵地貌,素有"神奇山水、好耍綦江"的美誉。为抓住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机遇,綦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县申报工作,高质量编制《綦江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2020年入选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綦江区将以水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连通乡村振兴的"幸福水系"。  相似文献   

17.
以水文三级网络及水文在线分析系统平台为依托,通过"互联网+"预测预警预报工作机制构建县域中心水文站间的友好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中心站间的互补协作,更利于在各种恶劣气候及洪涝情况下有序开展水文预测预警预报服务工作,更及时更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和各级领导及相关防汛抗旱成员提供警预报信息,更好为广西区域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内涝等灾害的防御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建设,水是重要因素。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立足省情水情,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围绕建设"生态吉林、美丽吉林"的总体目标,着力研究解决制约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水"这一命脉。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是顺应生态文明新形势和新常态的需要。根据云南省区域地理区位、水土保持主导功能、主体功能定位等指标,分析提出了云南省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类型,并对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和防治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结果对因地制宜做好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华建设》2013,(9):41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认为,近期中国的城市规划,是以汽车为尺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事实上,规划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把一些需要生态保护、传统历史文化遗存等区域先控制保护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对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进行城市规划,使两者有机共存。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