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向振荡圆柱绕流中的涡脱落模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用有限体积法对平行于均匀来流方向受迫振荡的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雷诺数选取Re=200、855等几种亚临界雷诺数情况。研究了不同振幅和振动频率下的流场结构、涡脱落模态和一些重要流动参数如升阻力系数、Strouhal数的变化关系。西文计算表明,流向振荡圆柱绕流中涡脱落方式可划分为对称与反对称两种形态,在反对称的涡脱落现象中又观察到了三种基本模态,相互竞争的各种模态间的共同作用对流动特征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计算结果还验证了在圆柱绕流实验中观察到的频率锁定现象。  相似文献   

2.
均匀流中横向振荡圆柱绕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工程中关心的振荡圆柱绕流问题,采用同位网格系统中的SIMPLE算法求解N-S方程,以及动网格技术模拟圆柱的运动边界。对均匀来流中的横向振荡圆柱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振荡圆柱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不同相位时的流线矢量图和涡量等值线分布图。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静水中的振荡圆柱流场进行模拟。与实验及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圆柱尾迹流场中横向振荡翼型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数值模拟了静止圆柱尾迹中横向振荡翼型绕流的涡结构、力及频谱特性,揭示前方尾迹流场对振荡翼绕流特性的影响,以了解鱼类游动时自主利用前方流场有利干扰的流体力学机理。研究表明圆柱尾迹的影响可导致翼型前缘涡脱落模态发生变化;翼型尾迹的频谱特性更加复杂;在一定的参数下翼型阻力系数可以整体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离散涡模型与边界层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雷诺数下,均匀流绕旋转圆柱的分离流动以及有关动力学特性,并验证了Magnus效应,数值模拟过程中,边界层方程用Keller盒式法求解,离散涡采用涡量均匀分布的圆形涡团模型并以涡核半径随时间增长来模拟涡旋的粘性扩散效应。在计算绕旋转圆柱的流动中,无须人为地引进非对称扰动,到一定时候就能自动形成交替脱落的涡街,旋转圆柱周向速度与来流速度比值α的变化范围为0.05-0.3。计算所得升阻系数、分离点的位置以及压力分布与理论和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7,(11):71-75
基于层流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首先计算雷诺数为100时静止单圆柱绕流与旋转单圆柱绕流的流动性能,并与参考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两圆柱在中心间距比为3.0时圆柱不同旋转方式与旋转速度比对双圆柱绕流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逆流向旋转比顺流向旋转的临界转速更小,对涡旋脱落的抑制效果更好;两种旋转方式下时均升力系数绝对值均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而增大;逆流向旋转下时均阻力系数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而减小,顺流向旋转下时均阻力系数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雷诺数Re=200条件下,六附属旋转小圆柱与主圆柱体二维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来流攻角(θ=0°-60°)与附属圆柱旋转速率(α=0.0-2.0)两个关键参数对主圆柱体流体力系数,以及流场特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附属圆柱临界转速与来流攻角之间的变化.结果 表明:来流攻角和附属圆柱旋转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多圆柱绕流旋涡脱落和流场形态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流体绕多个圆柱流动时,圆柱的个数、相对位置和大小都明显影响着绕流流场结构。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流场中放置双圆柱、三圆柱、四圆柱和流场中主圆柱附近放置1个或2个附属小圆柱时,随圆柱相对位置变化,流场结构和旋涡脱落状态的演变规律。双圆柱相对位置分串列、并列和错置3种,其绕流流态按间距比和水流攻角对旋涡脱落形态的影响划分,流态在临界间距比上下变化很大;三圆柱呈“品”字布置,当间距比小于临界值时,出现明显的偏流现象,大于临界值后不再出现偏流现象;三圆柱呈倒“品”字布置,在任何间距比下,流动状态相对于来流几乎都是对称分布的;四圆柱绕正方形排列,实验研究发现上游两圆柱后没有旋涡形成和脱落,下游两圆柱旋涡脱落反相同步,而数值模拟得到上下游柱后都有明显的涡脱落;主圆柱尾流中存在附属小圆柱时,调整小圆柱的位置能够有效抑制尾流中的旋涡脱落。  相似文献   

8.
双圆柱绕流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基于FLUENT软件平台上的三维大涡模拟方法,对定常来流流场中的单圆柱及不同排列形式的双圆柱进行了水动力计算,并对圆柱周围的瞬时流场、时均流场以及圆柱受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Re=6×104时,串列双圆柱中上游圆柱受力明显大于下游圆柱,下游圆柱Gd、Cl的变化频率满足fd=2fl,两圆柱的脱涡频率近似相等,涡街的相位相同;并列双圆柱的Cd基本相等,且变化趋势有一定相似性,脱涡频率均接近单个圆柱,涡街的相位相反;交错45.排列的两个圆柱Cd基本相等,脱涡频率接近,下游圆柱的涡街相位明显滞后于上游圆柱.  相似文献   

9.
圆柱振荡流中的斜向涡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用数字粒子成像测速仪 (DPIV) ,对圆柱体在静水中作正弦振动而产生的振荡流场进行了实测研究。通过相位锁定技术和互相关分析法 ,分别获得了圆柱体在振动周期中 8个不同相位的流场速度矢量及涡量强度等值线分布。实测表明 ,当 KC =12 时 ,圆柱振荡尾流中将存在一个有明显周期性且较规则的斜向涡街 ,涡街主要由一股较强的二次流及其两侧的非对称的涡对构成 ,涡街与圆柱体振动方向成± 45°夹角。而当KC =6.2 8时 ,由于吸附于柱体的涡对未能脱离柱体进入其尾流 ,因而无涡街产生。文中还分析和讨论了斜向涡街产生的机理并对振荡流中柱体受力情况进行了量测。受力测量结果表明 :当斜向涡街稳定时 ,圆柱体各向受力差异不大 ;但在涡街方向转变期间 ,柱体沿斜向的受力却明显大于沿运动方向的阻曳力  相似文献   

10.
田发美  沈波  张新燕  吕宏兴 《人民长江》2007,38(11):174-175
一个世纪以来,圆柱绕流一直是众多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的对象,但是由于圆柱周围三维水流的复杂性,迄今对该流动现象物理本质的理解仍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对于圆柱绕流流态与圆柱桥墩周围冲刷的关系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利用超声波流速仪测量圆柱周围各测点的流速,得出圆柱桥墩绕流纵向、横向和垂向的三维时均流速分布,并对圆柱下游流态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为圆柱绕流流场和桥墩冲刷机理及防护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flow behind a 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ally oscillating circular cylinder was studied by a numerical method. The comput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a Reynolds number of 260, which is at a level that the flow wake has develop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tate called Mode-B.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rotational amplitudes (0.1-0.7) on the wake instability of the flow, while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fixed to the value of that measured in the wake of a stationary cylind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tation with sufficiently high amplitude brings the flow back to its nominal two-dimensional state. Moreover, it is found that the value of the time-averaged drag and the RMS value of the lift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a stationary circular cylinder.  相似文献   

12.
高雷诺数下圆柱绕流与大振幅比受迫振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方法,研究较高雷诺数下圆柱绕流及圆柱大振幅比横向受迫振动特性。在Navier-Stokes方程和k??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对圆柱绕流分别进行了二维与三维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圆柱绕流的升力系数和漩涡发放频率数等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模拟的升力系数均小于二维模拟结果。利用Fluent的动网格技术进行大振幅比圆柱横向受迫振动的研究,得到圆柱在不同振动频率时的升力系数及漩涡发放规律和圆柱在特定振幅及频率下的"锁定"区间。  相似文献   

13.
圆柱非定常绕流及涡致振动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用基于一般曲线坐标系和交错网格的差分法求解原始变量二维不可压粘性流体的N-S方程,计算了雷诺数从100到1×10  相似文献   

14.
近壁圆柱绕流的壁面积沙现象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壁圆柱绕流过程中出现的在平板壁面积沙现象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机理分析。应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流函数-涡量法分析了不同间隙比(圆柱与壁面间的距离对圆柱直径之比)下的尾流特性,得到圆柱表面升阻力和平板壁面压强脉动。结合流动显示的染色粒子图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近壁圆柱绕流过程中在圆柱下游平板壁面形成沙粒线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不规则波作用下墩柱周围局部冲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相对柱径较大(0.15〈D/L〈0.5)的圆柱式结构物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周围的局部冲刷情况,进行了多组试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不规则波作用下圆柱周围地形的变化规律,试验中分别考虑了波浪的波高、周期、水深、泥沙粒径及圆柱直径等因素对圆柱周围局部冲刷地形的影响,分析了圆柱周围冲淤地形形成的机理,特别是对床面泥沙粒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波浪作用下圆柱周围冲刷深度与床面粒径并不成反比关系,而是在d50=0.18mm附近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规则波作用下圆柱周围最大冲刷深度及其发生位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开源程序OpenFOAM建立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圆柱周围的水流运动,分析圆柱迎流侧和背流侧流速剖面分布,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圆柱周围的水流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了不同床面切应力计算方法模拟得到的圆柱周围床面切应力放大系数分布,获得了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两层黏性流体中直立圆柱体绕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层流体中直立贯底圆柱体的三维黏性绕流问题.以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应用VOF方法追踪两层流体的内界面,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成功地数值模拟了两层流体中圆柱体黏性绕流产生的三维尾涡特征,表明了流体的密度分层效应对直立贯底圆柱体的尾涡特性和阻力系数都是有影响的.在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中,考虑流体的密度分层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