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总结分析当前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技术措施现状,研究开发新的侵蚀沟治理措施,以此加快推动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本文通过建立侵蚀沟试验区,分别从沟头、沟底、沟坡几方面的治理措施开展对比观测研究。研究分析了生态防护技术和传统治理技术的治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对不同治理技术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生态防护技术优势明显,可以解决传统侵蚀沟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生态防护技术的诞生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提升了侵蚀沟工程建设的内涵,括展了侵蚀沟治理措施,生态防护技术也必将成为侵蚀沟防护工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治沟措施 拜泉县的侵蚀沟多发生在岗脊、坡面或落差大的地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流的冲刷作用造成的。真对侵蚀沟发生的机理,该县采取了拦蓄、半拦半蓄、以及安全泄流的方法来进行沟头治理。沟头防护主要由蓄水和排水两种形式。蓄水式沟头防护适用于集雨面积较小的工程,主要由蓄水沟、挡墙蓄水池等。  相似文献   

3.
项目区沟壑管理按照从沟头到沟口处设防的原则,形成完整的沟壑保护体系,根据侵蚀沟的特点及其经验,侵蚀沟治理采用柳跌水、石笼沟头防护两种方式,实现与上游坡面连接的自然传承,总体布局采取的措施是实现冲蚀沟上游接受上游来水截沙,降低洪峰,阻止沟道发展.  相似文献   

4.
沟道是由坡水汇集、宣泄、水力淘刷所形成的。它蚕蚀土壤、破坏植被,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传统的治沟方法有谷坊、沟头防护、沟边埂等类型。但都不能对沟道的治理与防护起持久、根本作用。本文结合东北地区低山丘陵和漫川、漫岗区两种沟道类型,介绍了采用植物封沟措施,在沟道内栽种各种适宜的树种或同时配以其他工程措施来治理沟道,可有效地减少洪水冲刷力,增强沟道抗冲能力,从而减轻或抑制了各种类型沟道侵蚀。  相似文献   

5.
治理侵蚀沟的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二应有机结合起来,本主要介绍治理侵蚀沟工程措施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南小河沟流域的试验研究成果为依据,文章概述了黄土高原沟整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治理对策。其特点是:67.4%径流来自塬面,86.3%的泥沙来自沟谷,侵蚀方式是以重力侵蚀为主;治理对策是:塬面应以控制塬水下塬的措施为主;塬坡主要采取固坡保塬措施,而沟谷则主要是采取抬高侵蚀基准、防止重力侵蚀的措施。这样在塬面、塬坡、沟谷形成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三道防线,构成较为完善的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侵蚀沟长年对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国乡带来的土地侵蚀、水源流失及农作物减产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侵蚀沟的截、蓄、导等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采用对侵蚀沟削坡治理、土柳跌水防护及土柳谷坊等手段,以提高拜原县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地表植被的能力。从而为拜泉县实现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于忠孝  于明 《水利天地》2008,(10):25-26
青冈县地处松嫩平原高平原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属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接壤地带,地势呈低平原岗中低洼地势。1993年,我县进行了一次沟壑调查.沟壑面积达5.8万多亩,侵蚀沟长度510多公里,沟壑密度0.2公里/平方公里。1994年,我县搞了小流域侵蚀沟治理规划.对全县小流域中的侵蚀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踏查规划,本着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和先上后下、先坡后沟、先支后干的治理原则,沿沟壑规划了水保林、谷坊、跌水、塘坝等工程。  相似文献   

9.
侵蚀沟通常是由坡面径流冲刷而形成的,从浅沟逐步发展成为侵蚀沟。文章针对昌图县地区侵蚀沟的特征进行了相关分析,着重阐述了侵蚀沟的三大危害,分别为破坏土地资源、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危害水土保持,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实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效治理该地区的侵蚀沟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陇东黄土塬区土质疏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沟头不断前进、塬面逐年萎缩,对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给黄土塬区固沟保塬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对典型的黄土塬区——董志塬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系统总结了固沟保塬实施方案中的治理模式,通过遥感影像解译评估了火巷沟固沟保塬工程建设的效果。目前董志塬西北塬区固沟保塬治理模式主要有简单填埋型、排水+填埋型、排水+填埋+护坡型、排水+填埋+生态护坡型4种类型,其中排水+填埋+生态护坡型治理模式效果最为明显。火巷沟2000年开始采取简单填埋方式进行治理后,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以来沟头仍在不断侵蚀前进,因此简单填埋工程应配合径流调控等措施,综合防治沟道侵蚀、防止沟头前进。建议厘清沟头前进致灾原因,针对主控因子"对症下药";制定科学系统的防治体系,做到水不下塬、坡不滑塌、沟不扩展。  相似文献   

11.
卧牛湖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治理侵蚀沟1条,包括治理侵蚀沟沟头、沟体及岸坡;侵蚀沟沟头建三级台阶式跌水工程一处,沟内设置3座浆砌石谷坊、27座编柳谷坊;在冲沟集雨脊线范围之内沟坡侵蚀破损面及山丘坡侵蚀破损面修建鱼鳞坑,坑内植树,沟底及施工破损面插柳。  相似文献   

12.
金家沟坡积体工程治理采取地表、地下排水和削坡减载为主,辅以抗滑桩加固和挡土墙支挡的综合措施,并加强了对坡积体的变形监测.监测成果反映了金家沟坡积体变形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时捕捉了金家沟坡积体治理过程中的有害变形,为避免滑动破坏,及时进行工程治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对检验滑坡治理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侵蚀沟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蚀是分布最广泛的侵蚀类型,而沟蚀则是水蚀极度发展的表现形式。在侵蚀沟的治理工作中,工程措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要结合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并与小流域经济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治理措施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小流域为对象,探讨了1953年以来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与治理措施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在天然下垫面条件下,韭园沟小流域的泥沙输移比接近1.00。经过50多年来规模性水土流失治理,泥沙输移比下降到0.27。该流域的泥沙侵蚀量减少、沉积和输移比的改变,在水土保持措施达到一定程度时才逐步显现出来,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变化的影响因素中,流域内人为沉积汇(淤积)的作用明显大于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因此,现行生态环境建设中,在注重坡面治理措施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小流域沟道泥沙拦截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以凤城市刘家河项目区为典型代表的辽东地区侵蚀沟治理模式进行研究,介绍了辽东地区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侵蚀沟治理特点,并总结出凤城市刘家河项目区"沟头防护林、柳桩编篱跌水,沟坡退耕还林、植物串帯,沟底柳桩编篱谷坊拦蓄,其他配套工程辅助"的综合治理模式。通过综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沟头发展和沟岸扩张,从而保护耕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根据放马沟小流域的特点,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出了坚持岗洼、沟坡兼治,以治坡为主,用工程、生物、封山、农业相结合等综合治理措施,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拜泉县侵蚀沟发展严重,平均沟壑密度0.32 km/km2,已吞食耕地5067hm2。防治的措施是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尤其是当地盛产柳条和草皮,对排水型的沟头防护工程多采用柳桩编篱跌水,草皮切成草垡子镶护的工程形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6,(6):108-111
坡沟系统是侵蚀产沙规律研究和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基本单元,研究坡沟系统侵蚀水沙搭配关系的时段特征,对于因地制宜适时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3种不同雨强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的产流产沙过程和侵蚀过程中水沙搭配关系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在坡沟系统土壤侵蚀过程中存在雨强临界点,小于临界雨强时,产流产沙量随雨强的增大而急剧增大,雨强越大,侵蚀发育阶段进展越快,超过临界雨强时产流产沙量随雨强的增大和侵蚀发育的演进均有所减弱;雨量和雨强均为影响侵蚀产沙过程的重要因素,试验条件下,雨强对产流速率和产沙速率的作用系数分别是累计降雨量对其作用系数的2.1倍和2.2倍,说明雨强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更大;准浅沟侵蚀阶段的坡沟侵蚀水沙搭配关系明显不同于面蚀和细沟侵蚀阶段,同一径流量下,准浅沟侵蚀阶段的产沙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9.
在水土资源多梯度富集及保水工程治理过程中,实施坡沟兼治,重点是治理坡面为主。坡面治理需要以植物和工程措施两者相互结合,主要是以植物措施为主,沟道治理的顺序依次是从上游到下游、从沟头到沟口、支沟到主沟、沟岸到沟底,建立大中小工程相结合的沟道工程防护体系,在沟道布设的基础上,造林种田,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针对辽西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资源多梯度富集技术的水土流失工程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瀑布沟水电站泄洪流量大、泄洪水头高,泄洪雾化冲刷严重,下游河道及泄洪雾化区防护治理复杂。为防止泄洪消能区河道岸坡淘刷和强雨雾破坏,确保河道岸坡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本文对泄洪洞出口消能区河道岸坡防护设计标准、研究思路、防护范围、实施措施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