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沿海滩涂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总结国内外沿海滩涂开发研究在利用模式、开发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管理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指出当前学者主要研究的重点在于滩涂综合利用、关注水陆相互作用、重视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加强综合管理方面。提出滩涂环境问题、水沙条件分析以及围垦技术及其行业标准的制定将是未来滩涂开发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白方亩滩涂”战略的实施,滩涂开发的速度突飞猛进。自1997年以来,大丰市已围垦滩涂20万亩,占可围滩涂面积的80%。我市沿海滩涂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越来越显现出了加快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1.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市降雨径流可利用量很少,河网库容小、调蓄能力差,属水资源紧缺地区。而滩涂围垦开发需要增加大量的淡水资源,淋盐洗碱需要水,农业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沿海滩涂资源是得天独厚的财富,是最大的土地资源优势。实施沿海滩涂大开发,已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亮点。以江苏省为例,介绍了沿海滩涂概况、开发历史与成效,研究了统筹规划协调、减少围垦影响、强化堤防达标、建设配套工程、增加淡水供给、严管地下水源、保护沿海生态、加强动态分析等沿海滩涂开发中的涉水问题,以保障和实现对沿海滩涂资源真正意义的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探索一条符合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互益"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4.
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有利于进行生态开发的基本特征,指出滩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广西沿海海堤整治与滩涂开发规划成果的内容,并对其与广西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广西沿海开发的措施和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工程规划工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的分布、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状况,分析规划实施大规模围垦的可能性,研究滩涂围垦规划工作的基本特征、要点、主要内容和拟围区的平面设计,提出大规模围垦规划中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水利支撑沿海开发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卫 《治淮》2007,(5):10-11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淮河下游、江苏沿海中部,土地面积16973km^2;东部海岸线582km,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沿海滩涂面积680多万亩,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且每年仍以1000公顷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是江苏最具发展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地。  相似文献   

8.
常虹  杨万红 《人民长江》2013,44(7):56-59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科学保护和有效管理入海河口滩涂资源,充分发挥入海河道水利功能,在总结江苏主要入海河口滩涂开发治理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滩涂治理和管理的需求。探讨了确定入海河口治导线、划分入海河口海岸滩涂水利功能区、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的总体布局,探索加强河口滩涂开发与治理的管理方法和思路。对江苏入海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与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闸下港道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沿海地区入海河流众多,承担着沿海及腹地片区防洪排涝的重要任务.目前,闸下河道普遍发生淤积,且随着沿海滩涂围垦进程的加快,闸下港道淤积程度还在加剧.以王港为例,基于RS技术,提出了以纳潮汇水区历史外边线、河口现状主体汇水区边线,以及口外主槽演变外边线,作为确定河口滩面控制区域的参考.从海岸地貌学、河口海岸水动力学,以及泥沙运动学等角度,提出了沿海滩涂围垦的最大允许范围.  相似文献   

10.
利用遥感技术并通过多渠道信息对照分析得到盐城市规划阶段内的岸线变化,结合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对垦区的空间布局、用地功能定位、滩涂资源持续供应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盐城市滩涂开发匡围进展总体偏慢,应根据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变化、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等对下一阶段的开发进行局部调整;盐城市可开发的滩涂资源量仍有较大剩余,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与垦区的开发进展相协调,可持续开发能力较强;大规模滩涂开发利用将对水沙动力条件、海洋生态环境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应针对江苏沿海环境特征,建立围垦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为今后滩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艺  冯英艳  贾健  鞠大为 《人民长江》2016,46(14):108-112
征地补偿是水利建设工程移民安置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法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研究解决。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和征收补偿理论,分析了江苏省水利工程征迁移民土地补偿标准,认为补偿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各地标准差异,引起矛盾和冲突;江苏省政策和国家政策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征用及临时占地的具体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河长制”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嘉涛 《中国水利》2010,(12):13-15,21
江苏省无锡、淮安等市近两年尝试实践河湖整治与管理"河长制",创造了河湖整治与管理的新经验。实践表明,在我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加快发展的时期,"河长制"是促进河湖水质水环境改善、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有效的社会管理形式,值得并且应当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运用水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江苏省播种面积最大的6种农作物在2000-2010年间的水足迹进行计算,并分析各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特点以及灰水足迹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6种农作物生产消耗的蓝水和绿水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江苏省农业生产的用水效率在逐年提高。6种农作物的绿水足迹占比为61.88%~88.17%,绿水在当地农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江苏省6种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生产的水足迹之和占比为84.15%;单位质量棉花生产水足迹最大,其产生的灰水足迹也最大;单位质量小麦生产的水足迹是稻谷的近两倍,单位质量小麦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也明显大于水稻。  相似文献   

14.
苏南丘陵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优势的基本条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量和面源污染起着制约作用。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苏南丘陵地区句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下产流、产污进行模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前后对区域产流产污(氮和磷等)的影响,为当地土地利用方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变形破坏以滑移—拉裂、滑移—弯曲模式为主,但是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在陡倾顺层斜坡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动力变形破坏方式——倾倒变形。为了得出该类型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以四川汶川县水磨沟陡倾软硬相间顺层斜坡在"5.12"汶川地震作用下失稳为例,在充分总结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分析其动力破坏特征后,利用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在斜坡表面PGA放大系数随着高程的增加总体表现节律性变化,在坡肩呈现峰值;斜坡失稳机理为坡内软岩和硬岩差异式拉剪破坏导致层面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岩土体沿优势层面下滑;由于坡体下部岩层锁固作用,坡体向下滑动受阻,坡脚附近岩土体翘曲隆起,而坡顶震裂松弛岩土体在巨大地震惯性力下沿优势结构面滑动剪出过程中,受坡肩"关键块体"阻挡而向临空面发生倾倒变形,整个斜坡发生滑移—下部弯曲—上部倾倒式失稳破坏。研究成果为类似地区的边坡工程地震失稳分析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得出近年来江苏滆湖水质变化趋势,基于2008~2016年近9 a的长期水质实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水质指标的年际与年内变化趋势,并发出100份问卷,根据专家经验得到主观权重,根据信息熵理论得到客观权重,最终基于综合权重构建了新型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滆湖不同分区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质指标近9 a均呈总体降低趋势,在2008年之后出现显著降低,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年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缓冲区水质指标普遍高于其余区域,最高高出了37.2%;不同水质指标年内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11月至次年2月水质普遍较差;基于新型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滆湖不同分区的水质类别,发现核心区与开发控制利用区属于Ⅲ类水,而缓冲区水质属于Ⅳ类水,水质较差,需及时制定相应措施改善缓冲区水质。研究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数据观测情况与当地实际情况,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使用价值,可为当地水质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